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量子科技成经济新增长点 35只概念股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均超1亿元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11-12 06:50:5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量子科技成经济新增长点 35只概念股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均超1亿元)

证券时报记者 梁谦刚

近期,量子科技领域利好不断。政策层面上,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安徽的量子科技正处于从技术突破迈向规模化产业应用的关键时期。安徽推动实施量子信息千家场景行动,到今年年底将落地近300个应用场景,到2027年将落地1000个应用场景。

技术层面上,量子科技也有新突破。国内方面,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詹明生、许鹏团队在中性原子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创新性提出并在实验中验证了一种基于光纤阵列的原子量子计算新架构,解决了原子量子计算难以同时实现高并行、高速率和高稳定性寻址操控的难题。

国外方面,美国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分子工程学院团队突破了量子通信瓶颈,从理论上将量子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距离大幅扩展至2000公里。

量子科技通过“基础理论—技术验证—产业生态”的链式突破,已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核心战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量子科技定义为需要培育的“未来产业”,“十五五”规划建议则明确将量子科技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量子科技,包含量子计算、量子通信与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支柱,是国家明确大力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各地依托自身优势,加速构建差异化产业生态。

广发成长启航基金经理陈韫中认为,量子通信尤其是量子密钥分发(QKD),是目前三大领域中技术最成熟、商业化路径最清晰的一个,有望成为规模化营收的领跑者;量子测量则是在特定领域最早实现实用化并产生收入的赛道,类似于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

上海证券指出,量子科技有望极大地推动未来科技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根据iCV TA&K研究数据,2023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规模为47亿美元;预计到2035年,全球量子计算产业规模将超过8000亿美元。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市场上,涉及量子科技的概念股有60余只。今年前三季度,这些概念股研发费用合计达到694.7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3.86%。

35股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到1亿元以上,其中7股研发费用超10亿元,分别为中国移动、中兴通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国电南瑞、亨通光电、中航光电。

上述35只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超1亿元的量子科技概念股中,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最高的是国芯科技,达到89.03%。公司已推出了系列化的量子安全芯片、模组及抗量子密码芯片、模组产品。公司的量子安全芯片及模组产品已被中电信量子、问天量子等量子领域的头部企业采用并已实现销售,成功应用于电力、电信等关键领域中,已经为公司带来实际的收入。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较高的还有苏州科达、天融信、三未信安、电科网安、数字认证等。

(本版数据由证券时报中心数据库提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兴通讯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