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派能科技(688063)发布2025年中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11.49亿元,同比上升33.75%,归母净利润1391.17万元,同比下降30.01%。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7.57亿元,同比上升59.83%,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5208.5万元,同比上升228.07%。本报告期派能科技存货明显上升,存货同比增幅达59.77%。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一般。其中,毛利率18.44%,同比减45.12%,净利率0.88%,同比减61.79%,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4665.42万元,三费占营收比4.06%,同比减26.93%,每股净资产37.07元,同比减1.65%,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21元,同比减35.87%,每股收益0.06元,同比减25.0%
财务报表中对有大幅变动的财务项目的原因说明如下: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在2.02亿元,每股收益均值在0.82元。
持有派能科技最多的基金为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目前规模为44.64亿元,最新净值1.3062(8月22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63%,近一年上涨8.28%。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郑澄然。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2025年半年度业绩回顾
答:二、问环节
问题关于Q2出货量的结构和占比,能否拆解海外户储、工商业、国内新型动力等的大致结构和占比?
二季度出货量约为0.927GWh,产品销售量约六成为海外市场,约四成为国内市场。全年预计出货量也将大致维持这样水平。在具体产品结构上,轻型动力业务约占上半年出货量的三成,符合公司预期。
问题关于轻型动力业务,今年放量主要依托哪些场景和客户?未来几年如何规划该业务发展?
公司从去年开始布局的轻型动力业务,今年重点切入两轮车换电市场。据统计,市场每年电池更换需求约600万台。公司以软包磷酸铁锂电池切入,产品寿命可达3年以上,性价比高。今年公司目标力争市场占有率超5%,明年继续努力提升市场占有率,争取三年内做到前三,五年内做到轻型动力市场的全球第一。目前,公司轻型动力业务客户包括行业头部换电企业。公司基于多年软包锂离子电池技术积累和快速交付能力支持市场拓展。
问题钠离子电池产品已有规模化交付,下游应用场景和订单反馈如何?未来指引?
钠离子电池应用分两体系NFPP体系用于汽车启停电池(替代铅酸),今年预计出货量可适配50万台车辆的启停电池替换需求,目前已与合作伙伴推进市场。NFS体系用于轻型动力市场,但目前产品成本较高,更多聚焦低温等特定场景。同时,公司开发钠离子无负极产品,预计将于2026年Q2-Q3推向市场。目前钠离子电池更多依托性能优势(如低温特性)切入特定场景,而非单纯成本驱动。
问题关于轻型动力换电市场的份额目标,主要是通过拓展新客户实现,还是在现有客户中提升份额?当前市场对软包铁锂电芯的供需情况如何?
实现目标将通过新客户拓展与现有客户份额提升同步推进。当前换电市场因新国标对电池安全性的要求,促使企业转向磷酸铁锂电池;而骑手等高频更换电池的使用特性,使软包铁锂电池在安全性和适配性上更具优势。但市场优质软包铁锂电芯供应较少,这为公司创造了突破机遇。客户拓展方面,目前行业集中度低,客户决策核心在于产品质量、性价比及质保能力。公司凭借海外家储领域十年以上质保经验,技术可快速迁移至换电场景,客户通过2-3个月小批量验证后即能批量切换。目前既有现有客户因终端反馈良好持续增量,也有大量新客户通过送样测试后实现小批量出货,供需紧张态势支撑份额目标达成。
问题钠电池在启停、低温场景预计率先突破。若后续无负极技术落地,成本有望进一步改善。当前碳酸锂价格波动较大,基于公司对钠电成本的预期,下游大规模导入的意愿会在碳酸锂价格达到什么水平时明显提升?规模化与技术进展如何影响这一进程?
当前钠离子电池推广核心在于挖掘性能优势而非成本驱动,现阶段公司聚焦钠电池的低温性能与高功率特性,在汽车启停等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突破。无负极技术成熟后,钠离子电池成本结构将显著优化——通过简化制造工艺,其成本可先做到与锂离子电池持平,后续进一步低于锂离子电池;同时能量密度可媲美磷酸铁锂电池,并保留低温优势。该产品预计将于2026年Q2-Q3量产,届时将推动钠离子电池在两轮/三轮车领域对铅酸电池的规模化替代。
问题二季度单瓦时价格环比下降,是否与产品结构和销售区域有关?哪些产品单价下降?
单价下降主要因产品销售结构变化。二季度工商业储能出货占比提升(如海外工商业储能),其单价略低于家储产品。但产品毛利率与家储产品相近。国际市场和国内大储、轻型动力产品销售结构变化导致整体均价下降。
问题二季度毛利率明显提升,是否与开工率相关?满产下毛利率预期?今年是否有毛利率指引?
毛利率提升主要因开工率提升。安徽子公司产线于5、6月调试投产,逐步贡献产能,但受产品销售结构影响(如国内工商业储能产品毛利率偏低,海外家储产品较高)。轻型动力业务目前毛利率较低,目标毛利率为15%-20%。全年毛利率预计随开工率提升而改善。
问题轻型动力业务是否考虑向机器人领域供电池?布局进展?
公司密切关注低空经济和机器人市场。基于软包电池技术积累,开发高能量密度产品,目前已与低空经济客户送样测试,团队在推进研发。公司产品聚焦体积、重量和能量密度优势,预计未来市场爆发时,公司封装路线能匹配需求。但是目前处于送样阶段,进度符合预期,尚未批量生产,也未形成销售收入,对现阶段业绩没有影响。
问题二季度出货量中,按工商业储能和户储拆分,体量如何?同比去年增长水平?
二季度海外工商业储能产品销售量占海外市场出货量比例约30%左右,同比去年大幅增长(去年基数低)。海外家储市场复苏,同时拓展亚非拉市场。
问题当前排产紧张,订单排期如何?合肥产能调试后,三季度出货量能否进一步提升?
目前订单排产周期约60天,滚动排产。安徽产线调试顺利,三季度排产预计维持在目前水平,外购电芯用于系统侧生产。系统侧产能柔性,可随市场调整。明年安徽二期5GWh产能投产后,可提升规模。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