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液冷渗透趋势显著 关注上游冷却介质投资机遇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8-19 14:17: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申万宏源:液冷渗透趋势显著 关注上游冷却介质投资机遇)

智通财经APP获悉,申万宏源发布研报称,浸没式液冷是将服务器整机或部件浸入不导电的冷却液中,适用于超高功率密度场景。全氟聚醚及六氟丙烯低聚体有望成为未来浸没式液冷主流选择。根据IEA预测,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总装机量有望达到114.3GW,乐观情况下2024-2030年数据中心年新增装机量为24GW,悲观情况下年新增9GW,平均年新增16.6GW,按照液冷渗透率60%,浸没式渗透率40%计算,有望新增4万吨氟化液需求,按照25万元/吨价格测算,市场空间约百亿元。

申万宏源主要观点如下:

液冷技术是解决数据中心散热问题的有力抓手

伴随AI、5G等高密度业务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功率密度不断增加的同时亦带来高热密度和巨额能耗问题,AI服务器功率2000-3000W,远高于普通服务器功率300W-1000W,数据中心散热问题成为重大挑战。英伟达自BlackWell架构开始使用液冷,GB200采取单相冷板+风冷方案,DGXGB300系统引入机架级液冷设计,全面转向全液冷设计。

冷板式液冷是目前主流方案,单相以水和乙二醇为介质,英伟达或将采用新的双相方案

冷板式液冷是一种较早发展起来的液冷技术,其将金属冷板紧贴CPU、GPU等高功耗芯片,冷却液在冷板内部流道循环吸热。其中单相冷板式液冷不发生相变过程,适用于中低功率服务器,且无需对原有架构进行较大迭代,是目前主流的技术路线,其冷却介质以水、乙二醇等液体为主,约占液冷总体市场的70%。双相冷板式液冷采用低沸点液体如R134a或氟化液等,在冷板内吸收热量后发生相变(从液态变为气态),利用相变潜热高效带走热量,散热效率高于单相冷板,可应对更高功率密度,英伟达的Rubin芯片或将采用颠覆性的双相冷板技术。

浸没式液冷散热效率高于主流冷板式,成长空间广阔

浸没式液冷是将服务器整机或部件浸入不导电的冷却液中,通过液体对流和相变(如蒸发吸热)带走热量,分为单相浸没(无相变)和双相浸没(有相变),适用于超高功率密度场景。相比于双相,单相的优势在于部署成本和冷却介质成本更低,且无冷却液溢出风险,因此目前浸没式液冷中主要以单相为主;双相的优势在于散热能力和散热极限更高,但在成本和技术成熟度上还暂时落后于单相。目前采取单相方案的以阿里、字节、腾讯为主,采取双相方案的以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的超算中心等为主。

氟化液或是浸没式液冷的最佳介质,全氟聚醚及六氟丙烯低聚体有望脱颖而出,市场空间约百亿

目前浸没式液冷选取的冷却介质包括矿物油、硅油及氟化液,其中矿物油及硅油虽然成本较低,但常温下粘度较高,且具有闪点,使用中有可燃助燃风险,绝缘强度高,介电常数高,可能影响信号传输。氟化液具有良好的综合传热性能,可以实现无闪点不可燃,且稳定性极佳,介电常数低,但痛点在于成本较高。

主流氟化液包括氢氟醚、全氟聚醚、六氟丙烯低聚体及全氟胺,其中氢氟醚介电常数较高,适用于精密部件的清洗;全氟聚醚和六氟丙烯低聚体综合性能佳,但全氟聚醚价格较贵,六氟丙烯低聚体成本低但酸性和挥发性问题暂未解决;全氟胺此前已被选为成熟方案,但3M退出后,因其生产需要电解,耗电量极大,工艺壁垒较高。

申万宏源认为,全氟聚醚及六氟丙烯低聚体有望成为未来浸没式液冷主流选择。根据IEA预测,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总装机量有望达到114.3GW,乐观情况下2024-2030年数据中心年新增装机量为24GW,悲观情况下年新增9GW,平均年新增16.6GW,按照液冷渗透率60%,浸没式渗透率40%计算,有望新增4万吨氟化液需求,按照25万元/吨价格测算,市场空间约百亿元。

标的方面

液冷是AI产业发展趋势下解决散热问题的重要工具,上游冷却介质迎来较佳的发展机遇,氟化液建议关注东阳光(600673.SH)、巨化股份(600160.SH)、永和股份(605020.SH)、新宙邦(300037.SZ)、八亿时空(688181.SH)、三美股份(603379.SH)、昊华科技(600378.SH)、东岳集团(00189);硅油建议关注润禾材料(300727.SZ)、新安股份(600596.SH)、兴发集团(600141.SH)。

风险提示

1)AI数据中心建设进度不及预期;2)环保政策风险;3)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申万宏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