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长城电工(60019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所处的行业为装备制造业中的电工制造行业,汇聚了发电、输变电、配电、用电设备及电工器材制造等一系列重要产业,是国民经济装备制造业的主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电工制造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现今我国电工制造行业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发展道路,发电装机、发电量、新能源装机、输电线路长度、变电容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首位,进一步保障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持续增长的民生用能需求。电工机械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同比均实现了持续增长,行业发展总体比较平稳。在市场和产业发展方面,一方面受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细分行业分化有加剧趋势,国家“双碳”计划的提出,将加速能源体系重构,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风能、核能、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清洁、节能新能源发电迎来快速发展阶段,为行业企业的产业、技术和市场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另一方面,本行业属完全竞争行业,行业准入门槛低,中小企业众多,产业发展无序,产品和技术同质化严重等因素影响,企业创利能力被进一步削弱,行业产业链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市场资源集中度不高,尚未有效形成产业相互配套协作的集群化规模发展模式,在国内市场国际化趋势下与国外知名企业相比在技术和品牌等核心竞争力方面尚存在短板与差距。
公司主要从事高中低压开关成套设备、高中低压电器元件、母线槽、电气传动自动化装置、新能源装备等电工电器类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电工电气产品业务是支撑公司经营发展的核心产业,现已基本形成以高中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元件产品、工业自动化装置为主导的电工电气输配电产业和工业自动化产业系统集成发展为主体,以钣金箱壳制造、电镀和喷漆专业配套产业为核心的生产服务型产业为辅助的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公司产业集群化规模发展的运营模式。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本报告期,公司产品受到市场需求放缓和竞争加剧的影响,获得的订单有所减少,实现营业收入69,376.59万元,同比下降6.31%;实现利润总额-10,976.68万元,同比下降30.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16.75万元,同比下降38.51%,本期经营仍处于亏损状态。
2025年上半年,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扭转公司亏损局面。主要采取以下了措施:
1.坚持市场导向,开展精准营销
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定不移地把大力开拓市场、抢抓订单、落实回款作为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首要任务。公司坚持营销体制机制改革,筑牢高质量营销根基,完成营销中心组织架构调整,明晰各业务目标,夯实各岗位工作职责,形成了内外部高效衔接管理架构。围绕新能源、通讯、配网、加大对高铁、核电、舰船(军工)、电梯、工程机械、港口机械等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市场开发和宣传推广力度。
2.坚持科技创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促进产品技术升级,围绕产品“高端化、智能化、模块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在核电、高铁、电梯、电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取得了一定成效,持续推进传统产品技术升级。上半年,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正在申请专利23件、软件著作权2项,申报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15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甘肃省工业优秀新产品三等奖1项,完成6项新产品的评审备案。参与《家用安全特低电压(SELV)直流供电系统技术规范》《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1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含电动机保护器)》的编制工作。自主研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EVH4-18/T10000-100F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已完成2台样机装配调试,具备试验条件。EVH4-7.2kV灭磁断路器已完成1000MW机组励磁系统方案编制。大电流高海拔用10kV接触器-熔断器组合电器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熔管尺寸并完成初步方案设计,克服了行业该型熔管空白的现状。全面推进产品“绿色化”技术竞争优势,完成了i-AZ2H-40.5气体绝缘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环保型)及配套断路器EVH3B-40.5/T1250-31.5试验样机方案评审及设计工作。GSC5系列交流接触器项目及附件等新产品的开发在有序的加快进展之中,“基于5G+的矿井提升机智能罐笼信号装置的研制”、“大功率高精度可编程直流电源的研制”等项目研发成效显著,已取得阶段性成果。“CGGJ-400kvar低压无功补偿柜”“预装式智能配电舱”等项目已完成市场调研、方案设计、图纸绘制及样机投制。
3.持续深化改革工作,助推公司提质增效
全面落实省国资委《关于贯彻落实深化国有企业监事会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兰州长城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总部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长城电工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改革任务,完成子公司监事会机构改革工作,并有序推进公司监事会改革工作;为优化组织结构、增强管理效能、提高用工效率,按照管理职能边界清晰、跨度有效、不重不漏的原则,上半年完成了对公司总部机构设置优化调整。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