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远大控股(000626)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成立于1994年6月,1996年10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历经31年的发展,主营业务涵盖作物科学、贸易、特种油脂三大领域,在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业务机构,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30余家,位列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218位。公司在作物科学领域坚定布局并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业务,核心产品微生物源生物杀菌剂春雷霉素市场领先、中生菌素市场独家拥有;在贸易领域坚持以产业为核心,基本形成了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布局;聚焦特种油脂领域,旗下阿黛尔等品牌的特种油脂广受市场好评。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与国内诸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拥有各类发明专利75项,实用新型专利73项,已公开在审发明专利30余项,参与制定行业或国家标准7项,获国家级科技奖项1项,省部级科技奖项7项。未来,公司将在大力发展大宗商品贸易的同时,深入推进特种油脂产业和作物科学战略转型,兼顾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三大维度,力争成为一家将贸易与产业、高科技深度融合的大型贸产一体化高科技企业。
(一)作物科学领域
作物科学领域,公司持续秉承“以创新高效的生物技术,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使命,致力于通过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和应用,实现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满足消费者更安全、更健康的食品需求。
公司通过并购整合形成了以远大生物农业为持股与管理平台,下辖麦可罗生物、凯立生物两个研、产、销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综合性作物科学领域的企业集团。麦可罗生物主营产品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原药及制剂50余种,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台湾、越南、秘鲁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凯立生物以中生菌素为核心产品,独家拥有中生菌素专利及中生菌素原母药登记证,中生菌素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该项目获农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麦可罗生物与凯立生物已经历了并购整合后的磨合期,2025年内组织架构逐步完善,专业人才得到进一步补充,管理团队逐步成熟。麦可罗生物与凯立生物通过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完善产品线、拓展市场应用推广以及强化生产质量精细化管理,实现了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
报告期内,农资行业在政策端呈现“强监管、促创新”的特点,市场端则以“绿色化、科技化、服务化”为转型主线。在种子方面,政策强调种质保护与育种创新并重,农业农村部于5月发布《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严防同质化修饰性育种”,要求严格品种试验监管,同时启动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库存大豆、玉米资源的基因型和表型鉴定,推动突破性品种选育。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强调生物育种产业化如转基因作物推广和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种业企业需从传统生产向“科技+服务”转型。在农药方面,政策导向强调减量增效与销售规范化,新修订的《农药登记管理办法》于6月发布,要求混配制剂有效成分不超过2种,含量梯度不超过3个,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新化合物农药登记数据独占期延长至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政策明确农药销售需在固定经营场所进行,禁止流动销售或田间地头送货,强化流通环节监管。在肥料方面,政策强调保供稳价与绿色转型,国家发改委2月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春耕及全年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推进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业农村部鼓励研发缓释肥、水溶肥等高效产品。未来,随着“农业新质生产力”战略的深入实施,农资行业将进一步向“科技赋能、绿色可持续”方向演进,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和技术创新优势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建立了一支专业的研发和技术团队,具有微生物、生物工程、作物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艺与种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交叉学科专业背景;确立了以企业自主研发为主体、以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为依托、与专业机构协同开发为补充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国内诸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目前公司作物科学板块拥有发明专利71项、实用新型专利39项,已公开的在审发明专利20余项。主导产品为生物农药,包括拥有原母药登记证的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中生菌素、淡紫拟青霉、谷维菌素、枯草芽孢杆菌等六大系列产品以及其相关的制剂产品,六大系列产品农药登记证共46个,麦可罗生物与凯立生物全部产品拥有农药登记证84个,肥料登记证33个(包括:微生物浓缩制剂、微生物菌剂、土壤修复菌剂、根瘤菌菌剂、生物有机肥、有机水溶肥、复合微生物肥料等),备案的大、中、微量元素水溶肥证件27个。
(二)贸易领域
贸易领域,公司主要从事能源化工、金属、橡胶、白糖等大宗商品贸易以及终端消费品的外贸综合服务业务,是一家以传统渠道和产业服务为基础,配备仓储物流、价格管理、风险对冲、策略咨询、产贸融合等平台式贸易综合服务商。远大物产是公司贸易领域的核心经营和管理平台,现已发展成为集贸易、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远大物产坚持大宗商品贸易综合服务商的市场定位,明确服务产业、创造价值的战略目标,以产业和客户为核心、以人才为导向,长期深耕贸易领域,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巨头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远大物产坚持进出口外贸综合服务,配套跨境电商运营,主要品类为日用品、小型机电产品等,助力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市场拓展和跨境出海,为国内外上千家中小生产企业提供商品、信息、物流配送、关务支持、汇率管理等综合服务。远大物产以内生发展为基础,通过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和人才配置,向上下游客户及供应商提供产业研究分析报告、价格风险管理、物流等多方位的服务,展现了在行业中的资源整合能力和价格风险管控能力,进而提升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报告期内,大宗商品市场仍处于供过于求的格局,上下游企业利润微薄,行业竞争激烈,传统贸易渠道盈利较难;同时关税政策、局部冲突等国内外宏观事件和产业政策通过期货等金融市场放大了商品价格的波动,产业基本面定价能力弱化。由内及外,上半年海外出口市场的价格竞争也更加激烈,并受汇率、运价大幅波动的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稳中求进的思路,通过强化风险管理,提升客户服务,坚守优势品种,引进优秀团队,落实降本增效,进行组织优化等各项措施,保持上半年经营总体平稳。
(三)特种油脂领域
特种油脂领域,公司旗下鸿信食品是专业生产食用特种油脂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烘焙食品、乳制品、餐饮食品等领域。鸿信食品坚持安全和质量至上,严格按照国家油制品食品卫生标准规范设计,在生产上引进全套丹麦进口的特种油脂生产设备,生产重要环节实现自动调控及记录,保证产品的天然、安全及可追溯性,通过了ISO9001、ISO22000质量管理与安全体系认证,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认证等。其研发能力突出,拥有广东省多元化安全健康烘焙专用油脂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国内相关食品院校、科研院所成立联合研发机构,在及时掌握国际先进的烘焙油脂专业技术的同时,实现科研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鸿信食品秉持天然、健康、创新的理念,专门对不同来源油料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在风味的组合筛选、发酵技术的专研、酶解技术的应用等多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其卡米尔、阿黛尔、邦博、鸿信、京香等系列品牌在20年的市场沉淀中得到广大合作伙伴的一致认可,产品得到了国内大型食品企业、烘焙连锁企业、餐饮企业以及终端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报告期内,全球烘焙油脂行业在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下呈现深度调整态势。受终端消费降级及烘焙产业链收缩影响,中国烘焙油脂市场规模增速有所回落,中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同时,印尼B40生物柴油政策延期导致棕榈油原料价格持续震荡,2025年二季度棕榈油均价有所上涨,叠加烘焙企业采购周期延长,行业整体毛利空间进一步承压。市场消费结构呈现显著分化,高端天然乳脂制品如黄油、奶酪等需求逆势增长,健康化、功能化产品市场需求逐年提升,为行业转型提供关键方向。
鸿信食品持续巩固本土特种油脂企业的行业地位,高端乳脂制品市场份额有所提升。业绩核心驱动力主要源于三方面:一是产品创新贡献增量,乳酪系列新品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二是渠道深度变革,新设独立电商部门整合抖音、小红书等新流量平台,推动线上B2C渠道规划;三是品牌战略升级,重点布局高端家庭烘焙场景,强化品牌差异化认知。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作物科学领域
以作物健康为核心目标,围绕作物种植,通过内部研发、外部引进等多渠道不断丰富产品集合,提供集成土壤改良、杀菌杀虫、增产丰产等功能一体的作物综合防控解决方案。
1、独家产品
公司独家拥有中生菌素母药、谷维菌素原药产品登记证。中生菌素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98110203A),该项目获农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对农作物的细菌性病害及部分真菌性病害具有很高的活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助产、增产作用。谷维菌素是东北农业大学向文胜教授团队历时9年时间,从中药重楼的一种植物内生菌NEAU6发酵代谢产物中开发出的一种核苷类化合物,具有促进水稻根多、苗壮(茎粗)、分蘖早、促早熟、提高出米、显著增产的作用,可以提高水稻抗病和抗逆,且毒性低、残留少、环境安全性好,具有一次施用、终身受益的特点。中生菌素、谷维菌素两项独家产品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利于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2、技术研发能力
公司拥有一支在作物科学领域耕耘多年的专业化团队,具有微生物、生物工程、作物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艺与种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交叉学科专业背景;确立了以企业自主研发为主体、以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为依托、与专业机构协同开发为补充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国内诸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公司自研体系包括微生物菌种选育平台、发酵工艺研究平台、分离提纯平台、剂型化研究平台、生物活性检测平台、应用研究平台等,涵盖了从产品发现、研发生产、销售与终端应用与推广全过程的技术支持。麦可罗生物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生物农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设立邓子新院士工作站,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麦可罗生物和凯立生物均围绕主导产品春雷霉素、中生菌素产品形成了一系列专利技术成果,并对专利技术成果持续研发升级,在该产品系列上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壁垒优势。
3、重点战略支撑优势
随着公司产业化转型升级战略的深入推进,公司重点资源逐步向作物科学领域倾斜,除了在资金投入、人才引进方面的持续不断地支持外,更利用了公司在大宗贸易、粮油食品等领域的长期积累,逐步引导作物科学领域向农业全产业链的方向迈进,以作物为核心,打通种植上游资源和下游农产品收储、加工等关键环节,为作物科学的业务拓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贸易领域
以产业服务为基础、以风控为保障、以人才团队和产业研究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经营体系。
1、坚实的产业基础
坚持产业服务是公司的发展基础和根本定位。公司长期专注于产业客户和渠道的服务维护,通过合约点价、配送换货、研究分享和策略建议等方式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增加与上下游客户的合作和粘性,确保主营业务战略基础的稳定。通过持续的渠道建设,布局以国内外终端用户为主的分销网络,为上游供应商提供行业信息和市场分销,协助其产品在海外的推广和开发;为下游客户提供资金、物流、策略和价格管理工具,协助其优化库存和成本。公司持续关注行业和客户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变化,通过调整自身相应能力来满足客户在不同阶段的服务需求,在诚信为本、优势协同的基础上通过如渠道资源、市场机会、信息策略的共研共享来增强与客户之间的互动、互信和互补,以更加务实适用的服务与合作模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共同优势,强化公司的服务能力和产业基础。公司在化工产业链系列品种、有色金属的电解铝、以及橡胶、白糖、白银、钢材海外出口等产品和业务上具有坚实且竞争性的产业渠道网络。
2、全面的风险管控
公司从事大宗商品贸易二十多年,经历过多轮经济周期起落和商品的大涨大跌,在实践中已经构建起符合大宗商品贸易运行规律及自身经营管理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从制度建设、人才配备、风险识别、流程设置和系统软件上能充分保障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在满足客户需求、把握市场机会、创新业务模式同时能有效管控好各项风险。基于对产业周期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基本判断,公司近几年一直把“防风险”作为管理的核心重点,持续优化现有风险管理体系及对应落地措施。如持续优化对客商的信用评估,以预付款和税务相关事项为重点,加强对供应商的评估和资质准入;除核心上下游行业巨头客户外,缩短对一般客商信用的评估周期,收紧信用额度;随着海外业务和服务的不断推进,持续更新海外地区和客户信用评估和风险防范体系,更新流程规范;以新进后勤职能人员为重点,增加针对性内部培训,强化以盘点为核心,业务、商务、风控各部门协同的头寸与盈亏管理体系;升级优化了相关软件系统,提高对交易头寸和盈亏的统计和管理时效性;加强与本地主要同行的沟通和信息互动,构建区域性大宗商品贸易行业风险联控联防和协同预警体系,共同推动行业信用生态良性化等工作。
3、以人才团队和产业研究为核心
随着各类外在要素如货源、资金、信息可获性变得容易及成本持续下降,人才团队在贸易行业中的核心作用在不断提升。公司二十多年大宗商品贸易的发展过程,就是专业人才和团队引进培养和持续成就的过程。基于人才团队的重要性,公司在体制文化、股权分配、管理制度等方面持续优化,以吸引和留用有潜力、有实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和团队,并以“简单透明、结果导向、诚信开放、年轻向上”的思路打造适合人才成长和展现能力的业务平台,并以结果导向不断优化公司的存量人才结构。基于业务布局规划,以产出和成长性为标准,公司持续适时引进年轻优秀团队,调整优化现有业务结构和人员;以解决现实问题,贡献价值为导向,优化职能团队,不断降本增效,并推动团队年轻化。通过持续优化,近三年公司在总员工人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员工平均年龄基本不变的目标。
公司在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客户渠道基础上,利用多年沉淀的系统化数据和渠道信息的实时感知,加上对产业客户行为和需求变化的贴近认知,以及公司在贸易产业链上下游和国内外比较全面的业务布局(如化工行业),相对于普通贸易商或资管类研究团队,在产业信息和客户行为认知上具有更好的时效性和深度。通过对产业链的产能周期、供需边际、库存变化、市场行为及预期一致性等要素的持续研究,构建了渠道、研究、交易服务一体化的业务形态,在发现把握市场机会、对冲风险同时,也通过共研共享为上下游客户提供了相关的增值服务。
(三)特种油脂领域
以健康美食为核心目标,通过自主创新不断研发组合功能性食品原料。同时链接内外部资源,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围绕产品进一步研发方案,为用户提供健康美味食品配方开发提案。
1、产品研发能力
公司高度重视创新,鸿信食品拥有广东省多元化安全健康烘焙专用油脂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国内相关食品院校、科研院所成立联合研发机构,在及时掌握国际先进的烘焙油脂专业技术的同时,实现科研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鸿信食品不但在产品上寻求创新,秉持天然、健康、技术革新的理念,专门对不同来源油料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在风味的组合筛选、发酵技术的专研、酶解技术的应用等多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建立了良好的产品口碑;更在产品落地化应用加强投入,组建应用研发团队以及聘请国际顾问,为客户提供从原料产品到烘焙商品的落地方案服务。
2、技术与质量优势
鸿信食品坚持安全和质量至上,建立并实施了从原辅料到产成品的质量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油制品食品卫生标准规范设计,生产重要环节实现自动调控及记录,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及可追溯性,通过了ISO9001、ISO22000质量管理与安全体系认证,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认证等。鸿信食品始终将创新与质量安全置于发展核心位置。为完善业务布局、拓展产品品类,鸿信食品全力投入乳制品生产线建设,填补鸿信食品在稀奶油、奶油和无水奶油产品类别中的空缺。同时积极引入专业乳制品人才,对生产流程进行全方位把控与精细化管理。同时,公司秉持高效理念,对生产线进行高效率改造与优化,成功取得相关资质证书,项目推进与资源整合方面能力突出,为公司补全产业链条、提升综合竞争力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持,为未来业务拓展与市场深耕奠定了稳固基础。
三、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面对更加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公司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大型贸产一体化高科技企业战略转型。公司在作物科学和特种油脂产业进一步聚焦,逐渐夯实工业基础,深度整合已收购子公司,在维护原有产品管线壁垒基础上逐步丰富产品结构;持续投入智慧中台建设,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提升效率和安全,赋能业务发展。作物科学板块瞄准三大主要产品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通过增强重点客户的增量及粘性、提高终端客户覆盖率,培育具有产品影响力及市场占有率的大品种产品,并通过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拓展业务边界,寻求新盈利点。贸易板块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持续引进优秀贸易业务团队和行业优秀人才,同时进一步优化考核激励制度,提升资源回报和长期激励效果。油脂板块将资源集中投向特种油脂工业应用领域,持续投入研发创新项目,建立丰富的品牌及产品结构,打造高附加值、高定价权的产品体系;通过搭建敏捷型的组织体系及创新型的人才储备,达到差异化营销的战略目标。公司在作物科学、特种油脂领域实施创新整合,不断优化和完善组织结构,打造敏捷型、创新性和集约化智慧组织,更好地实现三大业务领域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6.7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9亿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82.61亿元,较上年度末上升5.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3.77亿元,较上年度末上升1.18%。报告期内,面对全球经济增速疲软、地缘冲突常态化、全球贸易战加剧、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等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从贸易商向贸产一体化高科技企业的战略转型,各板块趋势逐渐向好,本报告期公司实现扭亏为盈。作物科学板块,公司不断整合优势资源、提升生产工艺水平、加大营销推动力度、压缩融资规模,经营情况持续转好;公司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持续引进高附加值产品,坚持以作物为核心进行上下游产业链拓展,并以市场为导向,在确保主要产品市场份额的前提下快速调整价格,提高产品毛利;同时深入推进降本增效与费用管控,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大宗商品贸易板块,报告期内受到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公司经营的化工、金属、橡胶、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公司以防风险为重点,坚持经营稳健、风险保守的原则。油脂板块,公司在上年度剥离了部分亏损业务,聚焦高附加值的特种油脂业务,本期减亏效果明显。公司各业务领域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1.1作物科学领域
公司进入农业行业已逾四年,通过并购重组和产品研发引进,在生物农药、微生物菌剂产品上精耕细作。同时,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结合公司已有的渠道资源、行业资源及国际化合作的基础,进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从种植前端的优质种质资源的介入,到种植环节提供生物农药、生物刺激素、生物肥料等帮助农产品提质增产的绿色防控方案,在农产品采收阶段通过掌握渠道和标准控制提供农产品一体化订单服务。公司作物科学板块将凭借出色的研发实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积极布局农业产业链上的高价值环节,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持续引进、转化、整合新产品、新技术、新企业,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管线,实现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努力成为集研发、生产、市场推广、销售和服务为一体,上规模、高质量、成本领先且盈利能力突出的作物科学综合实力领先的企业。
公司在作物科学领域进一步夯实工业基础、累积技术创新成果、丰富产品管线、产业链拓展延伸。
(1)产业化转型初步完成,工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公司在作物科学领域的整体工业管理体系继续夯实,工业体系中的技术人才、研发人才、质量和生产管理人才批量加盟企业,充实到工厂各环节的关键岗位中,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新引进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逐步发挥关键性的引领作用。麦可罗生物、凯立生物各类装备设施方面的投入,包括安全环保质量保证方面的投入、消除生产瓶颈的设备投入、增加剂型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的投入、提升产品品质的投入,均按年度预算进度计划推进,使得生产技术指标得到明显提升,质量水平也稳定提升。
(2)持续丰富产品管线,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作物绿色防控综合解决方案得以进一步完善。公司作物科学板块新增3个农药登记证、1个肥料登记证,同时获得4项发明专利授权,分别是麦可罗生物的“一种高纯度多杀霉素A、D标准品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纯度宁南霉素标准品及其制备方法”,凯立生物的“一种淡紫拟青霉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菌丝体或菌体及其应用、及利用其选育菌株的方法”。目前公司作物科学板块拥有发明专利71项、实用新型专利39项,已公开的在审发明专利20余项。主导产品为生物农药,包括拥有原母药登记证的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中生菌素、淡紫拟青霉、谷维菌素、枯草芽孢杆菌等六大系列产品以及其相关的制剂产品,六大系列产品农药登记证共46个,麦可罗生物与凯立生物全部产品拥有农药登记证84个,肥料登记证33个(包括:微生物浓缩制剂、微生物菌剂、土壤修复菌剂、根瘤菌菌剂、生物有机肥、有机水溶肥、复合微生物肥料等),备案的大、中、微量元素水溶肥证件27个。
上述研发与登记项目的推进,一方面丰富了投入市场的产品线资源,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产品品质,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不断地提高公司产品技术和应用方案的市场竞争力。
(3)深化农业产业链布局,提供作物全周期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业务,拓展了新的农产品订单业务,探索马铃薯订单从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投入品到订单加工薯的产业链延伸业务。凭借麦可罗生物与凯立生物在生物农药和微生物菌剂领域的生产和技术实力,在专注于生物农药、生物菌肥、生物刺激素等绿色农资的研发生产基础上,结合植保服务体系,公司为种植户提供贯穿种植全周期的解决方案,帮助实现产量提升和品质优化。同时,公司凭借自身的渠道资源,制定并把控订单标准,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构建起从研发、生产到流通的完整产业体系。公司通过成立子公司拟从事中药材贸易相关业务,此为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围绕中药材产业链进行布局的初步尝试,通过探索高价值的中药材细分市场,进一步延伸产业价值链条,拓展业务边界,寻求创新盈利点。
1.2贸易领域
贸易领域是公司传统业务的支柱领域,长期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或行业巨头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为国内上千家中小生产企业提供商品、信息、物流仓储等综合服务。报告期内,公司贸易板块坚持以产业服务为基础、以人才为核心,在综合评估外部形势变化和企业实际情况后,坚持“防风险,练内功”的经营思路,在不利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定经营,稳中求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风险预警体系,优化组织机制和活力
报告期内,由于国内实际需求的恢复和增长放缓,海外政治及地缘冲突、全球贸易战加剧,大宗商品贸易所处行业利润持续恶化,市场信用风险和外围不确定性增加的趋势明显,公司继续顺周期把“防风险”提到更重要位置,继续加强以客商信用管理、预付款授信和进项税管理为重点的风险预警体系,加强业务安全与合规性的自查规范,加强在海外业务推进过程中的风险识别与应对体系,动态修订完善出口业务操作规范,对于可能的异常数据和风险信号,根据团队能力和业务类型实施动态升级管理和提前干预,先稳后进,稳中求进。
在引进和增设新业务团队同时,进一步聚焦主业,明确标准,持续剥离竞争优势不明显、经营结果不佳的团队,同时对经营优秀、业绩突出的团队进行股权改革,赋予更多权限;推行实践“守正创新,简单透明,以结果为导向,以人才为本”的文化理念,举办各类活动凝聚组织活力,优化组织机制,持续提高团队的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坚持以产业服务为基础、以人才为核心
报告期内,在总体外部风险增加、盈利变难的市场环境中,各业务团队继续保持定力,突出重点,聚焦主营品种,聚力产业服务,梳理并强化现有优势业务的竞争力,在产业底部逆周期巩固现有主营业务的市场份额和优势,练好内功,以稳定渠道和利润。报告期内,下属各业务团队的主营业务得到巩固和增长,经营情况总体保持稳健。
公司始终以人才团队的建设为核心,强化与重点院校的互动联系,在报告期内通过续办暑期大宗商品探索营和公司新人学习成长营、协办行业公益性“鲲鹏班”等各种形式,加快优秀青年人才的选用培养;继续引进业绩扎实、理念相近、经营稳健的外部优秀团队,优化公司业务布局;并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推进现有存量人才的结构优化和年轻化。
1.3特种油脂领域
特种油脂领域,公司经营模式持续向“技术引领+服务赋能”双轮驱动深化,在维持特种油脂研发生产核心优势基础上,通过渠道变革、品牌建设推进公司持续发展。
(1)技术引领,持续推出高端产品
报告期内,面对更加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公司坚定不移地深入企业建设,持续投入研发创新项目,建立丰富的品牌及产品结构,打造高附加值、高定价权的产品体系。公司高度重视研发能力提升,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研发人才,提升现有产品工艺水平,优化产品配方,有效提升产品的口感和质量。为满足市场对天然乳制品的需求,公司在上年度积极推进天然乳制品产线建设,并成功拿下乳制品证书。目前公司的天然乳制品在口感、营养和质量上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健康、美味的选择,也为公司在高端乳制品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特种油脂核心业务,产品矩阵与应用场景保持稳定。烘焙油脂产品主要作为面包、糕点的基料,通过直销模式服务大型食品企业,辅以经销商网络覆盖区域市场;乳脂制品含稀奶油、发酵黄油等重点对接连锁烘焙终端,并通过电商渠道直达家庭用户。鸿信食品于5月参加第27届中国国际焙烤展并荣获创新产品奖,首次推出乳酪复合物以及高端发酵黄油两款高端新品,填补了公司产品组合中功能性乳脂产品的空白。
(2)服务赋能,精准把握客户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在销售网络、产品应用服务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发展举措,通过优质服务赋能公司产品走向市场。第一,通过搭建敏捷型的组织体系及创新型的人才储备达到差异化营销的战略目标。基于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自身优势的充分评估,公司通过整合多部门资源,发挥协同优势,在销售端实现了精准发力。第二,提高销售网络覆盖率,进一步完善国内销售网络,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提高现有客户的采购占有率。同时加快国际化进程,拓展全球终端市场,将鸿信食品的优质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第三,优化产品应用服务能力,建立专业的应用研发团队,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结合产品优势,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应用解决方案,从原料提供商向烘焙服务商转型,帮助客户解决实际痛点,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第四,夯实品牌影响力,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公司的品牌理念、产品优势和企业价值观,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参与行业展会、研讨会等活动,展示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成果,树立行业标杆形象。第五,深化渠道变革,新设独立电商部门整合抖音、小红书等新流量平台,推动线上B2C渠道规划。同时进行品牌战略升级,重点布局高端家庭烘焙场景,强化品牌差异化认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