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英伟达架构升级推动液冷发展 国内本土企业相关优势明显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8-19 15:34:2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国海证券:英伟达架构升级推动液冷发展 国内本土企业相关优势明显)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海证券发布研报称,英伟达架构升级推动液冷发展,GB300液冷覆盖发热元件比例已达80%+,2027年Rubin架构Kyber机架有望实现100%液冷,GPU液冷需求显著增加;ASIC散热具有高毛利潜力,2026年有望迎来出货潮,谷歌、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将推出大量ASIC芯片。液冷散热核心是制造业+材料学,中国本土企业的相关优势明显,看好中国本土未来将诞生国际一流的液冷公司,建议关注奇鋐科技、曙光数创(872808.BJ)、英维克(002837.SZ)、飞荣达(300602.SZ)及川环科技(300547.SZ)。

国海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GB300液冷覆盖发热量80%以上的高功耗元件,2027年Rubin架构Kyber机架有望实现100%液冷

Blackwell架构性能激增,若想充分利用Blackwell芯片,液冷几乎成为必选项。据云帆热管理公众号今年8月信息,GB300液冷系统的核心是“直接芯片冷却(Direct-to-Chip Liquid Cooling, DLC)”架构,即冷却液通过微通道冷板(Cold Plate)直接贴合GPU、NVLink交换芯片、CPU等高功耗元件(占总发热量的80%以上),实现精准热传导;其余低功耗组件(如内存、存储、I/O接口)则通过系统级风冷或辅助液冷(如背板循环液冷)辅助散热。 英伟达计划2027年推出的Rubin Ultra NVL576(600kW等级)Kyber机架,将彻底摒弃风冷,实现100%液冷。

冷板式液冷推升四大零组件需求,2026年GPU液冷市场有望达800亿元

冷板、CDU、UQD、Manifold为冷板式液冷方案室内侧主要零组件,测算该四大零组件目前占GB200 NVL72散热方案总价值的90%以上。首批GB300出货仍沿用Bianca架构,未来Cordelia架构将采用独立液冷板设计,每个芯片配备单独的液冷板,Compute tray冷板用量将由GB200的54片提升至GB300的126片;UQD尺寸将缩小至原来的1/3,单价下降,但用量翻倍。按照单机柜液冷价值量70万元计算,假设明年出货10-12万个机柜,预计GPU液冷市场有望达800亿元。

ASIC散热更具高毛利潜力,2026年有望迎来ASIC芯片出货潮

ASIC产品多由客户主导设计、合作开发,因此包含模具设计与制造费用,加上竞争者较少,整体报价空间更具弹性,未来将成为产业链又一重点发展方向。目前谷歌已全面采用液冷方案,其液冷TPU集群现已实现GW级运行规模,过去七年中保持了99.999%的高可用性。2026年有望迎来ASIC芯片出货潮,据电子半导体观察公众号,预计2025年谷歌TPU的出货量将达到150万至200万颗,Meta计划在2025年底至2026年间推出上百万颗高性能AI ASIC芯片(约100万至150万颗),亚马逊AWS的Trainium2 ASIC芯片出货量将达140万至150万颗。

液冷赛道或将诞生新的行业龙头,中国企业未来具备较强的增长潜力

奇鋐科技:公司与子公司富世达成功切入美系云端厂商GB200/GB300服务器液冷架构的核心供应链,同时在ASIC平台的应用中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曙光数创(872808.BJ):公司是国内唯一在浸没相变液冷方案上实现大规模商业化部署的企业,在冷板液冷方案上公司突破传统风冷形式散热模式,采用液冷+风冷混合散热形式。

英维克(002837.SZ):2024年已通过英特尔验证,公司的UQD产品被列入英伟达的MGX生态系统合作伙伴。飞荣达(300602.SZ):自主研制的3DVC散热器,目前散热功耗可达1400w,液冷方面也已成为头部企业的核心供应商,部分产品已实现批量交付。川环科技(300547.SZ):液冷服务器管路产品已达V0级标准并获美国UL认证。

投资建议

Blackwell性能激增,液冷方案成为必须;ASIC芯片液冷需求明确,客制化程度高助推毛利率提升。随着GB200/GB300持续放量与迭代以及ASIC服务器陆续导入,散热产业有望打开成长空间、迎量价齐升。此外,基于我国在制造业和材料学等相关领域的深厚基础,看好本土市场未来将诞生国际一流的液冷公司。

风险提示

下游行业需求复苏不及预期、AI大模型发展不及预期、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汇率波动风险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海证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