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利好新闻 - 正文

华为引爆5G概念 投入商用道阻且长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张骞爻 2016-11-22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日前,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3GPP的RAN1(无线物理层)87次会议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经过几天几夜激烈的讨论,于美国时间11月17日凌晨,在3GPPRAN187次会议关于5G短码方案讨论中,中国华为推荐的PolarCode(极化码)方案获得认可,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的最终解决方案。

资本的嗅觉一向灵敏。周一开盘5G概念股表现抢眼,通宇通讯涨停、邦讯技术涨5.23%、新易盛涨4.14%、富春通信涨3.45%、中兴通讯涨3.27%、信维通信涨3.01%。截至收盘,部分出现小幅回落,但概念板块仍然飘红。此次华为在5G标准定制上迈出一步,将为国内相关合作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产业链多家公司受益

事实上,华为很早就在5G技术上开始布局。2009年,华为展开了相关技术的早期研究,并在之后的几年里向外界展示了5G原型机基站。2013年11月6日华为宣布将在2018年前投资6亿美元对5G的技术进行研发与创新,并预计在2020年用户会享受到20Gbps的商用5G移动网络。

另外,华为在研究标准的过程中会申请很多相关的专利,在技术、产品上也占有先发优势。据了解,华为在Polar标准当中的核心专利占比达70%,所以,未来一旦商用产品、方案使用到相关专利,华为就可收取相应专利费,位于产业链最顶端的华为,利润最丰富、话语权最大。

这样看来,此次事件受益最大的标的应该是华为。虽然华为并没有在A股上市,但这并不影响市场的投资热情。

中信建投武超则团队认为,中长期从行业看,规划期受益的领域有:网络规划设计;主建设期受益的领域有:大规模天线阵列、射频器件、主设备及相关、传输及配套设备、SDN设备、小基站、网优;应用期受益的领域有:终端、物联网、运营商。

从具体投资标的来看,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A股共有32家5G上下游企业。比如,网络规划领域的国脉科技、杰赛科技、富春通信;天线阵领域的通宇通讯、盛路通信;主设备领域的中兴通讯、大唐电信、烽火通信等等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11月份以来,机构密集调研通讯企业。5G产业链上游无线配套设备,如信维通信、通宇通讯本月就迎来了4次机构调研,此外,产业链中游的主设备商中兴通讯也迎接了6次机构造访。

据中兴内部人士介绍,此次中兴对于Polar方案亦有较深入的研究与贡献。中兴全程参与了高频、新波形、大规模天线、新型多载波、网络切片等关键技术验证,全程参与中国三个阶段的5G技术试验,计划2018年和运营商合作开始预商用5G。

公司在回应机构调研时强调,公司以上海研发中心园区进行了5G试验全网测试,通过测试,公司验证了5G领域独有的标签技术,彰显了在5G领域的技术和研发实力。

券商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未来在专利授权上面这些联盟厂商会有优势(成本、技术支持等方面);另一方面,支持其技术的厂家,也在研究、开发,在未来具体产品、方案中具有先发优势。

5G商用仍需时间

目前,4G网络技术仍处于建网和商用阶段,5G时代就已渐行渐近。在5G标准的时间表上,业界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共识。根据3GPP路标,5G标准第一阶段将在2018年冻结,第二阶段将在2019年年底冻结,2020年将开始商用。

然而近期一些媒体用“碾压高通”、“击败欧美”这样夸张的语言来解读此次事件,将一向行事低调的华为再度推向舆论高峰。

“华为并没有全部拿下5G啊!只是推行的polarcode得到了认可,5G现在还没有形成最终标准,标准太大,这才哪到哪。”一位华为工程师这样对记者说。

事实上,虽然华为拿下了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的最终解决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华为就已经“拿下了5G”。事实上,在推行5G技术上,华为以及国内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讯专业人士指出,此次华为所拿下的eMBB不过是5G应用的其中一个场景。在eMBB之后,后续还将决定URLLC场景下的信道编码方案,最后再决定mMTC场景。 而在核心的5GeMBB场景上,Polar为信令信道编码方案,LDPC码为数据信道编码方案,两者平分秋色。 对于两种技术而言,现在谈孰轻孰重为时过早。

另外,此次入选更多的是技术路线之间话语权的争夺,短期看标准端没有这么快导入到产业应用中;长期来看,最后形成全球统一的5G标准,才能快速推动整个产业链、市场的发展,意义更大。此次Polarcode入选只是这个过程当中的一小步。

特发信息也在近期的机构调研中表示,5G投入会带来光纤光缆产品新的需求,基站投入相应也会增加,相关的产品市场需求量都会增大。目前运营商都在积极试验,预计5G投资高峰可能会出现在2019、2020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