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11月12日收盘,菲沃泰(688371)报收于18.98元,下跌7.23%,换手率6.26%,成交量7.95万手,成交额1.55亿元。
菲沃泰2024-11-12信息汇总交易信息汇总资金流向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48.44万元,占总成交额5.49%;游资资金净流入996.82万元,占总成交额6.45%;散户资金净流出148.38万元,占总成交额0.96%。
11月8日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耐电压防腐蚀多功能膜层发布会- 问:公司耐压防腐蚀膜层目前有量产案例了吗? - 答:是的,公司新型耐压防腐蚀膜层已在电机行业、智能家居产品的风机、汽车变速箱油泵、服务器产品、医疗器械等等领域得到应用。- 问:公司产品市场空间有多大? - 答:公司是一家平台型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不断通过扩充项目品类及拓展新客户提升行业渗透率;此外,强大的研发实力及产品储备为公司进军汽车、医疗、服务器等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新行业的应用突破有望为公司未来增长提供动力。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宽技术路线和产品线,目前已经在CVD, PECVD, iCVD, LD, PVD 等多个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已成为拥有多种镀膜技术,多种镀膜材料,可多层镀膜叠加的复合应用的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 问:今年收入增长较快,具体来源于哪个领域? - 答:除消费电子行业整体复苏之外,还得益于公司紧抓机遇,挖掘市场潜力,在医疗、汽车、马达电机等新领域取得突破。- 问:汽车行业验证周期有多长? - 答:比较长,一般在一年多左右。公司技术路线涉及等离子物理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属于新兴技术。公司承担了新技术的研发、产业化、市场教育和客户习惯引导等产业责任,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现在已经迈过从0到1的阶段,未来将加速成长。截止目前,在汽车行业,我们已顺利拿到多家Tier1客户的定点资格,公司的纳米镀膜技术已经在多个新能源品牌汽车部件使用。公司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压力传感器、汽车中控板、控制板、氛围灯PCB、变速箱油泵等方面。- 问:公司的技术路线与结构防护等其他技术相比是否有成本优势? - 答:首先,公司的经营策略并非单纯比拼价格,而是更倾向于解决客户通过其他技术路线无法攻破的痛点;其次,单一采用结构防护成本较高,可靠性也相对较低。采用结构防护因需要辅材多、材料密封性要求高而导致成本偏高;相反,使用纳米镀膜技术可降低结构密封性要求并减少密封辅料用量,具有大幅降低整个产品制造成本的优势;另外,成本方面我们更多会考虑综合成本。任何电子产品都有一个返修或者维护成本,客户使用我们的防护反而能够降低它的整体的成本。- 问:公司团队是否在扩充?具体集中在哪个方向? - 答:上市以来,公司持续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从研发、销售、管理各个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并与国内头部高校合作定向培养人才。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实施实施卓越工程师战略人才培养计划,设立“菲沃泰优才班”,培养真空镀膜、消费电子、工业智能、半导体材料等领域相关交叉学科专业人才。- 问:如何看待明年的业绩预期? - 答:公司核心技术在防护能力、量产性、环保性、经济性等方面均具备颠覆性优势,通过自研的纳米镀膜设备,打破了国外厂商在全球纳米防护领域的垄断地位。公司针对市场需求不断开发高性能、多功能的纳米薄膜产品,在继续保持消费电子领域市场优势的前提下,拓展在汽车行业、医疗器械、智能家电、服务器等多元下游市场的应用。公司将继续积极布局新兴市场,全面打造表面材料革新,从市场拓展、人才引进、前端研发等维度加大投入,为业务结构及技术升级赋能增效。同时,公司不断优化组织架构,持续提升管理水平,精益经营,降本增效;在持续向好的宏观环境政策下,我们将努力开拓资源渠道,不断完善产业研究,并结合现期业务,提升盈利能力。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要求投资者签署《调研承诺书》。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