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国出版(601949)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稿)》,公司属于“新闻和出版业”上市公司。公司所处的出版传媒行业总体上属于传统行业。盈利能力受国家相关行业政策、税收政策以及纸张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因素影响较大。随着互联网出版的不断发展、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内文化消费需求的升级,传统出版转型升级加速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成为行业主流趋势,行业整体呈现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发展态势。
进入“十四五”时期以来,国家出版行业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引领出版业融合发展迈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新阶段。2022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将“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纳入工作原则。2022年4月24日,中宣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内容建设、技术支撑、重点工程项目、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保障体系等方面,对未来一段时间推动出版业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提出方向任务,明确主要路径,标志着出版融合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实施意见》与国家新闻出版署自2021年启动的出版融合发展工程相互支撑,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出版业提升融合发展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根据图书行业咨询机构北京开卷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整体图书零售市场高开低走,码洋同比小幅增长0.73%,实洋同比下降0.31%。结合2025年各月同比数据来看,整体零售市场呈现出高开低走的趋势,二季度各月码洋同比增长率均为负增长,5月和6月码洋同比降幅均超过10%。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整体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比小幅上升主要是受到一季度尤其是2月市场正向增长的带动。
内容电商渠道增速放缓,传统渠道承压明显。渠道发展的冷热不均已成为市场常态,2025年1-6月,开卷监测各细分渠道中仍仅内容电商渠道正向增长(码洋同比增长率47.62%),但增速较以往有明显放缓。结合各月情况来看,内容电商渠道的码洋同比增速在2月达到最高,之后各月持续下降,2025年6月的码洋同比增速已放缓至3.71%。2025年1-6月,平台电商、垂直及其他电商以及实体店渠道仍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这三个渠道整体零售市场码洋同比增长率均表现为负增长。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挺拔主业,履行职责使命,以出版力量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一是突出人文社科特色,持续做优做强主题出版。聚焦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发挥人文社科出版的资源、特色、优势,加强主题出版选题规划和项目策划,推进相关重点图书出版工作。公司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年度主题作为重中之重,提前布局、精心部署。围绕抗战主题,公司各出版单位注重准确把握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从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全景展现全民族抗战的壮阔历程、着重凸显中国战场的世界贡献三个历史维度出发,以系统性思维统筹出版工作,构建抗战主题立体化出版格局,使抗战历史的呈现更加全面、客观、深刻。2025年以来,已出版《胜利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连环画典藏》《抗日战争研究论集》《山河万里:重走抗战时期大学内迁之路》《没有结束的细菌战》等一批重点图书,后续也将重点推进相关主题出版选题。
二是服务文化强国建设,持续推进重大出版工程。公司强化“双效”引领,完善重大出版工程和重点出版项目管理机制,把《复兴文库》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两大文化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完善《复兴文库》第四、五编编辑审校工作,加快《复兴文库》专题数据库建设和相关导读本、精编本等选题延伸开发。《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锚定后续工作重点任务,稳步推进相关工作,纸质版已累计出版29卷。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已出版14种73册。公司重点参与的《永乐大典》、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及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等大型知识积累性项目均有序推进。
三是深入服务全民阅读,切实履行文化央企社会责任。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出版集团连续17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公司所属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引用诗词释读》《满世界寻找敦煌》《漫谈治史》《去老万玉家》4种图书入选2024年度“中国好书”;《胡同也有小时候》《我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了》《不能没有》3种入选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5种入选第二十届“文津图书奖”,30种出版物入选202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公司积极推动构建书香社会,不断深化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创新举办多种形式的全民阅读活动。继续制定《深化全民阅读行动方案》,做好好书遴选和推荐,组织推广好“天天有新书”专题荐书活动,做好月度和年度好书评选。发挥公司优秀品牌影响力,坚持见书又见人,持续打造读者大会、大学生阅读分享活动、文学中国跨年盛典、《当代》文学颁奖盛典、中华书局读者开放日、三联·新知大会等品牌阅读活动,以及“朝内166讲堂”“涵芬大讲堂”“伯鸿讲堂”等公益讲座。共建“书香城区”“书香校园”“书香央企”等,提升基层阅读服务能力。
四是强化国际合作,持续推动高水平“走出去”。2025年上半年公司输出版权458项,引进版权470项。《习近平扶贫故事》累计出版13种文版,涵盖联合国工作语言及“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语种。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获评“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五是深化融合出版,积极拓展新业态。中华书局完成《中华经典古籍库》升级改造,建成《佛教文献典籍数据库》,进一步丰富了古籍资源体系;完成苏轼、李白、李清照等先贤人物智能体研发,打造了“中华智慧阅读空间”项目。三联书店中读项目继续以人文知识为核心,以IP打造为目标,在文化传承类内容上继续发挥影响力;同时开始孵化大语文助学读本《少年破万卷》,进入青少赛道。中读出品的“三联文明寻踪”融媒体项目入选2025年度出版融合发展重点项目。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动文化与文旅融合,打造文创咖啡连锁品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