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头部险企,正在鲸吞“***湖”招商信诺的地盘

来源:阿尔法工场 2025-09-12 17:45:1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头部险企,正在鲸吞“***湖”招商信诺的地盘)

时隔14年,银保渠道重回行业第一大渠道之时,银行系险企招商信诺却缺席了这一场如火如荼的盛宴。

据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背靠“零售之王”招商银行(600036.SH)的招商信诺,前六个月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为256.5亿元,同比下滑3.87%;其中第一季度保费收入为155.43亿元,同比下降15.01%。

自2017年以来,招商信诺首次出现一季度保费同比下滑,也是在10家银行系险企中唯一一家出现保险业务收入缩水的公司。

分析人士指出,内部因素虽然存在,如公司近年来主动停售部分固收类增额终身寿险、并将资源更多转向大健康方向等;但真正导致其业绩下滑的核心,还是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

过去两年,银保渠道成为寿险行业的增长支点。在代理人渠道收缩、利率下行以及银行息差承压的背景下,保险公司、银行与客户之间,形成了一种“三方共赢”格局。

对于险企来说,银保是替代代理人下滑的必然选择,尽管新业务价值率并不高;对于客户来说,利率走低使得存款收益减少,通过银行购买储蓄型保险成为“搬家”的方向;对于银行来说,取消“1+N”模式后可代销的产品种类增多,手续费收入成为缓解息差压力的重要来源。

这一系列因素,共同催生了银保渠道的集体爆发。

行业的增速数据,也从侧面佐证了这一趋势。今年上半年,银保渠道以5300亿元新单规模保费超越个险,时隔14年重回行业第一大渠道。

新华保险(601336.SH)的银保渠道保费增长65.1%,中国人寿(601628.SH)增长超过111%,太保寿险(601601.SH)增长96%,平安人寿(601318.SH)增长75%。

并且这些公司在报行合一的政策背景下,新业务价值也获得改善。平安新业务价值增长达到惊人的168.6%,人保寿险(601319.SH)也有107.7%的增长。

大势之下,招商信诺却出现保费收缩,与行业整体趋势完全背离。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差异并非偶然,而是渠道结构和竞争格局在短期内发生了剧烈变化,使招商信诺处境被动。

2024年以来银行取消“1+N”模式,银行代销产品的范围扩大,渠道选择权更集中在银行一方。银行内部资源向头部倾斜,使得原本依赖单一大行的险企更容易在竞争中丧失议价权。

招商信诺的银保渠道业务,常年占比超过八成;而在银保内部,又有超过九成依赖招商银行单一渠道。

过去多年,这种高度集中曾帮助公司维持稳定增长,但在银保资源竞争加剧的当下,却成为明显的风险。

从客户端来看,利率下行带来的“存款搬家”,本应为银保产品提供广阔市场空间,但这部分需求,主要被头部险企截流。

银行在向客户推荐产品时,出于收益、品牌和服务等多重考量,更愿意主推与大公司合作的保险产品。

一方面,这些头部险企产品线更丰富、品牌更强势,能够为银行提供更高价值的代销品种;另一方面,银行自身在息差收窄、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对中收的依赖加深,而头部险企往往能够提供更高的佣金与配套资源。

业内人士对这种变化评价为一场“围猎”——头部险企“强攻”银保,短期内造成“加速挤压”势能,使得中小险企和部分银行系险企处境更为艰难。

中小险企的空间几乎被压缩殆尽,如阳光保险(6963.HK)今年银保渠道新单减少了5%。

而对银行系险企而言,部分公司仍在维持以理财型产品为主的旧模式,展业方式与十年前无异,只能眼看市场份额被头部公司蚕食;而另一部分试图寻求改变的公司,却可能在转型的阵痛中被加速淘汰。

招商信诺便是后者的典型代表,它选择在银保环境最为激烈的时候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和战略方向,结果却在短期内承受了最直接的冲击。

2025年,是招商信诺新三年战略的首年,公司宣布将发展重心转向大健康领域,逐步减少对固收类增额终身寿险等传统产品的依赖。

这种调整方向符合行业长远趋势,但短期内却难以立刻带来规模贡献。

健康险的开发、推广和服务需要时间,相关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仍需培育,短期内无法弥补传统险下架带来的缺口。

因此,转型的阵痛与外部竞争的夹击叠加,成为今年招商信诺业绩逆势下滑的直接背景。

未来,大健康战略是否能在中长期内形成新的增长极,能否逐步打破对单一渠道的高度依赖,是公司能否重新回到增长轨道的关键。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华保险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