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光证资管过渡期开启?20年老将熊国兵离任,乔震临危受命)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近期,“光大系”金融版图内的资产管理业务集群迎来人事调整密集期。继8月21日光大证券核心业务板块负责人变动后,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光证资管”)于次日发布关键人事公告,宣布公司董事长职务发生变动,同时明确过渡期管理安排,一系列调整动作引发市场对光大系资管业务战略布局的高度关注。
此次光证资管董事长职位调整,主角是深耕“光大系”超20年的老将熊国兵。公告显示,因工作职务调整,熊国兵正式离任公司董事长,这一职务变动意味着他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光证资管掌舵生涯——自2014年7月起,他便肩负起这家券商系资管公司的管理重任,成为其成立后的第二任董事长。
回溯熊国兵的职业履历,其金融从业经历兼具深度与广度。1968年出生的他,拥有江西财经大学博士学位,在加入光大证券前,已在江西省审计厅积累了丰富的监管与审计经验,历任企业审计处、外资审计处项目主审,以及秘书科、综合科主任、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扎实的财务与监管背景为其后续深耕金融领域奠定基础。2004年,熊国兵正式加入光大证券,此后十余年间,他在稽核、风险管理、纪检监察等关键岗位上均有任职,从稽核部总经理、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到纪委书记、副总裁,每一步履历都与光大证券的风险管控、合规经营紧密相连。不仅如此,他还曾同时兼任光证资管、光大资本、光大发展等多家光大证券子公司的董事长,深度参与“光大系”内部业务协同与子公司管理,是推动集团资管业务布局的重要参与者。
2019年11月,因集团内部工作调整,熊国兵不再担任光大证券副总裁,转任公司高级专家,但仍继续主导光证资管的发展方向,此次离任董事长,也被业内视为其在“光大系”职业角色的又一次重要转变。对于熊国兵的贡献,光证资管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其任职期间为公司业务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公司给予高度评价并深表感谢,这一表述也从侧面印证了他在公司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作用。
随着熊国兵的离任,光证资管的管理架构进入过渡期。根据公告安排,在新任董事长正式履职前,公司总经理乔震将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这一安排既保证了公司管理的连续性,也让市场将目光聚焦到这位近年来在光证资管快速晋升的管理骨干身上。
乔震的职业路径呈现出鲜明的“资管深耕”特征。在加入光证资管前,他曾先后在招商银行总行、华泰柏瑞基金任职,积累了银行资金运作、公募基金管理的双重经验。2012年8月光证资管成立初期,乔震便加入公司,从产品与机构业务部总经理起步,逐步晋升至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深度参与了公司从初创到行业领先的发展过程。2024年10月,他迎来职业重要跃升,从副总经理升任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日常经营管理。此次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既是对其管理能力的认可,也意味着他将在过渡期内承担起统筹公司战略、稳定业务发展的双重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光证资管近年来已历经多次管理层调整。2023年1月,原总经理汪沛因工作调整离任,转任光大证券业务总监,时任副总经理的常松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同年7月,常松正式出任总经理;2024年10月,常松因身体原因转任副总经理,乔震接棒总经理。不到两年时间内,公司总经理职位两度调整,此次董事长再迎变动,管理层的频繁调整既反映出“光大系”内部人才流动的灵活性,也对公司业务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业务基本面来看,光证资管目前呈现出“规模稳增、盈利稳健”的发展态势。根据光大证券2024年年报数据,光证资管2024年实现营收6.75亿元,净利润2.19亿元,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保持了盈利稳定性。资产管理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末,公司受托资产管理规模达3114亿元,较年初增长3.71%,规模增速跑赢行业平均水平。从行业排名来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光证资管私募资产管理产品月均规模位列行业第五,这一排名不仅体现了公司在券商资管领域的头部地位,也反映出市场对其投资管理能力的认可。
需要关注的是,光证资管的此次人事调整,并非“光大系”资管板块的孤立事件。就在光证资管公告发布前一日,即8月21日,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高瑞东已宣布卸任,据市场信息显示,其未来将加盟“光大系”另一家核心资管平台——光大保德信基金,拟任公司党总支部书记,后续或进一步接任总经理职务。
从“光大系”资管业务布局来看,目前已形成“三足鼎立”的架构:通过光证资管开展券商资产管理业务,通过光大保德信基金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通过香港子公司拓展海外资产管理业务。此次高瑞东从光大证券核心业务部门转任光大保德信基金,与光证资管的董事长调整形成呼应,一系列人事变动背后,或暗藏“光大系”整合资管业务资源、强化协同效应的深层考量。
业内分析认为,“光大系”近期密集调整资管板块人事,一方面是为了适配行业发展新趋势——随着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升级,券商资管与公募基金的业务边界逐渐模糊,头部机构纷纷通过优化管理团队、整合业务资源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光大系”内部或在推动资管业务协同,通过核心岗位人员流动,促进券商资管、公募基金在投研能力、客户资源、产品体系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进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资管业务集群。
对于光证资管而言,当前正处于管理层过渡的关键阶段。乔震在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期间,如何平衡日常经营与战略规划,如何稳定核心投研团队与客户资源,将直接影响公司后续发展节奏。而“光大系”后续是否会进一步调整资管板块架构,光证资管新任董事长人选何时确定,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层调整能否顺利落地,一系列问题仍有待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