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每日必读 - 正文

股市必读:海尔生物(688139)5月6日披露最新机构调研信息

来源:证星每日必读 2025-05-07 01:25: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截至2025年5月6日收盘,海尔生物(688139)报收于31.95元,上涨1.33%,换手率0.42%,成交量1.32万手,成交额4216.68万元。

当日关注点

  • 交易信息汇总:5月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08.01万元,占总成交额12.05%,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422.37万元和85.63万元。
  • 机构调研要点:公司表示,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新型医疗技术的应用,国内市场的需求将不断释放,海尔生物正通过技术更新和迭代,提供覆盖多科室、多应用场景的高端化产品和服务。

交易信息汇总

5月6日,海尔生物的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508.01万元,占总成交额的12.05%;游资资金净流出422.37万元,占总成交额的10.02%;散户资金净流出85.63万元,占总成交额的2.03%。

机构调研要点

国内外不同渠道情况及对下游需求的展望

国内市场方面,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新型医疗技术的应用,以及国家推进分级诊疗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上智能化升级趋势,国内市场的需求将不断释放。科研方面,“两重两新”的实施使得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重点国家实验室建设等需求凸显。药企端用户需求正朝着高端、场景、安全等方向发展,新兴疗法的蓬勃发展也为公司带来了用户机会。海尔生物不断进行技术更新和迭代,产品和方案正向覆盖多科室、多应用场景的方向快速发展,并融合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具有很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海外市场方面,新兴经济体市场在血站、科研渠道、医疗等渠道的需求持续上升;发达国家市场在新药研发和扩产带来的需求非常旺盛。随着方案的逐渐综合化、一体化,不仅是低温存储,非存储产品也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发展。投资者关注的海外项目业务,公司正从之前聚焦太阳能疫苗方案,转向方案多样化和合作组织多样化,项目漏斗目前仍然充足。接下来海外市场将重点聚焦本地化策略,在主要国家实现当地化团队和运营,支持海外持续快速增长。

公司对分析仪器业务的规划

公司发展方向是为用户提供场景解决方案,分析仪器作为实验室必要的一环在公司完整的规划中。根据当前市场环境变化,国产替代尤其是分析仪器已经从一个选项转变为必选项。海尔生物将从完整的产品矩阵和整体解决方案维度为用户提供服务。从落地来看,分析仪器是公司整体并购规划中的重要板块,虽然已经并购了元析,但细分的分析仪器品类较多,公司会持续聚焦并购,并通过与行业内的专家用户进行共研,持续扩展分析仪器。

未来新产业业务保持快速增长的核心增长动能

非存储新产业的发展动能是新场景和新产品的双重驱动。新场景是指随着现有新产品处于放量期,正在从已进入的用户场景延伸到新场景上,国内和海外市场的协同效应有助于公司在用户场景的快速延伸和拓展;新产品是指公司持续丰富已有的产品系列并新增新的品类,进一步丰富仪器、耗材和服务的产品组合。

耗材产品占比及未来产品拓展计划

耗材是公司拓展产品品类中的重要品类,当前公司的耗材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和血液采集上。在实验室耗材方面,公司布局了冻存类、液体处理类、分子类和细胞类,与公司当前业务有充分的协同。未来在实验室耗材方面,公司一方面聚焦已有品类的产品补齐,另一方面会突破一次性塑料耗材的品类,扩展其他品类。血液采集耗材主要集中在血液和血浆采集上,未来在加快产品系列和品类丰富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快产品认证。

公司预计2025年,存储类业务和非存储类业务的发展情况

受到科研创新、精准医疗、新型诊疗技术等因素驱动,公司的低温存储业务已触底企稳,呈现持续恢复态势,如CGT治疗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利于非存储类业务,也有利于低温存储业务的发展。尤其需要看到公司海外低温存储业务的市场份额仍然很低,在新药研发、医疗体系建设等方面拥有大量机会。非存储新产业上,公司的产品矩阵正在快速完善,综合场景方案也正逐渐发挥协同效应,生物安全柜产品一季度市占率已提升至国内第二品牌,而非存储类产品在广阔的海外市场更是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会是公司海外业务很大的潜在突破点。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尔生物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