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创证券:国家数据基建提速 应用生态加速成熟)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创证券发布研报称,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提出与推进,是顺应数据科技迭代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数据产业生态的持续成熟与有机融合,预计将吸引更多跨领域主体积极参与并深度融入,进而充分释放数据要素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赋能作用,推动形成良性循环、持续创新的数字经济新格局。建议关注数据要素板块性机遇,关注标的:浪潮信息(000977.SZ)、太极股份(002368.SZ)、阜博集团(03738)、浙数文化(600633.SH)等。
华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事件
2025年8月14日,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展。他表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提出与推进,是顺应数据科技迭代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强调以释放数据价值为核心,重点建设运营数据流通与应用平台,并融合网络、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
统一标准和技术架构,助推数据要素规模化流通
在“十四五”期间,《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明确提出“三统一”要求及9项配套技术规范,为跨行业、跨地域的数据流通建立了统一的标准与技术架构基础。截至2025年7月底,已建成包括北上广深杭在内的25个城市节点,并实现16个省(区、市)架构互联互通。预计至2025年底,节点规模将扩展至50个左右,覆盖全国80%的省(区、市),进一步夯实数据跨域规模流通的基础设施能力。这一体系化布局推动数据要素从“流动势能”向“发展动能”加速转化,标志着数据流通由零散试点迈向全域协同,为数字经济发展打通关键“大动脉”,成为释放数据价值的前置性工程。
创新协同机制,破解数据应用核心难题
针对数据领域“找数用数难”“规模流通难”“跨域加工难”等难题,国家数据局以数场、可信数据空间等6个技术路线开展创新探索,实现了数据“一点发布,全域可见”、应用“一点部署,跨区通用”。今年3月,7家科学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聚合与联合调度,支撑20余个模型与海量数据跨域交互,数据处理效率提升6.5倍。这一模式不仅为多学科协同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更通过标准化、模块化的架构设计,形成了一套具备高度可复制性与广泛推广价值的新型协同范式,为后续相关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关键支撑与实践路径。
应用生态持续完善,产业赋能价值凸显
目前,已有超2000家数据交易所、数据开发商等各类主体接入数据基础设施,产学研1200余家单位参与标准制定。应用方面,已在上百类场景中上架近万个数据产品,应用于政务精准决策、金融风控预警等多个领域,初步形成“建设-运营-安全”协同的产业生态。随着数据产业生态的持续成熟与有机融合,预计将吸引更多跨领域主体积极参与并深度融入,进而充分释放数据要素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赋能作用,推动形成良性循环、持续创新的数字经济新格局。
关注标的:建议关注数据要素板块性机遇
数据汇聚: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紫光股份、深桑达、易华录、星环科技、三维天地、普元信息等;
数据运营:①政务数据运营:太极股份、深桑达、易华录、广电运通、云赛智联、德生科技;②行业数据应用:阜博集团、金山办公、合合信息、久远银海、国新健康、银之杰、测绘股份、超图软件、航天宏图、中科星图、每日互动、中远海科等;
数据确权:人民网、新华网;
数据流通:浙数文化、安恒信息、易华录、零点有数等;
数据资产入表:上海钢联、卓创资讯、生意宝等;
数据安全:电科网安、三未信安、奇安信、安恒信息等。
风险提示
技术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