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霍莱沃(688682)报收于29.1元,较上周的32.4元下跌10.19%。本周,霍莱沃9月1日盘中最高价报32.81元。9月4日盘中最低价报28.05元。霍莱沃当前最新总市值29.64亿元,在军工电子板块市值排名56/63,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4497/5152。
问:根据目前的订单情况,公司今年经营收入和利润能比去年有大的高吗?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推进在手订单交付,拓展低轨卫星测量系统产品系列,深化CE产品市场化进程,加大高复杂度电磁测量系统研发投入,并启动I+CE研发项目。公司2025年经营情况请参阅年度报告。
问:公司股价近期出现大幅下跌,在维护股价方面除了做好经营外还有其他措施吗?
答:公司遵循长期发展战略,通过现金分红、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方式与投资者共享成果。如有增持或回购计划,将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问:低轨道卫星难道不需要公司的整星校准测量吗?
答: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可为低轨卫星整星及其载荷提供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各类射频微波测量系统等产品,两类系统均为低轨卫星研发生产的关键技术保障,具有高度相关性和互补性。
问:上市4年多,公司营收规模不增反降,是行业容量不够还是竞争激烈?公司在电磁仿真领域处于哪个梯队?
答:近年来商业航天卫星测量需求持续释放,公司卫星测量系统业务呈积极发展态势,已与多家核心商业航天客户合作。公司长期自主研发CE仿真软件,拥有覆盖仿真、设计优化及应用验证的完整产品系列。核心产品RDSim三维电磁仿真软件为工信部认定的2022年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具备多算法融合、支持超算部署等优势。2025年上半年启动I+CE项目,探索人工智能在电磁仿真领域的应用。
问:公司是否在业务开展上出现了与老客户之间的沟通壁垒?是否影响营业收入?
答:公司不存在问题所述情况。
问:公司打算在低空经济哪些环节提供产品或服务?
答:公司CE仿真软件可为低空飞行器设计提供天线仿真、平台布局仿真、电磁兼容仿真及目标电磁散射特性仿真;复杂电磁环境仿真软件及半实物仿真系统可支持城市环境建模,用于通信性能与目标探测仿真;目标散射特性测量系统可建立低空飞行器目标散射数据库;低小慢目标探测雷达产品可用于无人机探测与地面监视。
问:为何不将整星校准测量作为商业卫星市场主要发力点?
答: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可为低轨卫星整星及其载荷提供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各类射频微波测量系统等产品,两类系统均为低轨卫星研发生产的关键技术保障,具有高度相关性和互补性。
问:公司为何研发“三温分选机”?如何实现差异化?
答:三温分选机是保障芯片等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的关键设备,高端市场仍由国外主导。公司依托卫星元器件筛选需求及在卫星测量系统中的技术积累,开展该产品研发,旨在形成国产高端研制能力,并以卫星领域为突破口,逐步拓展至半导体行业。
问:商业航天发展对公司是否带来新增长?公司在卫星互联网领域有何布局?
答:公司深度参与国内低轨卫星产业建设,卫星测量系统业务呈积极发展态势。2025年上半年将紧缩场测量技术拓展至低轨卫星测量领域,提升毫米波/太赫兹频段测量精度与效率,解决批量化生产中的高精度测量与快速验证难题,将持续开发适应新场景的测量系统。
问:2025年度公司经营情况如何?在手订单是否充足?非公开招标占比多少?二季度业绩不佳、存货高企原因是什么?下半年是否有大项目交付?
答: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215.13万元,同比下降17.68%;归母净利润33.81万元,同比下降94.51%。营收下滑因部分项目交付进度影响,净利润下降主要因营收减少及I+CE研发费用增加。销售方式包括招投标、商务谈判等,依客户需求而定。截至2025年6月30日,存货账面价值2.09亿元,其中未完工项目成本1.60亿元,项目正积极推进交付,无无法交付情形。公司收入通常集中在下半年。
问:公司股价持续下跌,经营是否遇困?目前在手订单有多少?
答:公司日常经营、订单情况正常有序,市场环境与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大股东未减持或参与转融通。公司将聚焦主业,坚持长期发展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
问:2024年与2025年中报业绩下降均称项目交付延迟,是公司能力问题还是客户原因?员工数量长期仅百余人,是否考虑扩招?
答:不同类型业务交付周期不同,部分金额大、难度高的项目交付周期超过一年。公司正积极推进项目交付,无无法交付情形。公司将根据研发与生产需求,结合现有人员结构,制定并执行招聘计划。
问:公司今后有重组并购方面的考虑吗?
答:如有并购重组计划,公司将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