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邮储银行(601658)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2024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经济在压力和挑战中彰显出强大韧性,中国式现代化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深刻影响,邮储银行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随国家发展大局,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能,增强发展韧性,为全体投资者和客户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进中有质的经营答卷。
整体经营业绩稳健发展,主要指标保持同业前列。过去一年,政策和市场变化令整个银行业面临新的考验。我们深切感受到商业银行“应变”任务紧迫,更确信唯有积极“识变”、主动“求变”,才能下好决胜未来的“先手棋”。近年来,我们在能力建设、创新变革、精细化管理上的前瞻布局取得了扎实进展,多年发展积累的行业经验、人才储备、科技能力、资本实力价值进一步显现,为邮储银行持续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邮储银行资产总额17.0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4%,负债总额16.0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9%,资产负债规模稳居国有大行第5位 ;营业收入3,487.75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居国有大行前列 ;归母净利润864.79亿元,同比增长0.24% ;坚持“量价险”均衡策略,实现净息差1.87%,继续保持同业领先。
践行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推动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见质见效。过去一年,我们积极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将国家战略与自身特色结合,着力发掘和支持前景好、潜力大但金融供给尚不充分的薄弱环节、市场缝隙,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中巩固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服务高成长性客户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企业价值。普惠金融领域,我们大力推进500万元以下小企业授信业务流程重塑和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地,以综合性金融服务助力小微企业成长,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29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63万亿元,连续三年获小微金融服务监管评价最高评级。科技金融领域,我们创新“技术流”评价体系、丰富“看未来”审查方法、优化“U益创”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打造“政企研投”科技金融生态圈,为超过9万户科技型企业提供高质量综合金融服务。绿色金融领域,我们积极传播“绿色让生活更美好”主张,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绿色贷款余额增速达到22.55%,累计开展企业碳核算服务超过万户,明晟ESG评级提升至AA级。养老金融领域,我们围绕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构建“三横三纵”立体式养老金融体系,打造陪伴在客户身边的养老暖心银行、国家养老金融全面推进的重要服务银行。数字金融领域,我们上线新一代公司、信用卡核心系统等重大工程,连续两年荣获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一等奖,发布自有大模型“邮智”,持续以新技术为业务发展和客户服务赋能。邮储银行个人、企业手机银行和企业网银在行业相关测评中位居首位,客户对邮储银行数字金融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以价值创造为引擎,在赋能客户中走出有邮储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始终秉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一切业务创新、模式变革都紧紧围绕满足客户对金融的多层次需求、发扬邮储银行特色资源禀赋、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金融服务展开,助力客户价值成就。过去一年,我们继续巩固零售金融优势地位,AUM规模达到16.69万亿元,富嘉、鼎福客户1分别增长17.60%、26.91%,消费贷款逆势增长超1,300亿元,其中房贷增量居国有大行第1位。我们加速推动公司金融“1+N”经营与服务新体系2落地见效,公司主办行客户增长110.49%,公司客户超过180万户,公司金融主要指标大幅跑赢市场。我们的资金资管业务亮点纷呈,高收益离岸人民币债券规模居全市场第1位,基金投资规模居国有大行第1位,同业代销基金业务规模突破2,000亿元,债券做市交易量突破万亿元,中邮理财产品规模增长率居国有大行前列,资产配置和交易能力持续增强 ;“邮你同赢”平台累计交易量超5万亿元,同业生态圈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智能风控技术筑强风险防线。过去一年,我们持续强化风险管理顶层设计,统筹推进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实施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广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各类风控系统优化迭代,有效加强对风险的排查、监测、预判和处置,全面提升“看未来”能力,风控策略更加灵活、更具前瞻性 ;加强对“三农”、消费、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的精准管控和有效化解,在信贷规模稳健增长的同时保持了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加大合规管理力度,强化检查问责,推动合规文化深入人心,监管评估实现稳中向好。2024年,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0%,不良贷款生成率0.84%,资产质量继续保持行业优秀水平。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规划奠基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回望来时路,我们初心如磐,邮储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宗旨、践行金融为民理念的使命担当中日益彰显出国有大行的价值 ;走好脚下路,我们笃志弥坚,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坚定走“长期主义”道路,邮储银行“值得信赖的好银行”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奔赴未来路,我们志存高远,十八年来改革发展的每一份努力都必有回响,邮储银行必将在战略清晰、特色鲜明的转型发展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我们将以落实“五篇大文章”为主线,全方位融入国家发展宏伟蓝图,积极拓展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领域,在服务经济社会中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我们将主动把握、积极应对低利率时代的挑战,深挖禀赋价值,优化业务布局,构建更稳健、更均衡、更有韧性的收入结构、业务结构和资产结构,建立更优秀的风控体系、更低成本的运营体系,全面激发转型发展内生动能,开辟内涵式发展新局面。我们将持续打造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普惠金融标杆行和科技金融生力军,向公司金融、城市金融、特色金融、综合金融新赛道发力,不断夯实邮储银行核心竞争力,为国家、社会、客户贡献新的更大价值。
冲寒已觉东风暖,越岭方知阔野宽。身处时代变革的潮涌之中,我们坚信每一朵浪花下都潜藏着机遇,呼唤我们去拥抱发掘。我们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创新为帆、科技为桨、风控为舵,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驭行舟,与每一位客户、投资者并肩携手,共绘绚丽多彩的邮储画卷!
未来展望:
2024年,全球经济延续低增长态势,欧美经济体通胀总体回落,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但进一步回落势头仍面临多重挑战。受单边主义、地缘政治、产业链重构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贸易和投资增长压力较大。全球银行业经营压力加大,规模扩张和盈利能力出现分化,资产质量劣变风险增加。
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社会信心,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组合使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强重点领域保障。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我国银行业经营情况保持稳健,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加强。
展望2025年,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依然偏弱,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多。国内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我国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银行业将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保持信贷规模平稳增长,加大对扩大内需、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本行将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持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持续增强内生能力、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加快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支持全面扩大消费、新质生产力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区域战略实施、绿色转型、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 ;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打造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普惠金融标杆行、科技金融生力军,担当绿色金融先行者,构建养老金融特色优势,加快数字金融生态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发展。深耕“三农”金融、普惠金融、个人金融,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打造拳头产品 ;做强做优公司金融、城市金融,创新服务模式,丰富产品体系,打造更加均衡的业务结构 ;大力发展综合金融,推动服务综合化、中间业务多元化、子公司专业化,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是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强化资产负债精细化管理,做好资本节约,深化以RAROC(风险调整后收益率)为标尺的资产配置体系,统筹“量价险”平衡,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践行“长期价值创造”理念,落实落细“过紧日子”,加强预算管控,深化降本增效 ;加快集约化转型、优化管理体制、提升网点效能,完善高效能的运营体系。
四是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夯实基础底座,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提高数据管理水平,推进数据建设、数据治理等重点工作 ;强化科技应用,深化业技融合,推动前台业务服务、中台产品风控、后台运营管理数智化转型 ;加快落地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数字技术,不断更新迭代智能化应用。
五是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对重点业务、产品及客户全方位加强监测管控和处置,保持资产质量稳定 ;强化风险引领业务发展,做好行业研究,深化信审“看未来”技术应用 ;统筹开展多元化处置,提升资产保全价值贡献 ;抓实内控案防管理,提升合规风险、操作风险、洗钱风险管理成效。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