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雅博股份(002323)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双主业均稳步推进。第一主业以金属屋(墙)面围护系统为核心,公司精准聚焦于中高端公共建筑市场,是行业的领军者。该板块围绕核心业务,提供专业的金属屋(墙)面围护系统、智慧金属屋面系统、建筑节能环保解决方案、大跨度复杂结构设计、智能建筑信息化及智慧运维等服务。经营主体雅百特科技持续引领行业,致力于科技产品创新、研发标准的制定与提升,矢志成为金属围护领域的综合系统集成服务商。
第二主业新能源板块,公司致力于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并深度参与储能技术发展,是光伏EPC领域的技术领跑者。该板块核心业务涵盖绿色新能源项目开发、新能源电站EPC总承包、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微电网系统的建设与运维,形成了“开发+EPC+数字化运维”的完整产业链闭环。经营主体中复凯新能源在“风、光、储”领域均有布局,推动产业链资源高效配置,促进金融与产业资本融合
(二)业务模式
1、金属屋面围护系统板块
公司作为金属屋面围护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从事的金属屋面围护系统、智能金属屋面系统主要服务于中高端公共建筑领域,包括体育场馆、机场航站楼、高铁站房、文化艺术中心、会议会展中心等。
公司在资质范围内向建设单位提供施工总承包服务,以及向其他工程施工总承包方提供工程专业分包服务。公司根据建设单位或者其他工程施工承包单位就工程施工总承包或者专业分包的招标要求进行投标,确定中标后,公司预付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而后组建项目部,在合同工期内开展工程施工(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核算、工程分包等),项目部根据工程建设进度确认收入,建设单位或者其他工程施工承包单位根据工程完工量向项目部支付工程价款,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保留一定比例的工程质保金。
在设计、施工和竣工交付过程中充分应用BIM及相关信息化技术,提高工程质量,有效控制成本,提升工程效率,通过基于BIM的5D协同管理平台进行项目的精确总控。
2、新能源板块
公司新能源业务范围涵盖了“风、光、储”三大领域,提供绿色新能源开发、新能源电站EPC总包、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微电网系统的建设与运维等业务板块。公司致力于新能源开发、光伏产品应用、光伏工程、光伏并网电站、离网电站、商业电站、工业电站、家用电站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和EPC总承包等服务,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集约化新能源服务方案。
分布式光伏方面,公司主要从事EPC工程业务范畴,业务涵盖BAPV(在现有建筑上安装的光伏系统)和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提供包括项目前期咨询、方案设计、设备采购、施工承包、并网调试、电站试运行、质量验收、运营维护、项目建设等服务,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光伏电站一体化能源解决方案,依托自身在公共建筑领域金属屋面围护系统行业的积累,拥有发展分布式光伏业务的先发优势。
公司贯彻重技术,重研发,重项目管理的经营方针,针对行业大量非标建筑的主要特点,通过大量的技术创新和技术专利应用,根据各项目设计参数采取项目原材料定制化生产,减少了施工变更和材料浪费,提升了施工效率,提高了环保节能效益,并大大降低公司风险和管理成本。
(三)行业情况
1、金属屋面围护系统板块
2025年上半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6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首次把“低碳水泥、气凝胶、真空绝热板、光伏建材”等新材料列入“正面清单”,银行可据此直接基于基准下浮20-80bp的绿色贷款,并优先使用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企业融资成本平均下降1个百分点。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支持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文旅体育设施、赛事演艺场馆、医疗养老设施、通信基站、充电装备、适老改造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探索创新适应资金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
2、新能源板块
2025年2月2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了2025年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标:全国发电总装机达到36亿千瓦以上,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2亿千瓦以上,发电量达到10.6万亿千瓦时左右,跨省跨区输电能力持续提升。
2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支持能源体系低碳转型。银行保险机构要围绕太阳能光伏、风电、水电、抽水蓄能、特高压、核能、储能、智能电网、微电网等新能源产业生产、建设和运营以及更新、升级和改造,做好项目对接和信贷支持。
据2025年7月31日国家能源局公布,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新增装机的主体地位,接近全国总装机的六成。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其中,风电新增513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2.12亿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59亿千瓦,同比增长30.6%,约占我国总装机的59.2%,其中,风电装机5.73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11亿千瓦。1-6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504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62小时。2025年1-5月,国家能源局共计核发绿证10.93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7.62亿个。2025年1-5月,全国交易绿证2.87亿个,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绿证9623万个。据2025年6月26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目前全国新型储能规模已超过8000万千瓦,随着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新型储能在电力现货市场中盈利模式和空间将更加广阔。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研发与创新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在建筑金属屋面(墙)系统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公司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和工艺,如金属屋面防水、保温隔热等关键技术,能够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还积极探索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满足不同建筑项目的需求。2024年公司的研发投入达948.16万元。公司共获得住建部(厅、局)批准资质17项,行业特许认证资质11项、专业(许)认证6项(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2家,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专利、软著等授权358项,工艺工法、科技成果10项,商标34项,国家级各类各级奖项、荣誉83项,显示了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
(二)工程经验与项目管理优势
公司参与了众多大型建筑项目的金属屋面(墙)围护系统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公司拥有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能够从项目设计、施工到验收的全过程进行高效管理,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公司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注重细节把控,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安全。公司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工程质量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份额。
(三)成功案例与品牌影响力
公司承建了多个国家级重大建筑工程和地方标志性工程,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等,获得了IFD国际屋面工程大奖提名奖、鲁班奖等多项荣誉。公司凭借专业的工艺技术和出色工程服务优势,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多个大型项目。
(四)新能源业务拓展潜力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将建筑金属屋面(墙)系统与光伏发电相结合,推出了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解决方案。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BIPV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在BIPV领域已经实现了从项目开发、项目投资、总包EPC、光伏产品、储能、运维服务全产业链的布局,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服务商。
(五)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国家对绿色建筑和清洁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推动了建筑金属屋面(墙)系统与新能源业务的融合发展。预计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BIPV市场在2022至2025年间的CAGR或达81%,2025年新增BIPV新增装机或近25GW,装机市场规模约757亿元,前景极为广阔。
(六)行业地位与市场认可
公司作为金属围护系统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光伏新能源领域,公司也通过一系列成功案例和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在行业内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项,如鲁班奖、金禹奖等,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业务范围广泛,客户认可度高。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和尊敬,树立了高技术、高品质、强工艺的良好品牌形象。凭借其技术优势和服务品牌,在金属屋面围护系统领域建立了市场地位。
(七)渠道优势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能够为客户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生产效率等方式,有效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盈利能力。
(八)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团队,他们在金属围护系统、光伏新能源等领域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与东北电力大学等知名院校合作,提供专业的培训内容和权威的学术支持,提升团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公司注重交叉型人才的培养,通过系统化的培训,理论结合实际,提升团队在建筑光伏一体化领域的能力和竞争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