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乔锋智能(301603)报收于79.1元,上涨7.74%,换手率15.41%,成交量5.81万手,成交额4.49亿元。
资金流向
9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028.9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17.2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446.22万元。
公司下游行业各领域需求多点开花。通用设备行业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接近10%,占总收入比重约为36%;消费类电子行业同比增长约190%,收入占比由两年前5%左右提升至20%以上;汽摩配件(主要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比增长约60%,占比14%左右;模具行业同比增长约160%,占比约为8%;工程机械行业同比增长约170%,占比约5%。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公司在市场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包括:核心零部件自制率高,主轴、动力刀塔、转台等关键部件已实现自制,降低采购成本与供应链风险;通过垂直整合和集采机制提升运营效率;已完成金属切削机床全产品系列布局,品牌力随上市增强;采用直销与经销结合模式,华南、华东以直销为主,其他区域借助经销商扩大覆盖;全国设有37个常驻服务网点,提供售前、售中、售后定制化解决方案。
公司制造体系特点包括:涵盖26道大生产工序、170多项检测的全流程体系,实行“专职质检+下道工序验证”双重检验;采用单元化、模块化并行生产模式,提升效率与品质一致性;推行产研一体化协同,加速产品迭代;实行“以销定产”为主、通用机型备货为辅的柔性化生产模式。
核心部件方面,数控系统主要选用发那科、三菱、西门子,同时与华中数控、凯恩帝、广州数控等国产品牌合作;丝杆、线轨主要选型为PMI、THK,亦与部分国产厂商建立合作。主轴、动力刀塔、转台等部件已实现自主研发并广泛应用。
在机器人领域,公司车床和立式加工中心已实现应用,组建专项项目组研发适配设备,提升下游硬件加工效率与精度;行业处于早期阶段,业绩贡献尚小;通过参股开普勒机器人,推进技术业务协同与设备迭代。
公司未来盈利增长来自行业与自身双重驱动:政策支持、智能制造推进、设备更新需求释放、国产替代深化、数控化率提升构成行业机遇;上市后品牌影响力增强、东莞与南京新基地投产突破产能瓶颈、高端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磨床及五轴加工中心进入批量产销阶段,将成为新增长引擎。
公司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折叠屏手机转轴零部件加工,五轴加工中心和钻攻机在精度、关联度、转角速度及效率方面表现突出,获客户认可,将持续优化性能。
公司毛利率优于同行主要因核心部件自制带来制造端利润增厚;长期重视品质积累良好口碑,有助于维持毛利水平;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相较纯经销企业减少中间差价影响;产品结构以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立式加工中心为主,与主攻龙门及大型机型的企业存在结构差异。
公司将持续聚焦数控机床主业,在内生发展基础上,关注海内外优质机床企业或核心部件企业的投资与并购机会,不排除通过并购加速产业布局。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