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行业聚焦 - 金融 - 正文

今年A股已有24家公司锁定退市,多家因财务不达标拉响警报

来源:红星资本局 2024-05-01 18:56:3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今年A股已有24家公司锁定退市,多家因财务不达标拉响警报)

红星资本局5月1日消息,年报季收官,多家上市公司拉响退市警报。截至4月30日,A股已有24家公司锁定退市,其中9家公司已完成退市。

图片来自中国证券报

“1元退市”成为A股上市公司常态化退出主渠道。截至4月30日,今年已有10多家公司锁定“1元退市”。这其中,*ST华仪、*ST柏龙、*ST泛海、*ST爱迪、ST鸿达、ST星源、ST贵人7家公司已被终止上市并摘牌;ST世茂等也已锁定“1元退市”。

随着2023年报收官,一批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的上市公司纷纷现身。其中,因2023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ST园城、*ST同达收到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事先告知书。

因2023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ST碳元4月30日收到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ST商城则因2023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3.41亿元,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0.82亿元;同时,公司2023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收到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此外,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的案例不断增多。继*ST新海成为2024年首个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案例后,*ST博天也因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于4月25日被终止上市暨摘牌。*ST华仪、*ST新纺此前也因查实财务造假被实施重大违法退市风险警示,因为风险充分释放,公司提前被交易类退市出清。

值得一提的是,4月30日,在新“国九条”对加强退市监管的指引下,沪深证券交易所修订完善并正式发布相关退市规则。

图片来自上海证券报

本次退市标准的修订,是在2020年退市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对财务造假、内控失效等乱象的威慑力度,完善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全方位、立体化打击体系。其中,在此前2年连续造假达到一定比例强制退市的基础上,新增1年严重造假、3年及以上连续造假的情形,新增资金占用以及内部控制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等退市标准。

此外,本次退市标准的修订还进一步收紧了财务类退市指标,加大绩差公司的退市力度;适当提高市值退市标准,推动市场化退市功能充分发挥作用。

从总体影响评估来看,本次退市规则靶向精准,瞄准“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突出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不针对“小盘股”的公司。同时,规则实施设置了划断安排,确保新旧规标准平稳过渡,从严打击连续多年造假和存在控股股东资金占用不予整改的公司,明确投资者预期,强化风险揭示。

编辑 余冬梅 综合自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纺退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