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ST信通(600289)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发展动能略显不足。宏观环境的疲弱不仅限制了整体市场需求的充分释放,也给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通信业的企业经营带来切实挑战,公司上半年经营数据亦受此影响。不过,行业内技术赋能的深化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彰显出较强发展韧性,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通信业依旧维持协同发展的基本格局,人工智能相关行业则出现全面增长的机遇。
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行业规模扩张态势延续,上半年全行业实现业务收入7.06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利润总额8581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信息技术服务作为行业核心支柱,贡献收入4.84万亿元,占行业总收入的68.5%,其稳健增长切实支撑了行业发展根基。
2、通信业
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9055亿元,同比增长1%,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3%,增速较往年放缓,这与经济环境下企业通信支出趋严、个人消费回归理性直接相关。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夯实:5G基站达455万个,5G用户超11.18亿户,普及率79%;千兆宽带用户2.26亿户,移动互联网流量同比增长16.4%,月户均流量(DOU)20.75GB;截至3月底,智能算力规模748EFLOPS,为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筑牢技术底座。
3、人工智能算力服务
随着AI技术迭代与深度应用,算力已成为驱动AI发展、支撑数字经济的底层核心要素,战略地位与不可替代性愈发突出。在AI模型训练、复杂算法运行及海量数据处理中,算力直接决定技术落地效率与应用深度,缺乏充足高效的算力,AI技术难以突破性能瓶颈、实现规模化推广。
其中,GPU凭借卓越并行计算能力与高效数据处理速度,成为AI领域关键资源,也成为科技企业重点布局赛道,以GPU为核心的算力服务器市场需求强劲增长,大型科技公司AI研发中心及各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持续推动市场规模扩张。
从应用看,AI落地边界不断拓宽,覆盖自动驾驶、智慧医疗、金融科技、教育娱乐等领域,应用愈发具象,且渗透中对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这一趋势凸显算力“数字经济新生产力”价值,更预示算力服务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围绕算力生产、调度、运营及优化的全链条服务,将成为支撑行业智能化升级、催生新产业模式的重要力量,为科技企业与传统行业带来全新增长机遇。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1、数智运维业务:深化合作,多元发力
(1)夯实运营商核心市场
围绕运营商运维转型及CHBN业务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通过吉林移动传输工作台等项目拓展市场;完成全系列产品数据库国产化及华为/海光GPU适配,在各省推广。
(2)聚焦AI大模型与智能体应用
依托自研AIOps智能运维平台V2.0和数字员工平台,推进系列小模型研发;突破智能体技术,升级故障监控多智能体,在黑龙江、安徽移动落地家宽多智能体、时空聚类分析智能体,安徽移动相关平台获集团第一。
(3)拓展行业AI高阶应用
在国网、铁路行业验证“技术-场景-价值”闭环,适配新行业的监控多智能体、UGC数字人上线;用电安全检查助手、分析报告自动生成智能体落地,赋能多行业数字化。
(4)引入运维服务团队增强协同
新引入运维团队,结合公司资源形成“团队+管理+平台”服务能力。契合运营商“集中化维护+属地化支撑”趋势及算力中心、自智网络运维需求,扩大数智运维优势。
2、企业管理支撑软件业务:优化升级,拓展市场
(1)传统业务:优化升级筑牢根基
响应运营商国产化改造诉求,升级运维管理中心、供应链末端管理等核心产品;引入DeepSeek大模型,提升平台智能化,优化资源调配与决策效率,巩固传统市场优势。
(2)新兴市场:加速拓展打开增量
依托运营商领域积累,向央国企及中小企业延伸,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通过精准调研适配需求,助力客户强化竞争力,形成“传统稳基盘、新兴拓增量”格局。
未来将以技术创新驱动,深化场景应用,强化国产化适配,推动业务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3、垂直行业系统集成:深耕领域,突破新业
(1)交通业务
将DeepSeek大模型引入交通场景,落地一体机及Agent于某市交警项目;复制方案至轨交调度、公交运营,构建智能化升级路径。
(2)校园业务
研发“智慧校园AI智能体服务平台”,中标多地项目,从教学、管理、服务维度重构校园数字化生态。
(3)水务业务
研发“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与某研究院合作建数字化平台,参与水务网上服务平台规划。
(4)智慧电网业务
基于公司成熟平台,深化能源布局,参与电网运维平台建设,推动运维从人工向智能转型。
(5)研发新方向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以“传统运维焕新+智算能力升级”拓展公司IT运维平台功能:一方面新增智算中心算力调度与运维能力,智算调度平台覆盖训练、推理、微调全流程,支持资源纳管、异构调度及监控告警,保障AI大模型运转;另一方面夯实算力基座运维管控平台,通过全自动化流程实现智算中心全方位管控,为技术落地筑基。
(6)新业务探索
针对算力中心规模化发展的行业趋势,公司计划通过技术合作引进与自主研发结合的方式,积极探索智算算力提供和高效运营业务,推动从“技术服务”向“算力价值运营”的业务升级,抢占智算时代新增长极。
4、AI硬件业务:战略布局,培育新增长极
(1)算力基础设施产品
推出GPU扩展背板、存储扩展背板、PCIE/NvMeSwitch卡,性能与稳定性具优势,客户关注度提升。
(2)工业通信产品
工业5G接入网关、以太网交换机强化抗干扰、低延迟特性,切入智能建造、矿山等领域,获客户认可。
(3)工业智能产品
融合大模型与边缘计算,研制边缘AI一体机及监测产品,试点应用成效显著,下半年有望形成小规模收入。
(4)数据通信产品
与系统集成商合作,高速以太网交换机、WLAN产品落地企业园区。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52.73万元,同比下降47.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16.07万元,同比下降1269.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219.74万元。
上半年业绩变动主要原因:1)运营商业务承压:受运营商“降本增效”影响,市场投资放缓、竞争加剧,导致2024年公司软件开发项目订单规模同比下降,报告期内项目验收量也随之减少;2)行业数字化改造升级需求放缓:国内大中型企业对数字化改造和升级投入更趋谨慎,项目签约周期延长;3)新业务贡献有限:算力及智能硬件业务尚处拓展期,上半年业绩未充分释放,未能对冲传统业务压力。
报告期内,公司在经营实践中,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1、持续推进创新,实现业务转型
(1)电信运营商市场AI智能体覆盖OSS全产品,开发系列小模型与新智能体;引入运维团队,上半年运维合同额与确收初见成效。
(2)行业客户市场系统集成业务以“软件+硬件+服务”模式,在多行业提供解决方案;完成产品国产化适配,研制算力产品与框架,推出AI应用服务,在电力、铁路行业获阶段性成果。
2、持续投入自主研发,打造创新引擎
(1)信创技术领域
完成全产品线信创适配,核心产品通过华为鲲鹏认证,提供自主可控方案。
(2)AIMaaS赋能
升级AIOps平台与MaaS平台,开发多智能体,推进大小模型协同,助力运营商网络自智升级。
(3)数字技术赋能
以“AIoT+数字孪生+智能分析”升级业务场景,故障处理自动化率提升40%,推动与低空经济融合。
3、智能算力布局
为抢占智能算力发展机遇,公司上半年加大资源投入试点该市场:对外联动行业优质伙伴整合技术与经验,对内引进核心人才组建专业团队;以算力全栈性能重塑技术(PRT)为核心,试点研发一体化算力网体系,积极准备为客户提供从算力生产部署、定制化方案设计建设,到智算算力高效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客户降本增效。
4、知识产权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4项软件著作权(累计1049项),申请1项发明专利,获7项授权(累计176项)。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深化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以OSS、MSS及行业数智化软件为基础,开拓行业软件市场,打造“软件+硬件+算力服务”一体化产品与解决方案,紧扣数字化转型战略。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如下五方面:
1、贴近客户持续创新,巩固市场基础
作为电信运营商OSS领域长期合作伙伴,公司凭借领先技术方案与对客户系统的深度理解获认可。报告期内,依托自研AIOps智能运维平台V2.0(含MaaS平台),联合运营商推进AI智能体赋能自智网络,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生态建设及自智网络创新试点,助力其数字化转型落地;引入运维服务团队填补外包空白,扩大运营商OSS及IT运维优势,上半年运维服务合同额与确收初见成效。
目前,AI智能体已覆盖OSS全系列产品,从基础小模型与MaaS平台研发,延伸至故障监控、资源管理、家宽排障等场景化智能体,适配实际运维需求。同时,将技术优势延伸至电力、铁路行业,结合通信网络智能运维经验提供方案,取得阶段性成果。
2、构建国产化硬件体系,提升竞争力
公司通过“自研+合作”,在算力基础设施、工业通信、工业智能、数据通信领域突破技术,搭建多元化国产化硬件体系:算力领域推出GPU扩展背板等部件,工业通信领域研发工业5G接入网关等设备,工业智能领域基于AI算法打造监测设备与边缘AI一体机。产品融合5G、AI、物联网技术,符合信创要求,形成“端、边、网”全覆盖的智能硬件方案。
3、软硬服一体化,强化技术优势
针对行业客户碎片化、场景化需求,公司以“软件+硬件+算力服务”全栈数智化方案为核心,整合行业解决方案与AI技术,融合智能硬件,搭配定制化服务,打造多场景适配方案,强化综合竞争力,稳固市场地位。
4、深化生态合作,加速竞争力构建
行业信息化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将生态伙伴建设列为重点,联合开拓垂直行业市场,与伙伴共同打造贴合客户需求的数字化方案,借协同效应快速提升竞争力。
5、打造人本组织,汇聚优秀人才
公司采用事业部制,将人才发展与业务目标绑定:以收入、利润为核心考核指标,配套业绩激励机制,赋予业务单元自主权;通过人才梯队建设、前瞻性引才与结构优化,打造高素质团队。同时营造人本氛围,以科学考核激发活力,实现业务与人才发展良性循环,留存核心人才。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