截至2025年10月13日收盘,晶华新材(603683)报收于32.94元,上涨0.43%,换手率2.4%,成交量6.2万手,成交额1.99亿元。
10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99.91万元,占总成交额1.5%;游资资金净流入15.95万元,占总成交额0.08%;散户资金净流入283.97万元,占总成交额1.42%。
公司的主营业务涵盖工业胶粘材料、电子胶粘材料、特种纸及光学膜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工业胶粘材料包括美纹纸、和纸、布基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交通工具、智慧医疗和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美纹纸胶粘材料市场占有率长期位居前列。
电子胶粘材料包括结构粘接、导电、屏蔽、绝缘及高性能压敏材料,已实现折叠屏手机应用场景产品量产,并在动力电池领域成熟应用于各类电池及储能系统,同步跟进固态电池材料研发。
汽车用胶粘材料开发耐温抗翘曲产品与高性能丙烯酸泡棉胶,覆盖汽车内外饰、座椅固定、轮胎静音棉等场景,座椅胶粘材料已实现小批量出货,对标国际主流产品。
光学胶粘材料方面,公司构建了覆盖消费电子与车载场景的全系列OC产品矩阵。LCD OC产品已稳定量产;折叠OC产品实现稳定量产,OLED OC进入小批量出货阶段,抗冲击TPU与抗冲击OC材料已完成验证;车载OC产品通过多家核心客户审核,正加速市场渗透。
公司选择多模态柔性触觉传感器作为新增长点,旨在拓展新材料在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的应用,并赋能现有终端客户。当前主流触觉传感器技术路线包括压阻式、电容式、电磁式和视触觉,公司主推压阻式方案,因其适配高自由度灵巧手与全掌包覆需求。
压阻式传感器通过“算法解析+结构优化”实现切向力感知,精度满足基础工业场景需求,具备大量程、低温漂、小时漂特性。
电子皮肤核心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医疗康复、消费电子与动力电池检测,下游客户重点关注产品一致性、覆盖范围、灵敏度与稳定性。
公司于2025年6月投资设立北京晶智感新材料有限公司,持股51%,聚焦柔性多模态传感器的研发与探索。研发主体设于北京,产能布局在张家港母公司基地,正推进厂房装修与设备采购,计划年底前完成中试线建设。
压阻式传感器核心材料为常规品类,成本构成清晰;基础款产品参考市场同类定价,全掌定制方案依灵巧手结构复杂度定价,定制化/标定产品价格尚未确定;量产降本路径包括规模效应与工艺优化。
北京晶智感核心团队具备材料研发、算法优化与机器人落地经验,正持续引进材料与算法工程师。公司已发布面向L20工业版灵巧手的触觉方案及首款高密度三维力全掌电子皮肤解决方案,正推进与国内外主流客户的送样与技术交流。
晶智感在美国设立研发实验室,柔性电子专家加盟,推进美国市场布局。美国子公司FiSensor与硅谷灵巧手公司TetherI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多模态电子皮肤+腱绳驱动灵巧手”融合,共建可感知、可学习、可量产的智能灵巧手系统。
产品应用规划包括:机器人领域开发用于灵巧手的柔性触觉传感器,实现物体触感与轮廓精准感知,正联合下游客户推进全掌式电子皮肤项目,并向机器人其他部位延伸;医疗健康领域与脑科学团队合作研发脑卒中康复外骨骼手套与步态检测鞋垫,实现运动数据监测与康复评估;工业与消费电子领域依托现有渠道布局新能源电池安全检测、可穿戴触控升级、汽车智能座舱等场景。
公司为L20工业版灵巧手设计的触觉方案支持17个主动自由度,实现全域感应,为当前行业内传感器布局最全、阵列点最多,达成“全掌协同”,具备全方位触觉捕捉、高灵敏度与大量程测量能力,实现超1万个触觉点效果。
公司以压阻式技术路径为主,未来不排除多种技术路径并存,将持续完善触觉传感器应用。
市场开拓策略包括:依托消费电子与动力电池客户资源拓展工业领域;优先与灵巧手及机器人本体头部客户开展深度交流,建立战略合作;海外市场由美国合伙人通过晶智感美国研发实验室推进技术交流与送样。
公司已于2025年9月30日通过董事会决议,向2024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授予预留权益,北京晶智感相关负责人已纳入激励对象名单。
公司2024年10月发布的员工激励计划设定三年业绩目标:2024年、2025年、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16亿元、19亿元、23亿元;以2023年净利润为基数,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5%、65%、100%。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