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半年报“反转”,汤臣倍健的品类“点金术”是怎样炼成的?)
$汤臣倍健(SZ300146)$
8月8日晚,汤臣倍健发布了半年报。
上半年,汤臣倍健实现营收35.32亿元,归属净利润7.37亿元。
数据显示,二季度的净利润增速回正。
二季度净利润增速回正,得益于创新产品驱动和经营提质增效,上半年汤臣倍健“以攻为首”的策略落地有了成果。
过去半年,新品拉动下汤臣倍健的经营正在释放更多韧性。
接下来,汤臣倍健跑出的品类曲线,能不能支撑未来的成长?这个问题,值得深究。
汤臣倍健半年报:破局品类,就是破局增量
要读懂汤臣倍健的韧性在哪,就得读懂当前VDS的行业的现状。
今天VDS行业有两大变化。
一个是竞争环境的变化,另外一个是渠道环境的变化。
环境变化上,品牌竞争更激烈了。新的周期里,品牌更需要聚焦消费市场需求。
怎么聚焦消费市场需求?
汤臣倍健的思路是——品类破局。
比如,聚焦广渗透、高频购买的基础营养素品类,升级打造高质价比的产品,同步发力重功能、强功能产品。
上半年,汤臣倍健主品牌旗下臻钻蛋白粉、金标液体钙、多维双层片、金装鱼油四大新品上半年表现亮眼,均登上天猫618全周期新品榜单TOP10。
在线下,汤臣倍健主推的液体钙DK(120粒),打透质价比,健力多OTC硫酸氨糖与VDS系列氨糖形成“治+养”组合,提高健力多在骨关节市场的竞争力。
高频上新、多品类战役、重塑品类价值链的成果,就在于二季度营收同比降幅收窄,净利润同比增速回正。
长远看,破局品类,就是破局增量。
品类的逻辑,本质上是人群的逻辑,是增量逻辑。
VDS市场最大的一个增量其实是年轻人。现实里,更多的年轻人正在成为VDS个市场的新增购买力。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喜欢酒吧蹦迪,而是爱上“保温杯里泡枸杞”,这届年轻人学会了科学养生。
于是“护肝、抗疲劳”等营养健康产品有了新增量,比如汤臣倍健跨境产品上半年上市的第二代夜肝片PLUS就颇受欢迎。
把握环境变化之后,就是把增量变现。
变现的关键之一,在于渠道。
根据中康CMH数据,药店VDS(膳食营养补充剂)销售额增速同比下滑约25%。与此同时,线上渠道的销量持续增长。
京东平台数据显示,在突破级54微克K2金标液体钙的带动下,1-6月汤臣倍健钙品类成交额增速以及市场份额实现逆势增长。
毛利率数据变化,也凸显出线上渠道的价值。
财报显示,上半年毛利率、净利率环比都有增加,进一步看线上毛利率同比增加 2.93%。
只要毛利率稳得住,随着品类扩容,行业龙头的品牌力也将有机会进一步变现。
第三方机构也有类似的看法。
国盛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第二季度起,汤臣倍健公司基数压力逐步走低,随着需求修复、新品上市、渠道改革成效兑现及经营提效,公司业绩有望逐季转好。
韧性背后,VDS的底层增长逻辑变了吗?
当牛奶都开始标明GI值,买一杯奶茶要细盘算热量的时候,健康营养,就成了时代的消费行业的“显学”。
消费市场是分层的,并且会一直分层下去。
正因如此,4块一杯的蜜雪冰城,20多万的小米YU7,都能卖爆。
产品能不能畅销,核心是找对需求,然后破局。
这也是汤臣倍健的韧性根源所在。
需求端,关键是把人群做透。
海通证券的一份研究显示,年龄结构上,中国的消费支出峰值年龄,男性/女性分别为33岁/40岁。从2025年算,对应的是90后男性以及80后女性。
另外,2024 年年底,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3.1 亿。老龄化,是个大趋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子女也大多是80、90后,他们也正处于消费支出峰值年龄。
怎么挖掘这部分购买力?
汤臣倍健的思路是,用品牌和科研实力,打透市场认知。
5月份,汤臣倍健与中国南极考察队合作,汤臣倍健将为中国南极考察队提供“严选系列”营养产品。
今年6月,汤臣倍健再登《Nature》增刊,成为“全球科技企业”专题唯一VDS企业。
同月,汤臣倍健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等机构开展的抗衰天然成分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Aging Cell》。
汤臣倍健发力科研这事儿,跟前阵子小米、比亚迪等车企去德国纽北挑战新成绩是一样的。
当科技创新有了成绩,才能支撑优质产品不断上市,打透C端人群认知,进而挖掘出更多的增量购买力。
VDS的“潜在刚需”属性,也是增长的关键。
或许有人会说保健食品不是刚需。
但我认为长期来看,也许会变成一门刚需生意。
以咖啡为例,十年前谁能想到,中国人在中国做平价咖啡生意,也能把星巴克逼到卖身的地步?背后的核心原因就是,中国品牌把咖啡这个品类,变成了打工人的“刚需”。
就像每天一杯冰镇美式,是打工人的一种“新常态”,一粒鱼油、一片维C,比泡枸杞更能缓解对未来健康的焦虑。
这也许就是刚需。
全民健康的时代,留给VDS的龙头的机会还有很多。
就汤臣倍健而言,接下来基数压力走低,三四季度以及全年的业绩,值得期待。
巴菲特说,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是我贪婪。行业的价值波动永远都在,关键还是在于要永远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行业未来几何,不妨且行且看。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