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增长80%!2024年不良贷款转让成交规模超2200亿

来源:券商中国 2025-01-31 10:50: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增长80%!2024年不良贷款转让成交规模超2200亿)

2024年,商业银行加快出清不良贷款,通过挂牌转让等方式剥离的不良资产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据银登中心数据测算,2024年各类金融机构挂牌的不良贷款规模、不良贷款成交规模均同比大幅增长。伴随转让规模上量,金融机构“打折促销”现象明显,转让折扣价格小幅走低。

业内研究人士认为,随着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机构范围扩大,更多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获得批量转让许可,不良资产包供应规模增长;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波动,自然人抗风险能力较差,债务偿还能力下降,个人贷款逾期现象增多。

成交额同比增长1011亿

日前,银登中心在官网披露2024年四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最新数据。从2024年4个季度数据来看,过去一年的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挂牌规模、成交规模,以及挂牌项目数量、成交项目数量均实现逐季度攀升趋势。

2024年全年挂牌转让和成交的不良贷款规模,相比2023年均实现迅猛增长。据证券时报记者测算,2024年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的未偿本息规模合计达2861.9亿元,较2023年增长1273.7亿元,同比增幅80.2%;挂牌项目数为1041单,同比增长41.63%。成交结果来看,2024年成交的不良贷款未偿本息金额合计为2258亿元,同比增加1010.8亿元,增幅达81.05%。总体上,2024年的挂牌规模和成交规模均创下自2016年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业务开启以来的历史新高。

从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的参与机构来看,出让方主要分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数据显示,2024年股份行的转让和成交规模,大幅高于其他类型银行,全年股份行未偿本息成交额达1125.4亿元,占总成交规模近半,即49.84%;国有大行成交规模为352.5亿元,占比为15.61%。值得一提的是,消费金融公司的不良贷款转让成交规模仅次于股份行,合计达414.4亿元,占比18.35%,居各类非银行机构成交规模之首。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各类金融机构转让的不良贷款资产中,个人不良贷款的转让规模占总成交额的比例仍维持较高。2024年全年成交的个人不良贷款规模达1583.5亿元,同比增长64%,占不良贷款总成交额近七成。分析个人不良贷款资产结构,以2024年四季度数据为例,个人消费贷款占比最高,占比66%;其次是个人经营贷款和信用卡透支。

更多资产包打折“促销”

为何2024年不良贷款转让规模和成交规模较2023年显著增长?有银行业研究人士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参与转让试点机构扩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理念转变和不良资产规模显著增长。

一是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机构范围扩大,更多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获得批量转让许可。据银登中心统计,截至2024年末,共有744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已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另有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15家、消费金融公司27家、汽车金融公司6家、金融租赁公司12家,以及8家信托公司。

二是理念转变,以往金融机构倾向于通过自身催收等方式来处置不良贷款,但部分金融机构为了提高处置效率选择进行批量转让;

三是在经济下行周期,部分借款人信用情况恶化,部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有所增多,导致转让需求增加。

与此同时,银登中心数据显示,伴随金融机构挂牌转让规模的增长,一些机构不得不通过“打折促销”以加快成交速度。其中,折扣率是衡量不良贷款转让价格的重要指标,折扣率越低,意味着相对于贷款本金,实际转让价格越低,即市场对这类资产的估价越低。

数据显示,近年来批量个人不良贷款的平均折扣率波动明显。2021~2023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的平均折扣率分别为4.68%、2.65%和4.58%;而2024年的平均折扣率约为4.83%。此外,数据显示,对于同一类资产而言,资产加权平均逾期时间越短的项目通常折扣率越高,回收预期越好。

去年5月,东方资产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不良资产服务商(含投资人)等第三方机构受访者普遍认为,2024年二级市场潜在不良资产供给总量或将延续增多趋势,受访者普遍预计投资机构收购不良资产的价格将小幅下降,收购规模将小幅扩张,但同时平均处置周期将有所延长。

多家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平稳

银行积极运用不良贷款转让等渠道加大风险化解力度,近期首批上市银行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各类银行资产质量保持平稳,并未出现资产质量下行的趋势。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1月26日,已有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江苏银行等8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快报。

具体来看,7家披露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的上市银行,多数较上年末指标维持不变,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和厦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0.02个百分点和0.02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优异的上市银行中,包括厦门银行、江苏银行和招商银行的不良率指标低于1%,其余多家银行不良率均保持在1%左右。

中泰证券戴志锋团队近日研报分析称,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平稳,细分领域有分化、压力主要在普惠领域小企业和经营贷。总体来看,零售贷款的不良率和不良额相较对公仍较低,边际小幅上升对银行整体报表影响可控,对公改善可维持整体资产质量稳定甚至改善。

该团队预计,银行业拨备覆盖率处于近年高位,信用成本对不良净生成覆盖充足,有冗余的准备金对风险进行覆盖,银行对宏观层面经济带来的波动,有消化承接的能力,行业整体不良预计仍保持平稳。

责编:桂衍民

校对:廖胜超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信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