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倍大牛股轰然倒塌)
一夜之间,曾风光上市的云创数据(835305)从资本市场的“潜力股”沦为人人自危的“雷区”。
股价从半年翻6倍到蒸发80%
回溯至2021年8月26日,云创数据以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身份挂牌上市,发行价20元/股,首日涨幅超过200%。
彼时,公司头顶“大数据存储与智能处理”的科技光环,业务覆盖政府数据平台、企业私有云等领域,叠加“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东风,股价从2024年9月底的9元左右启动,到今年2月17日最高飙到54.6元/股,足足翻了六倍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2025年2月高点54.6元/股至5月21日复牌后已经跌到13元左右,短短三个月跌幅超80%。其中,下跌最猛烈的几天,4月28日收盘下跌29.98%,4月29日再度下跌超过21%,两个交易日跌去50%。
这两天暴跌的前一晚,云创数据分别收到了以下负面消息。2025年4月27日晚间,云创数据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了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存在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中国证监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其展开立案调查。
2025年4月28日,公司发布了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果公司年度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将可能触及《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0.3.1条第(三)项,“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所规定的情形。
财报遭遇北交所质疑 上市后业绩就大幅下滑
2021年,云创数据登陆北交所,上市后业绩就开始大幅下滑。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云创数据归母净利润6578万元。2022年和2023年,公司分别亏损1480万元和6012万元。
据此前公司发布的业绩快报,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2.62亿元,同比下降11.27%;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09亿元,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对于2024年营业收入的下滑,云创数据解释称,国内信息化建设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及客户预算影响,项目落地速度及进度较缓,公司政府业务受政策及市场环境影响较为直接,导致营业收入有所下降。
对于利润下滑,公司表示,2024年由于公司长账龄的应收账款回款情况欠佳,对预计回款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进行了单项计提,同时按照迁徙率模型计算了去年的信用减值损失,二者累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8000万元。同时,去年其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约1600万元。
不过,4月29日,云创数据公告称,经与公司年度审计机构沟通,其表示因公司临时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拟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的审计报告和内控审计报告。如果公司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将可能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情形。这就意味着云创数据将变身ST。
云创数据的财报此前也曾遭遇质疑。2022年和2023年,北交所均对云创数据的年报进行了问询。其中,云创数据2023年年报被问询了两次。
2023年底,云创数据的存货余额约2亿元,同比增长约30%。2023年,云创数据存货转入固定资产(电子设备)、无形资产(软件)金额分别约2100万元、1500万元,转入金额占相关资产期末账面价值约36%、49%。
北交所要求云创数据说明,未将服务器作为存货对外出售,而将其转为固定资产用于项目研发的做法是否具有经济性,是否符合行业惯例;提前批量采购软件,并在采购后又转入无形资产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对此,当时云创数据称,同行业上市公司中也存在类似存货转入固定资产的情况。公司结合自身研发需要选择采用自建研发环境而非向外租赁算力的方式,在满足研发需求的同时尽量控制成本,根据研发进度领用转入固定资产具有商业合理性和经济性,符合实际经营情况。
成为北交所首批"*ST"公司
根据安排,5月6日,云创数据、广道数字复牌,复牌后两家公司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特别处理(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
据了解,广道数字、云创数据2024年年度报告均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公司股票已在4月30日停牌一天,根据《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于5月6日起复牌,并被北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股票简称变为"*ST广道"、"*ST云创",退市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日涨跌幅限制仍为"30%"。
值得一提的是,云创数据、广道数字两家公司系北交所首批"*ST"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