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9月8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博时基金近期对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1)嘉友国际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公司电话会议&现场调研)
调研纪要:2025上半年,蒙古主焦煤价格同比下跌约40%,公司中蒙业务利润承压,但跨境物流服务支撑盈利模式。公司蒙古主焦煤进口量近360万吨,同比增长近70%。非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功,萨卡尼亚口岸至恩多拉公路贯通,鲸湾物流园启动,坦噶港特许权谈判推进。中蒙铁路开通将新增铁路运输方式,提升运输便利性。BHL车队赋能非洲运输网络,助力跨境物流服务体系构建。非洲通车量增长受益于矿山及民生物资需求上升,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2)杭氧股份 (博时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纪要:公司以深低温技术为核心,可控核聚变是现阶段重点布局方向之一。在核聚变低温系统方面具备技术积累,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及关键设备,虽进入较晚但期望复制国产替代路径。已成立专项攻关小组,整合内部资源,加入安徽省聚变产业联合会,计划以技术先行推动合作,商业化放量或需五年左右。部分钢铁、化工企业收到减产要求但未完全执行,政策尚未明显影响经济效益。特气板块有所好转,但稀有气体价格低位影响业绩占比。当前氧、氮、氩气价格环比企稳回升,氧氮同比上涨,氩气同比降幅收窄。
3)敏芯股份 (博时基金参与公司分析师会议)
调研纪要:公司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业绩逐季攀升,压力和惯性产品线营收分别同比增长67.05%和98.82%,压力产品线营收占比已超过声学。声学产品出货量稳定增长,医疗、汽车、IMU等领域陆续有订单进入。高信噪比数字麦克风已在AI眼镜等终端实现小批量出货。公司布局人形机器人传感器,启动六维力传感器、机器人IMU及手套型传感器研发,并推进与厂商技术交流。压力产品正向手机高度计领域拓展,推动高毛利产品迭代。同时布局AI眼镜骨传导麦克风、车载/机器人IMU等新产品研发,多产品线已实现导入和量产。
4)多氟多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公司分析师会议&电话会议)
调研纪要:公司预计2024年底电池产能超20GWh,2026年达30GWh,出货量有望达30GWh。明年动力占比约30%,储能提升至50%-60%,两轮/三轮车占10%。电池毛利率超10%,规模效应将推动盈利提升。产品以大圆柱为主,占比八成以上,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和轻型车。家庭便携储能对圆柱需求显著。公司推进电池回收闭环体系建设,投资回收渠道降本。储能及两/三轮车电池将迎来大幅增长。明年六氟磷酸锂盈利弹性强于电池,长期电池占比将提升。六氟磷酸锂海外出口占15%-20%,与韩国Soulbrain合资项目进度放缓,拟分阶段建设海外基地。
5)中石科技 (博时基金参与公司路演活动&现场)
调研纪要: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回暖,公司新项目和新产品放量,主要大客户终端产品散热材料需求用量增加、公司产品份额提升;AI赋能下新兴消费电子、数字基建等行业新产品快速迭代,新的散热方案需求增加,公司高效散热模组、核心散热零部件、高性能导热材料等营收同比增长较快。公司为客户提供散热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包括高导热石墨、导热界面材料、热管、均热板、热模组等。在消费电子领域服务北美大客户、三星、微软等,在数字基建领域合作H客户、中兴、爱立信等,在智能交通领域供货小鹏、比亚迪、大疆等。宜兴基地已具备热管、VC、风冷与液冷模组量产能力。泰国工厂通过多项认证,完成北美、韩国大客户审厂,实现量产交付。公司保持人工合成石墨龙头地位,推进VC吸液芯和超薄VC产品应用。VC模组在光模块加速落地,TIM材料和液冷模组推进服务器客户导入。柔性石墨产品应用于折叠屏手机,已获全球专利认证。TIM产品线丰富,已获北美大客户资格。汇率变动对公司利润影响不大。
博时基金成立于1998年,截至目前,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10860.71亿元,排名8/210;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6957.88亿元,排名5/210;管理公募基金数738只,排名7/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107人,排名2/210。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博时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A,最新单位净值为1.9,近一年增长179.48%。旗下最新募集公募基金产品为博时创业板50指数A,类型为指数型-股票,集中认购期2025年8月22日至2025年9月11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