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创证券:风电装机容量提升带动风机叶片需求增长 重点关注增强材料的碳纤维产业链)
智通财经APP获悉,首创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以来,国内风电装机容量不断提升,带动对风机叶片需求的增长。鉴于基体材料规模最大的企业道生天合暂未上市,夹芯材料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低,建议重点关注作为增强材料的碳纤维产业链。2025年1-8月国内碳纤维表现消费量同比大幅增长47.21%,目前碳纤维价格筑底迹象明显,多数企业亏损已持续一年多,价格及行业景气度有望在量增的带动下触底反弹。
首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风力发电,大有可为
2024年,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134.76GW,同比增长11.28%,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17GW。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3年至2030年间,风电行业复合增速约为12%。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20.68 GW,同比增长17.95%,其中2024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78.79 GW,创历史新高。2025年仍然维持较高增速,截至2025年8月,中国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79.02GW,同比增长22.12%,预计2025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预计将达到105-115 GW,进入年新增装机100 GW的新时代。
在风电产业链中,风电叶片是核心部件
在整个风电机组中,成本占比最高的是塔筒,约为29%,其次为叶片,成本占比约为22%,是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伴随着风电平价时代的到来,风机大型化成为了产业链降本的核心手段之一,伴随而来的是叶片的大型化。
基体材料:成本占比最高,以环氧树脂为主。基体材料成本占比约为33%,是成本占比最大的风电材料,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环氧树脂。基础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助剂、稀释剂等深加工,制成风电专用环氧树脂。风电叶片专用环氧树脂主要产地集中在中国、欧洲和北美,国内生产企业主要有道生天合、惠柏新材、上纬新材、聚合科技等。
增强材料:玻璃纤维仍是主流,碳纤维应用前景广阔。增强材料是叶片结构刚度和强度的保证,成本占比约为21%。玻璃纤维相较于碳纤维有性价比优势,中国巨石位列龙头地位。当叶片超过一定尺寸后,碳纤维叶片的优势将更加显著,全球碳纤维行业龙头为日本东丽,国内主要企业有吉林化纤、中复神鹰以及碳纤维原丝龙头吉林碳谷。
夹芯材料:巴沙木和PVC泡沫是主流,PET泡沫有替代趋势。夹芯材料的成本占比约为25%,主要有巴沙木、PVC泡沫、PET泡沫三种。巴沙木主要来自厄瓜多尔,国内依赖进口。PVC泡沫市场正处于打破技术壁垒开展国产替代的阶段,相关企业包括隆华科技、维赛新材、天晟新材,PET泡沫行业国内起步较晚,相关研发和生产企业较少。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化工品价格大幅波动,政策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