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刚刚,全线下跌!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07-23 16:17: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刚刚,全线下跌!)

近期,A股市场持续走强,上证指数连续多日站稳3500点关键心理关口,并在7月23日突破了3600点关口,而债市却因“股债跷跷板”效应遭遇显著调整。

7月以来,国债期货各品种持续走弱,信用债市场波动有所加剧,多家基金公司紧急调整债基净值精度以应对赎回压力,市场情绪趋于谨慎。

债市接连调整

7月23日,在A股市场突破3600点关口之际,债市再次出现回调走势。

截至发稿,30年期国债期货跌0.44%,报118.99元。自7月初以来,该国债期货累计跌幅接近2%。

10年期国债期货、5年期国债期货、2年期国债期货也均有不同程度调整。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近期接连上行。截至目前,30年期国债活跃券的收益率为1.925%,10年期国债活跃券的收益率为1.71%。而在今年7月初,10年期国债活跃券的收益率为1.6420%,30年期国债活跃券的收益率为1.85%。

对于近期债市调整的原因,中信证券认为,近期债市调整与“反内卷”、水利工程、“股债跷跷板”等因素集中反应有关。“反内卷”或更接近从供给侧影响通胀,而水利工程基建则更多接近需求侧的投资需求,但从政策落地到对物价产生影响并非一蹴而就。一方面供给侧改革推动通胀的可持续性和需求拉动并不相同,持续性有待观察,另一方面水利工程项目引起债券市场对财政加力的担忧,但考虑到项目实施周期长,对应潜在的政府债供给冲击可能并不会集中落地。

今年7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介绍2025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从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看,货币政策的传导是需要时间的,已经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效果还会进一步显现。”邹澜表示,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密切关注评估前期已实施政策的传导情况和实际效果,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更好地推动扩大国内需求、稳定社会预期、激发市场活力,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

信达证券表示,不论是“反内卷”还是“严格账期”,都是改善国内资源配置效率的结构性改革措施。短期内进一步推动总量政策放松的动力减弱,但其对中小银行债券投资风险的担忧也明显缓和,利率下行对流动性宽松的约束也有所下降。

债市波动可能放大

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债市短期调整或延续,但资金面中性偏松、基本面修复缓慢的格局未变,债市的调整空间或有限。

华泰证券认为,债市调整方向相对明确、波动可能放大,但利率上行的空间还不必过度悲观。市场对基本面的核心判断尚未根本改变,反内卷等带来的“再通胀”预期显然有别于需求驱动的物价上涨,对债市冲击相对有限。下半年出口走势、“反内卷”政策效果、消费限制与就业传导等因素仍对基本面构成挑战,且去年四季度因国补形成的高基数将影响同比数据表现。流动性环境有望保持平稳,央行对资金面态度仍偏呵护。

债市需求存在支撑,中小银行持续下调存款利率、保险机构三季度下调预定利率等。

股市仍没有整体性的业绩驱动,反内卷利好龙头企业,后续中报业绩、关税谈判进展、地缘政治问题等不确定性因素犹存,可能阶段性缓解债市资金分流压力。

中信证券表示,短期利率可能在股商两市外溢影响、财政发力预期、通胀抬升预期以及投资需求修复等多重预期下有所调整,但长期定价逻辑并没有扭转,关税压力下外需偏弱制约仍然存在,数据端改善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总体而言,虽然债市短期“近忧”难免,但长期来看“远虑”言之尚早,超调后反而可能存在博弈的机会。

责编:叶舒筠

校对:赵燕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信证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