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北交所 - 正文

丹娜生物:聚焦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及其它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产品研发销售,覆盖1200+医疗机构

来源:同壁财经 2025-10-21 19:51: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丹娜生物:聚焦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及其它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产品研发销售,覆盖1200+医疗机构)

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的营业收入为2.40亿元,同比增加1.21%;归母净利润为8,719万元,同比增加12%。公司盈利能力较好,2024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86%、36%。公司终端用户以三级医院为主,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试剂产品已进入全国1,2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院900多家。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侵袭性真菌病(IFD)血清学早期诊断及其它病原微生物创新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和全球销售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入选第一批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天津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天津市科技领军培育企业。

公司在行业内率先提出“5G+”真菌病血清学联合检测方案,并自主研发了“5G+”系列产品,多项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和技术超越,为侵袭性真菌病的治疗提供精准诊断依据,显著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创新联合检测产品已进入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1,200多家医疗机构,并销往亚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2017-2024年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29.24%、33.78%,常规业务维持持续增长。2022年公司在中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试剂市场的份额约为30%。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扶持体外诊断产业发展。在人口结构改变、医疗改革、国产替代、分级诊疗等各项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体外诊断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2018至2030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呈增长趋势,由2018年667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186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9%;预计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2018年713亿人民币增长至2030年4152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8%超全球平均水平。

此外,预计中国病原微生物诊断市场规模从2018年168.2亿人民币增长至2030年9027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0%;预计中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试剂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2.4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30.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5%。

公司侵袭性真菌病血清产品线丰富、技术先进,细分领域内竞争力强   在境内市场,与境内外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丹娜生物在技术平台、产品种类等方面更为丰富全面,自动化程度领先。公司自主研发产品覆盖的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检测的主要临床检测项目能够满足各类适用人群和适应症的多元化临床检测需求。截至2025年8月22日,公司拥有境内外已授权专利90项境内外专利;已获得 79 项境内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及备案证书;已取得 17 项软件著作权以及102项欧盟CE认证(含自我声明)。

同时,公司已建立专业的销售团队及完善的销售体系,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公司具有产业合作优势,在侵袭性真菌病诊断领域与其他产学研单位进行了深度合作。丹娜生物可比公司为科美诊断、透景生命、亚辉龙、新产业等。公司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方面的自主研发产品能够满足各类适用人群和适应症的多元化临床检测需求,在细分领域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来源:开源证券诸海滨团队、公司官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透景生命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