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创证券:一季度疫苗批签发增长显著 大环内酯类兽药原料药延续涨价势头)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创证券发布研报称,从一季度累计批签发数据来看,多数疫苗品种均同比大幅增长。动保产品的需求量已在逐步恢复中,2025年养殖端有望保持盈利状态,动保产品需求持续性或得到保证,动保板块经营拐点逐步确立,一季报是重要的观察节点;另一方面,边际上看疫苗、制剂产品等价格继续下降空间或比较有限,而且兽药原料药价格整体已走出底部,大环内酯类品种率先迎来盈利修复,成本端托底或有助于化药制剂产品形成支撑。
华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疫苗批签发:一季度批签发增长显著
一季度累计数据:多数疫苗品种均同比大幅增长。从一季度累计批签发数据来看,多数疫苗品种均同比大幅增长。具体来看,其中猪用疫苗方面,口蹄疫疫苗、圆环疫苗、伪狂犬疫苗、蓝耳疫苗、猪瘟疫苗、胃腹二联疫苗、猪细小疫苗、猪乙脑疫苗分别同比+3.4%、+46.2%、+38.3%、+8.4%、+35.7%、+44.9%、+38.1%、+14.8%;禽用疫苗方面,禽流感三价苗、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分别同比+22.4%、+4.6%、+10.2%、+54.5%;反刍疫苗方面,布病疫苗同比+100.0%,小反刍兽疫疫苗同比-44.8%;宠物疫苗方面,国产狂犬疫苗、国产猫三联疫苗分别同比+32.2%、+118.2%。
细分品种分析:养殖盈利好转、疫病、新产品等多重因素助力增长
从品种上来看,今年一季度,猪用疫苗中增速较快的是经济类产品圆环疫苗、蓝耳疫苗,推测因养殖盈利同比改善及圆支二联疫苗等新产品贡献等共同带动,增速较为平稳的是强制免疫的口蹄疫疫苗,以及猪场基础免疫品种猪瘟疫苗,而母猪专用产品或者母猪为主使用的产品中,增速较快的是胃腹二联疫苗、猪细小疫苗,其中冬季气温较低,仔猪腹泻问题增多或是胃腹二联疫苗增长较快的关键因素。
禽用疫苗中增速较快的是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去年以来鸡源鸭疫问题引起养殖端重视,或是带动该疫苗产品高增的主要因素,此外禽流感三价苗也录得不错增速。
反刍疫苗方面,随着新产品的持续推出,布病疫苗保持了较高的增速,实现了翻倍增长,小反刍兽疫疫苗在去年同期的高基数下有一定下滑。宠物疫苗方面,去年初猫三联疫苗上市以来,随着市场推广和消费者教育不断深入,24Q4以来批签发量有加速趋势,今年1季度继续保持了较高增速。
兽药原料药:品种间价格持续分化,大环内酯类产品延续强势表现
截至4.16,根据中国兽药饲料交易中心,兽药原料药价格指数(VPI)为68.28,相较2月底上涨3.0%,较去年同期上涨11.3%。3月VPI指数均值为66.22,环比2月份下降0.1%。分品种来看,结构性分化依旧明显,大环内酯类产品继续强势表现,截至4.16,泰万菌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原料药价格分别为425元/kg、285元/kg、365元/kg,相较2月底分别+13.3%、+21.3%、+15.9%;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则表现持续疲弱,4.16最新价格(取当期报价下限)分别为185元/kg、340元/kg,相较2月底分别-1.6%、-4.2%。
月度均价来看,3月泰乐菌素和泰妙菌素表现最为突出,价格分别环比上涨4.3%、4.3%,泰万菌素和替米考星分别上涨2.6%和1.6%,盐酸多西环素继续显著承压,月均价环比下跌5.0%,阿莫西林和氟苯尼考分别下挫2.3%和1.9%。
据中国兽药饲料交易中心,兽药原料药市场的结构性分化主要来自市场供需失衡,其中泰妙菌素、泰乐菌素等品种价格上行主因上游厂家挺价、收缩供应等因素所致,供应端持续缩减引发供需失衡以及下游补库需求,带动产品价格上行;与此同时,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等品种供应端持续充足、生产厂商之间竞争激烈叠加新产能陆续投产预期,导致价格持续走弱。
展望后市来看,在短期下游养殖端需求和景气度保持平稳的情势下,预计整体兽药原料药价格指数或保持震荡态势,品种间分化势头则仍有望进一步延续。
投资建议:板块经营拐点逐步确立,业绩和估值有望迎双重修复
从历史经验看,养殖景气度持续将带动对上游动保产品需求改善。从量价两个维度来看,一方面,动保产品的需求量已在逐步恢复中,2025年养殖端有望保持盈利状态,动保产品需求持续性或得到保证,动保板块经营拐点逐步确立,一季报是重要的观察节点;另一方面,边际上看疫苗、制剂产品等价格继续下降空间或比较有限,而且兽药原料药价格整体已走出底部,大环内酯类品种率先迎来盈利修复,成本端托底或有助于化药制剂产品形成支撑。后续动保板块或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双重修复。
标的方面
建议重点关注瑞普生物(300119.SZ)、科前生物(688526.SH)、回盛生物(300871.SZ)、生物股份(600201.SH)、中牧股份(600195.SH)、普莱柯(603566.SH)、国邦医药(605507.SH)、鲁抗医药(600789.SH)等。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品质量问题、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监管政策调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