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6月份金融数据点评:表内贷款虽放量,紧信用仍在延续

来源:平安证券 作者:陈骁 2018-07-17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18年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4万亿元,较前期明显上扬。同时,新增社融规模1.18万亿元,社融存量增速回落至9.8%,社融数据总体延续弱势。在5月信贷与社融数据剧降后,6月表内信贷放量有窗口指导因素,这与“引导货币信贷与社会融资合理增长”的定调相符。我们认为虽然表内信贷有所放量,但多方面因素表明紧信用格局仍在延续:1)结构性去杠杆仍是当前政策考虑的重中之重,表外快速清理致使融资环境依旧偏紧。6月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单月收缩3265亿元,收缩力度较4-5月继续上升;2)从表内信贷结构看,企业短期贷款、票据融资大增,而企业中长贷未见放量。企业短贷、票据融资一般是做周转用途,意在满足企业短期流动性需求,而企业中长贷一般是做投资用途,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值得重视的。短贷、票据大增而中长期贷款偏弱,一方面说明银行等金融机构避险情绪在上升,对长久期授信方面显得更为审慎,另一方面也意味着6月信贷增量主要着眼于缓解当前企业日趋严重的流动性问题(这也可以从M1与M2增速背离中获得旁证),对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是较弱的。6月融资数据的一大亮点是企业债融资恢复至1300亿元。虽然债市违约仍时有发生,但违约率客观而言是较低的,在对风险因素逐步消化后,债市的融资功能正逐步修复。综合而言,我们认为在结构性去杠杆、非标清理、金融机构避险情绪上升等外生/内生因素综合影响下,紧信用格局仍将延续。

表内贷款投放提速,企业短贷、票据融资大增。6月新转增人民币贷款1.84万亿元,同比多增6900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12.7%(上期值12.6%)。分部门看,居民贷款新增7073亿元,同比少增311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新增2370亿元,同比少增238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634亿元,同比少增199亿元。企业贷款新增9819亿元,同比多增2867亿元,其中企业短期贷款新增2592亿元,同比少增145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001亿元,同比少增1777亿元。票据融资当月新增2959亿元,同比多增4428亿元;非银机构贷款当月新增1648亿元,同比多增2274亿元。总体看,6月表内信贷投放有所提速,这也与监管层“引导货币信贷与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的定调相符。但从分项看,投放量大增的主要是企业短贷、票据融资等短期限贷款,企业中长贷仍未见显著放量。

社融增速续降,表外融资大幅收缩,债市融资有所恢复。6月新增社融1.18万亿元,同比少增5918亿元,较上月多增4192亿元。社融存量增速降至9.8%(上期值10.3%),紧信用格局延续。分项看,新增人民币贷款1.67万亿元,同比多增2268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63亿元,同比多减437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643亿元,同比多减1610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623亿元,同比多减4104亿元;未贴现承兑汇票减少3650亿元,同比多减3421亿元;企业债券新增融资1300亿元,同比多增1469亿元;非金融企业新增股票融资257亿元,同比少增229亿元。

存款增速继续放缓,商业银行紧负债格局延续。截至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73.1万亿元,同比增长8.4%(上期值8.9%),当月新增人民币存款2.1万亿元,同比少增540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0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9475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6888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438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的连月增加与非银机构贷款的上升一致,而财政投放的季末效应致使财政存款大减。整体看,在紧信用环境下,人民币存款增速持续趋缓,这也使得商业银行紧负债格局并未得到改善。

M1与M2走势背离或因企业流动性需求上升。截至6月末,M2余额177.02万亿元,同比增长8.0%(上期值8.3%),M1余额54.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上期值6.0%),M2增速回落M1增速上升,两者呈背离态势,M1-M2剪刀差回升至-1.4%。从传统意义上讲,M1-M2剪刀差扩大是经济需求上升的结果,但6月剪刀差回升的背后可能是去杠杆导致企业资金流紧张、流动性需求上升的结果。企业流动性需求上升也可以从短贷、票据融资的大幅放量中得证。我们认为,受去杠杆、表外清理、金融机构避险情绪上升等因素影响,M2增速的回落仍将延续。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