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浙能电力(600023)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9-01 17:09:5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浙能电力(60002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是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发电企业,主要从事火电、气电、核电、热电联产、综合能源等业务,管理及控股发电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内。2023年,公司取得中来股份控制权,中来股份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代码:300393.SZ),主要开展光伏辅材、高效电池及组件、光伏应用业务。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发电企业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售电量(供热量)、电价(热价)及燃料价格等,受国家政策、经济运行形势、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的影响较大。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5年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电力生产供应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9332万千瓦,同比增加14056万千瓦,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26360万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近九成。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分类型看,火电装机14.7亿千瓦,水电4.4亿千瓦,核电6091万千瓦,并网风电5.73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11.0亿千瓦。上半年,规上工业水电、火电发电量分别下降2.9%、2.4%,太阳能、核电、风电发电量分别增长20.0%、11.3%、10.6%。

    《报告》预计2025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6%,考虑到三季度高温因素及上年四季度基数偏低因素,预计今年下半年用电量增速高于上半年。《报告》预计2025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超过5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16.5%左右。

    光伏行业相关情况详见中来股份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报告、临时公告等,下同)。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牢记保供使命。坚守安全底线,深入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三大专项行动巩固提升工作,深化降非停、整治缩出力,加大安全风险隐患排除治理。上半年完成发电量788.48亿千瓦时,上网电量746.98亿千瓦时,同比分别上涨4.48%和4.57%。

    (二)着力项目攻坚。加大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推进力度,镇海燃气4号、嘉兴9号、滨电9号机组并网发电,镇联电迁建7号机组迎峰度夏前实现满负荷达产,为我省增添163.8万千瓦电力支撑。建成长兴电厂火储联调项目。扩大虚拟电厂规模,累计聚合容量175MW。参股三门核电三期完成核准,金七门核电站1号机组浇筑核岛第一灌混凝土。前瞻性布局未来能源,投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进入核聚变领域。

    (三)抓实降本增效。上半年在落实能源稳价降价要求的同时,得益于煤炭价格回落,公司经营压力低于预期。面对竞争激烈的电力市场,公司所属发电企业平衡电量与电价的关系,优化报价策略,全力争取最大收益。实施年度成本管控措施方案,多措并举压减可控成本及费用开支。积极争取增量低息贷款,推进存量贷款降价,持续加强资金保障。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5.12亿元,降幅较一季度明显收窄。

    (四)加强党建引领。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认真落实“四查四找”,一体推进“学查改促”,巩固学习教育成果。深化纪法教育,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遵规守纪、清廉干事。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具有丰富的电力行业管理经验,管理及控股装机容量约占省统调火电装机容量的一半,在浙江电力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除火电行业外,公司深度布局核电领域,参股中国核电以及秦山核电、核电秦山联营、秦山第三核电、三门核电、中核辽宁核电、中核海洋核动力、中核浙能、核聚变公司、中广核苍南核电、中广核苍南第二核电、国核浙能等核电公司。公司控股股东浙能集团为全国装机容量最大、资产规模最大、能源产业门类最全、盈利能力最强的省属地方能源企业之一,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浙能电力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