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26日收盘,东南网架(002135)报收于4.31元,上涨3.61%,换手率2.44%,成交量25.42万手,成交额1.08亿元。
当日关注点
- 来自交易信息汇总:9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18.07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470.24万元。
- 来自机构调研要点:公司2025年持续推进“EPC总承包+1号工程”双引擎战略,聚焦绿色低碳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第一品牌建设。
- 来自机构调研要点: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达34.11亿元,三季度接连中标三大项目合计超41亿元。
- 来自机构调研要点:公司首个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萧山(浦阳)零碳桃源里110MW农光互补项目正有序推进,预计2026年并网发电。
交易信息汇总
资金流向
9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18.07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470.2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752.17万元。
机构调研要点
- 公司2025年将坚持“EPC总承包+1号工程”双引擎战略,定位“高、精、尖、难”市场,推动向新型装配式EPC总承包转型升级,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聚焦医院、学校、体育场馆、会展中心、产业园等领域差异化发展,致力于打造国内绿色低碳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第一品牌。
- 公司将聚焦国家大科学工程及标志性建筑等“1号工程”,强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同时加强客商资信评审和应收账款催收,防范经营风险。
- 公司积极响应“双碳”目标,以“装配式+EPC+BIPV”模式和“投资、建设、运维一体化”运营模式拓展绿色能源市场,重点发展BIPV、BPV、集中式光伏及配套储能等综合能源业务。
- 公司将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南美、北美、中东、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推动建筑、大健康、新能源产业协同出海,构建四大联盟国际战略。
- 公司在浙江、四川、天津、广州等地拥有六大生产基地,当前钢结构产能约60万吨,未来规划总产能达70万吨,部分需求可通过外协满足。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总额为341,065.55万元;三季度相继中标钱江世纪城智能综合科创园EPC工程总承包(11.83亿元)、浦沿街道五村联合统筹开发项目(16.86亿元)、杭政储出(2025)20号智能机器人及康养医疗科技研发基地项目一期EPC工程总承包(13.23亿元)。
- 钢结构下游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公共建筑、高层建筑、桥梁和住宅等领域,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厂房和产业园需求上升,政策支持下钢结构住宅未来有望加速普及。
- 装配式钢结构相较预制混凝土结构具备更高材料回收率(达70%)、更低碳排放、更少现场污染(粉尘与建筑垃圾减少80%以上)、更短施工周期(缩短50%)、更高装配率(超90%),且便于集成光伏屋面、节能幕墙等绿色技术,结合BIM与智能制造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 公司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采取加强客商资信审查、业务员绩效挂钩回款、动态协调收款进度、对严重违约客户启动诉讼等措施;主要客户为政府及大型国企,受益于国家化债政策,回款环境有望改善。
- 公司大力发展光伏业务,首个大型集中式光伏+储能项目——萧山(浦阳)零碳桃源里110MW农光互补电站正在推进,采用“农光互补”模式,预计2026年竣工并网,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 公司研发投入聚焦十大核心技术,涵盖国家重大科学装置结构建造、旋转开合屋盖、大型公共建筑综合建造、桁架加劲多腔体钢板组合剪力墙体系、复杂超高层建造、高性能金属围护系统、钢结构数智建造、东南SPB光伏建筑一体化、空间网格结构全自产一体化、张拉结构建造等领域,整体达世界先进水平。
- 公司智能化建设取得进展,在杭州钱塘区投建“20万吨新型装配式钢结构数字化工厂”,集成虚拟工厂、自动化柔性产线、MES系统、机器人焊接、智能绿色涂装与数字施工管理系统;原有车间亦开展智能化技改,已获评浙江省首批智能制造试点企业。
- 关于可转债转股价下修,下一观察期自2025年10月14日起算,若触发修正条件,董事会将综合宏观环境、行业趋势、经营状况、资金安排及资本市场情况评估是否下修,并履行相应决策程序与信息披露义务。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