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选人工智能基金如何控制风险?首先看“AI纯度”)
导语:“AI纯度”高的人工智能AIETF(515070)更有利于控制风险。
作者:鹏宇
AI这块儿,最近市场热得发烫。很多朋友问选人工智能基金的时候该如何控制风险?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大,每个人关注的角度不同,但本轮牛市就是人工智能的牛市,牛市最大的风险是踏空。所以,要先看市面上的人工智能基金或AI基金的“AI纯度”到底咋样?因为,不是所有打着AI旗号的基金都纯正,有的里面掺杂太多非核心股,容易被忽悠。如果“AI纯度”控制不了,基本上就控制不住风险了。买到不纯正的人工智能或AI基金,大概率的情况是大盘涨的时候,你的基金不涨或微涨,大盘调整的时候,你的暴跌,完全失控。
以近期表现不错的$人工智能AIETF(SH515070)$为例:看看其“AI 纯不纯”?以下的分析,也代表了我对目前人工智能基金和AI基金大的风险控制的观点。
一、先看持仓:按半年报披露口径,前十大里你能一眼认出半个AI江湖:
中际旭创(光模块龙头)≈6.71%
新易盛(高速光模块)≈6.53%
寒武纪(AI芯片)≈6.50%
科大讯飞(AI应用/大模型落地)≈5.73%
豪威集团(图像传感器,AI视觉底座)≈5.63%
中科曙光(服务器/算力)≈5.32%
海康威视(视频AI/安防算力边缘侧)≈5.30%
澜起科技(内存接口/缓冲芯片,HBM链路)≈4.86%
金山办公(AIGC办公应用)≈3.36%
浪潮信息(AI服务器)≈2.71%
人工智能AIETF(515070)产品跟踪的是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指数方法本身就要求成分公司与AI技术/应用高度相关(不是“蹭AI”的杂糅指数)。从上面分析看,这玩意儿的AI纯度挺高,而且是那种“底层算力+中游传输+上层应用”三线齐拉的配置,拿来做AI主线的“底仓 + 弹性”都不违和。
二、“AI纯度”怎么量?我用一个“三段打分法”
雪球上常见的问题是:某某基金的纯度怎么评?我一般直接把产业链拆成三段,看权重占比与业务耦合度:
1. 算力底座
AI芯片/服务器/内存接口:寒武纪、浪潮信息、中科曙光、澜起科技。这块是AI的“电肌肉”,对真实训练/推理需求最敏感,纯度系数=高。
2. 数据传输与感知层(光互联/传感)
光模块:中际旭创、新易盛
图像传感器:豪威集团
AI大模型训练上云、推理落地,带宽+低时延是硬约束;相机/传感也是视觉AI的“入口”。纯度系数=中高。
3. 应用与生态
通用AI应用:科大讯飞、金山办公
行业AI/边缘AI:海康威视
这些离钱最近,能把“算力→价值”闭环跑通;但业绩兑现需要时间,纯度系数=中。
三、纯度之外的“加分项”:弹性与扩散
1. 产业链扩散:今年A股资金有个明显脉冲——从“模型叙事”往“算力与互联的落地”迁移,服务器/光模块/内存接口节节抬升。人工智能AIETF(515070)的持仓正好卡在算力+互联的主增量上。
2. 龙头集中度适中:前十约占比52.65%,既能吃到龙头确定性,又保留了中长尾的“新方向爆发”空间(比如细分AI应用/垂类场景的新票)。
3. 指数口径更“干净”:跟踪的就是AI主题指数,不是大而全的大科技;主题漂移风险更可控。
四、除了“纯度”,其他风险也别忽视
业绩兑现节奏:应用侧商业化常常“一阵一阵”,单季波动别被吓到;
海外供给链变量:部分环节仍受外部约束,国产替代进度需要跟;
龙头估值波动:AI主线周期开合大,拉升和回撤都“猛”。
最后一句话(给同好们)
目前最大的风险是踏空,所以看人工智能基金首先看“纯度”。人工智能AIETF(515070)= 一篮子“AI硬核 + 传输感知 + 应用生态”。从前十持仓结构与指数口径看,AI纯度给到“高”没问题;当市场从“讲故事”转到“拼算力/拼带宽/拼落地”时,这种全链条配置更占便宜。中线我会把它当AI主线底仓,再配一点“单点强化”的卫星仓(比如最看好的细分龙头),这样攻守都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