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平安好医生(01833.HK)发布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的旗舰和平安集团并表子公司,进一步强化与平安集团的协同,对于综合金融支付方(F端),深化发展医险协同模式、提升产品能力、强化客户运营,助力险司获客、黏客、提升客户价值,持续赋能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主业;对于企业支付方(B端),公司协同平安集团加速拓展企业客户,共同打造「商业保险+健康保障委托+医疗健康服务」产品体系,并强化运营转化,助力提升企业客户的员工健康水平及职场幸福感。
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升级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两大服务枢纽,权益用户数快速增长;在科技能力建设方面,公司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并创新推出复杂疾病MDT(多学科会诊)辅助平台,不断丰富AI在医疗、健康、养老等场景的落地应用及赋能。
1.支付方
综合金融客户(F端)
平安集团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布局。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的旗舰,公司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持续加深协同,为平安集团个人综合金融客户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7*24小时、主动式医疗养老服务,助力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获客、黏客、客户价值提升。截至2025年3月末,享有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权益的平安集团个人客户,其客均合同数、客均AUM分别为其他个人客户的1.6倍、4.0倍。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推进医险协同模式深化创新,与平安集团旗下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健康险、平安银行等不断加强合作。
公司持续发展「保险+医养会员」模式,针对以重疾险为主的健康险客户,以及以年金险、增额寿险为主的储蓄险客户,公司以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为服务枢纽,根据不同保单类型、保费层级,提供差异化的「保险+医疗健康」、「保险+居家养老」等服务,加强保险产品的竞争力以及客户黏性。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提升产品及服务能力,在「保险+医疗健康」场景方面,公司协同平安寿险,升级「重疾保险+重疾专案管理」服务,发布「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服务覆盖重疾治疗全流程,在疑似确诊、手术安排、术后治疗到康复随访各阶段,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高品质重疾专案管理服务。在「保险+居家养老」方面,居家养老权益用户数同比增长83%,服务体验亦持续优化。
1数据来源于平安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
同时,公司不断丰富医健服务权益,针对医疗险、意外险、银行等金融客户的需求,提供居家自测、肿瘤筛查、基因检测等创新服务,以多元、高品质的服务场景,赋能保险场景化营销获客。
此外,公司持续强化对保单持有人等价值客户的经营,通过分层、主动的客户运营,提升客户黏性和客户价值。
得益于医险协同不断深化、产品能力持续提升、用户运营日益深入,公司F端业务快速增长。报告期内,F端业务录得收入人民币1,432.5百万元,同比增长28.5%;公司持续提升对平安集团近2.45亿个人金融客户的服务渗透,报告期内,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同比增长34.6%。
企业客户(B端)
公司致力于为企业客户(B端)提供专业、全面、高品质、一站式的企业健康管理解决方案,秉承「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三省」服务理念,帮助提升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幸福满意度。
在客户拓展方面,公司持续深化与平安集团渠道触达的企业客户的合作,重点拓展拥有较强支付能力及支付意愿的大中型企业,向其提供企业员工健康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凭藉在平安集团渠道合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及能力,积极加强自主销售渠道拓展。报告期内,公司对企业客户加速拓展,服务付费企业客户数超3,500家,包括健康保障委托及医疗健康服务客户,同比增长37.2%。
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公司协同平安集团大力发展面向企业客户的「中国平安企业健康保障计划」,共同打造「商业保险+健康保障委托+医疗健康服务」产品,提供保障全面、服务优质、高性价比的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服务体系。针对员工端,提供健康体检、专家医生问诊、就医协助、便捷购药、慢病健管等服务,全方位提升员工健康水平及职场幸福感;针对企业端,提供驻场医务室、进企活动、企业健康看板等服务,助力打造健康职场。
2数据来源于平安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
同时,公司不断加强运营转化,在线上,通过家庭医生,基于员工健康档案进行全程主动式健康管理,精准匹配产品及服务,并进行全病程追踪回访、复检复购提醒,提升服务使用率;在线下,通过健康讲座、健康筛查等丰富到企活动,提高员工健康水平、服务感知和满意度,并且促进线下服务向线上的转化。
得益于企业客户拓展提速、服务运营不断强化,报告期内,B端企康业务强劲增长,录得收入人民币526.8百万元,同比提升35.2%;B端付费用户数超360万人,同比增长39.2%。同时,企业满意度及黏性不断增强,企业续约率约80%。
个人用户(C端)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强化用户分层分类主动运营,提升用户黏性。随着用户习惯的养成,公司未来将进一步推进F2C/B2C裂变增长,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会员管理方
家庭医生
报告期内,公司升级了多层次家庭医生服务体系,并且针对不同健康状况的客户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面向健康╱亚健康用户,提供健康档案管理、体检精准筛查等服务;面向慢病用户,提供慢病训练营、多病协同管理等全周期管理方案;面向疾病用户,提供包括小病极速诊疗、大病精准转诊、原研特药购买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截至报告期末,家庭医生团队已获得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注册认证、WONCA(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全程监督培训认证等多项权威资质认证。
随着F端服务场景拓展、B端企业客户数量扩张、AI赋能的深化,家医会员覆盖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家医权益用户数超3,500万人,年人均使用频次达5次,主动服务覆盖率达100%。
养老管家
公司持续优化养老管家服务能力,聚焦客户全养老周期的需求,尤其是医疗健康、居家安全、专业照护三大方面的需求,进行特色服务建设,为用户提供7*24小时、一站式居家养老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在医疗健康服务方面,公司逐步将专属医生升级为副高及以上、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及WONCA(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双认证的全科医生;在居家安全方面,公司协同平安集团打造平安全球急难救援服务,升级智能适老化设备,主动监测长者居家风险,养老管家可远程进行救助协助,必要时应急专员可急速上门核查协助;在专业照护方面,为满足客户全周期养老服务需求,公司为客户提供「关爱经理」上门评估、专业照护指导,以及护理床位匹配推荐、参观和入住协助,目前已合作超百家养老护理机构。此外,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公司携手产、学、研最新制定并发布2项智慧养老平台团体标准;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居家养老领域累计已落地5项团体标准,引领行业健康、规范化发展。
截至报告期末,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较去年末新增10城,用户服务体验不断优化,由此赋能平安寿险获客、黏客及保单客户价值增长。
3.O2O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客户需求,持续打造医疗、健康、养老尖刀服务,并发布年度医健服务名片「家医主动护、名医零距离、就医全程管」,对核心医健服务全面升级。同时,公司持续建设广覆盖、高质量、高性价比的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展「四到」网络覆盖,满足客户的便捷服务需求。
到线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升级由院士领衔的专家团服务体系,最快可在3小时内实现名医专家音视频直连。此外,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医疗服务政策,截至报告期末,在东莞、珠海、大连、中山等地接入了线上购药医保支付功能,提升参保用户的购药体验。
到店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建立了覆盖37个科室的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累计签约专家医生超3,200位,较去年末增加近300位,包括复旦百强医院专家医生等;合作医院超4,000家,并升级就医全旅程服务,提供「陪挂号、陪缴费、陪检查、陪治疗、陪取药、陪面诊」6大陪护服务;公司合作的健康服务供应商近10.6万家,覆盖体检、养老、齿科、抗衰、泛健康等多品类及服务形态,其中,合作体检供应商近3,300家,较去年末增加约700家。
到家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作药店达24万家,并提供居家养老、居家自测等丰富到家服务。
到企方面,公司为员工提供专家医生健康讲座、心理谘询等丰富的到企服务,助力企业打造健康职场。
4.科技赋能
报告期内,公司凭藉自主研发及平安集团的技术优势,持续深化AI能力建设,强化「数据+模型+场景」闭环能力,推动AI在各大医疗健康养老场景的应用落地。
在数据方面,公司拥有独特的医险数据闭环优势,基于平安全球领先的6大医疗数据库、超14.4亿次线上问诊数据等,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我们对上述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调用,用于AI医疗大模型的训练。在模型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迭代多模态技术底座「平安医博通医疗大模型」,以及针对关键医疗场景的5大医疗垂域模型,为业务全流程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
在场景应用方面,公司于报告期内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包括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AI养老管家、AI医务室、AI健管师、AI慢病管理师、AI健康福利官等。其中,针对名医问诊场景,名医数字分身为患者提供专业健康谘询、报告分析、复杂疾病MDT(多学科会诊)辅助、个性化康复指导等,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并协助医生建立患者档案、整理病历资料、输出会诊参考等,赋能医生提升诊疗效率,截至报告期末,名医数字分身服务已覆盖8大专科。针对日常问诊场景,AI家庭医生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家庭医生产品家族的版图,为用户提供7x24小时医健谘询及医健服务串联、疾病辅助诊断、报告分析、健康档案管理等服务。
此外,公司创新推出复杂疾病MDT(多学科会诊)辅助平台,已在乳腺癌病种落地应用,可为用户提供治疗、康复全流程诊疗辅助,大幅提升复杂疾病就医效率及体验,未来将扩展至更多病种。
3包括疾病库、处方治疗库、医疗产品库、医疗资源库、个人健康库等数据库。
通过AI赋能,公司专业医疗服务的质量及效率不断提升,报告期内,AI辅助谘询问诊准确率约98%,复杂疾病MDT(多学科会诊)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可达400万人次,并且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约52%;随着AI对业务流程的重塑和优化,亦助力中台运营效率同比提升约50%。
与此同时,公司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与数据合规,报告期内公司获批中国信通院颁发的《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PIA)》最高等级三星认证,成为全国首批通过该标准的企业之一。此外,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等相关模型入选中国信通院首批「开源大模型+」软件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并通过开源大模型集成应用能力质效评估。
未来,公司将充分利用医险数据闭环等独特优势,加速推进AI大模型在复杂疾病MDT(多学科会诊)、医险协同产品服务创新等更多场景的应用。
长期战略及管理层展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医疗健康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当前,商业保险和企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国医疗和健康行业支出的重要支付方,多层次医疗健康保障体系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的旗舰和平安集团并表子公司,公司凭藉「四到」服务网络和AI技术能力优势,将持续深化与平安集团的协同和双向赋能,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医健服务第一入口」。
在综合金融客户方面(F端),公司将持续深化医险协同,提升全场景服务能力、强化客户分层运营,助力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打造差异化竞争力,赋能金融获客、黏客、客户价值提升;在企业客户方面(B端),将协同平安集团快速拓展客户,做大企康业务规模,强化线上线下运营转化;在不断汇聚上述各渠道流量的同时,通过精细化的客户运营,促进二次转化。
同时,在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公司将持续整合「四到」服务网络,升级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行业共赢生态。并且不断深化科技能力建设和应用,推动AI在更多医疗服务场景及医险协同场景的落地和赋能。
业务展望:
未来,公司将继续砥砺前行,为用户、股东、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长期价值-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为股东创造更持续稳定的价值回报,并为助力数字中国和健康中国的战略落地而不懈努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