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金阳新能源(01121.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于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团收益减少约人民币4,180万元或约14.2%至约人民币25,350万元(二零二三年:人民币29,530万元),主要由于光伏产品业务及OEM业务的收益减少所致。本集团于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毛利减少约23.2%至约人民币3,290万元以及本集团于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毛利率相较二零二三年的约14.5%减少至约13.0%。
就光伏产品业务而言,于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收益相较二零二三年的约人民币7,980万元减少约51.6%至约人民币3,860万元。于二零二四年,本集团已经升级其原有的HJT电池生产线至更高转换效率及更有成本优势的独家专利的HBC太阳能电池技术。因为新旧技术产品交替,光伏产品业务销售量暂时受到影响。
就OEM业务而言,尽管本集团仍面对美利坚合众国(「美国」)国内通胀及消费需求疲弱等恶化的宏观经济因素及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考验,但在本集团销售团队的努力下,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团收益相较二零二三年的约人民币20,940万元只稍为减少约1.5%至约人民币20,620万元。
与二零二三年之净亏损约人民币32,640万元相比,本集团于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录得净亏损减少约人民币4,900万元至约人民币27,740万元。净亏损减少主要由于因本公司于二零二二年及二零二三年授出购股权而产生的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按股权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相较二零二三年的约人民币17,760万元减少约人民币5,520万元至约人民币12,240万元。此费用为非现金会计项目且对本集团的现金流并无影响。
业务展望:
光伏业务
二零二四年,全球光伏市场持续陷入激烈的价格竞争,部分供应商甚至出现亏本销售。当前主流的隧道氧化物钝化接触(「TOPCon」)电池面临产能过剩,加剧价格压力。除坚持住宅用户太阳能产品的差异化策略外,在企业对企业市场上本集团于二零二三年底启动了从HJT技术升级至更高转换效率、更低成本的HBC太阳能电池技术。在二零二四年,本集团取得以下成果:
1.完善了独家完整的HBC电池专利体系,并建立了专利授权商业模式。通过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合作,这些企业将在量产后向本集团支付专利授权费用以获得专利保护。
2.把现有HJT电池产线升级为转换效率更高及成本更具优势的独家专利HBC太阳能电池技术,爬坡后量产效率达27.5%。
3.成功开发出专用于背接触电池的银铜浆技术。该技术在保持导电性能与市面TOPCon电池相当的前提下,银浆消耗量减少20%以上,显著降低太阳能电池生产成本。由于银浆耗量更少,该浆料可在保持效率的同时,比市售银铜浆更具成本竞争力。除硅片外,银浆价格与耗用量是影响太阳能电池成本的核心因素,也是HBC技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优势。
展望二零二五年,除持续推动自有品牌光伏遮阳棚的销售外,本集团还将与有成熟品牌的传统遮阳棚供应商合作,直接向其提供柔性组件,并共同为下游房车或家庭客户供应光伏遮阳棚。此外,本集团预计将在二零二五年通过与本集团合作伙伴的合资公司建成全球首个吉瓦级HBC电池工厂。顺利完成产能爬坡后,本集团将持续扩大合作对象及市场覆盖范围,以HBC技术驱动行业技术升级及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