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核心成长逻辑在于模造玻璃技术的延伸,而目前行业创新方向将加强公司的优势
公司作为运动相机镜头的龙头企业,国内少有的掌握批量化模造玻璃技术,也是国内产能最大的公司,核心的成长逻辑在于基于模造玻璃的技术延伸,从小众的运动相机镜头市场走向大众的手机镜头(玻塑混合)、3Dsensing(准直镜头)、车载镜头市场。
而且基于目前行业比如1、比如大光圈镜头对于玻塑混合的需求、三摄带来的量的增加;2、车载ADAS镜头中高像素逐渐替代低像素等发展趋势,公司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我们认为公司在Lens领域的行业地位被低估。
手机镜头出货量继续提升,3Dsensing出货彰显实力
从技术实现角度,目前主流产品8M4P,13M6P和16M6P全部实现批量出货。
公司大客户S客户正在摒弃过去的依靠本土的供应策略,加大海外供应商的占比。公司作为现有的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此趋势。当前出货量自Q2开始正在迅速爬升,Q4总共出货量有望达到8~10KK。
3Dsensing作为目前最具创新性产品,对供应商能力要求更高,公司目前已经进入国内两大终端品牌,从7月开始已经批量出货。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布局TOF方案,在向零组件Diffuser、模组端拓展,并与客户共同研发。
车载镜头行业地位被市场低估,客户认证已经完成,开始放量
公司原有产品与车载镜头要求高度重叠,拓展一直高于市场预期。公司基于模造技术定位高端机器视觉镜头,目前除Tesla之外,公司进入Mobileye更具备标杆性质。基于此,公司已经顺利通过法雷奥在内的多家欧洲主流Tier1厂商的认证。同时在环视、倒车影像领域,公司已经中标多家欧洲TIer1厂商的多家镜头供应,今年开始批量出货,明年有望实现4倍成长。同时在价格上受益于高像素的推进(实现的功能更强大),有望量价齐升。
盈利预测及估值
公司是玻璃镜头A股稀缺标的,基于模造玻璃镜头的拓展非常顺利,且公司未来存在整合集成电路资源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为0.68、0.93、1.34元/股,同比增长33.79%、36.56%、44.49%。
风险提示
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