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医药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上海医药(601607)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业绩概况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正经历着深刻调整。2023年,上海医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直面困难挑战,顺利完成董监高班子换届,并围绕“稳增长、提效率、控风险、优体系”,扎实推进创新发展、集约化发展、融产结合、国际化发展及数字化建设“4+1”战略,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2023年,公司继续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并获得“全球制药企业50强”、“全球最有价值制药品牌25强”、“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等荣誉。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2.95亿元(币种为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2.21%。其中: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62.57亿元,同比下降1.87%;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2,340.38亿元,同比增长14.04%。
报告期内,受一次性特殊损益影响,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68亿元,同比下降32.92%。扣除一次性特殊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19亿元,同比增长2.99%。其中:工业板块贡献利润21.16亿元,同比下降5.04%;商业板块贡献利润33.50亿元,同比增长7.67%;主要参股企业贡献利润5.38亿元,同比增长13.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5.96亿元,同比下降16.31%。剔除前述一次性特殊损益后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上年基本持平。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26.02亿元。其中:研发费用22.04亿元,同比增长4.35%。
报告期内,公司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52.32亿元,同比增长10.29%,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
(二)经营工作亮点
(1)科技创新驱动打造开源的创新生态链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构建“自主研发+并购引进+孵化培育”开放多元的创新体系,在加速推进研发管线进程的同时,不断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创新企业的合作。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总投入26.02亿元,占工业销售收入的9.91%。
1.新药管线获突破性进展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有安柯瑞(重组人5型腺病毒)、凯力康(尤瑞克林)、培菲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3款创新药,兰索拉唑碳酸氢钠1款改良型新药上市。进入临床批件申请阶段、进入后续临床研究阶段以及进入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阶段的新药管线已有68项,其中创新药55项(含美国临床II期3项),改良型新药13项。在创新药管线中,已有3项提交preNDA或上市申请,4项处于关键性研究或临床III期阶段。
1.1重点在研新药项目介绍:1.I001项目I001片(即SPH3127;化学药品1类)是新一代口服非肽类小分子肾素抑制剂,其目前已有3个适应症处于临床试验中后阶段。其中针对高血压适应症的NDA上市申请已于2023年6月获受理。目前统计结果显示主要终点已达到,Topline结果证实非劣效成立,试验达到预期结果,有望为广大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提供更丰富的治疗手段。中国降血压用药市场需求大,IQVIA数据库显示,2023年中国医院处方降血压类药物总计销售金额为234.6亿元。I001对炎症性肠病和糖尿病肾病两项适应症正积极开展入组。
2.X842 X842是公司引进的1类新一代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剂(P-CAB)口服新药,反流性食管炎适应症的NDA上市申请已于2023年2月获受理。该类药物为竞争性阻断H-K-ATP酶中的钾离子活性,具有起效迅速、抑酸作用强且持久、疗效个体间差异不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目前,PCAB已在中国胃食管反流病(GERD)专家共识中与PPI一并成为治疗GERD的首选药物,有望打破抑酸市场PPI一家独大的局面。IQVIA数据库显示,2022年传统PPI类产品销量总计达130亿元,2023年质子泵抑制剂产品销量总计达115亿元(其中P-CAB约6.8亿元)。
3.I037(“注射用LT3001”)I037是上海医药引进的治疗急性脑卒中的1类新药,于2022年1月底完成Ⅰ期临床试验,9月获得II期临床试验许可,12月获得II期组长单位伦理批件,分中心递交立项和伦理审查资料。截至去年年底,已经入组过半,总体安全性良好。IQVIA数据库显示,2023年脑血管和外周血管治疗药物市场规模177亿元(其中注射剂129亿元)。
4.B013 B013项目是上海医药引进的生物制品1类新药,上海医药于2018与Oncternal公司签订了许可协议并获得了大中华区域的独家权益,并进行国内开发。B013主要通过抑制与细胞生长转移耐药相关的信号通路,来抑制肿瘤转移和耐药。在三阴性乳腺癌的动物体内实验中B013与化药联合用药增效明显。2022年8月18日,B013项目获得三阴性乳腺癌II/III期临床试验批准;2023年8月底,已经完成II期临床试验入组,目前安全性良好。
5.SPH4336 SPH4336片是上海医药自主开发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剂,SPH4336片针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脂肪肉瘤的Ⅱ期临床试验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在国内,SPH4336片已完成针对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其具有良好的药效、较高的安全性和优良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开坦尼?(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是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PD1/CTLA-4双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药物,SPH4336联合卡度尼利单抗有望取得更优的抗肿瘤效果,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6.NJ-2021-002(Z)(痔疮)和NJ-2021-002(F)(放射性直肠炎)NJ-2021-002(Z)、(F)为改良型新药项目,根据产品作用机理和药效试验结果,研发团队研制了全球首款可用于肛肠局部使用的无菌凝胶制剂,用于促进痔疮手术后创面的愈合,缓解水肿及疼痛,抑制瘙痒。该适应症I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II期临床已完成入组。
同时,该药物亦可通过粘膜保护,促进创面愈合,抑制炎症和肠道纤维化;也可用于抗氧化应激,防治放疗引起的氧化性损伤,相关适应症正在开展II期临床试验。该产品上市后,有望成为全球首个拥有“放射性直肠炎”适应症的药物,填补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用药空白。
报告期内,公司共计13个品种(16个品规)通过了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过评产品累计增加到60个品种(87个品规),位居行业前列。
2.多元创新赋能未来发展
上海市重大项目上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张江路88弄)全面落实施工进度,一期已基本建成,预计将在2024年上半年投入试运行。产业基地定位于集“研发中心、创新孵化平台、中试及产业化平台”三大功能为一体,被浦东新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GOI)授牌“上海医药开放创新中心”。报告期内,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与拜耳签署了合作共建实验室协议,将在产业基地引入中国首个联合实验室(CO.LAB)。
上海医药携手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香港科技园共同打造沪港联合创新孵化器“01LABS@HongKong”,已于2024年1月正式开业。按照“香港孵化、上海转化”的定位,该孵化器将聚焦细胞及基因治疗(CGT)、合成生物学、脑科学、免疫等前沿领域,对接香港乃至全球的优秀科学家和优质科研资源,目前已有2家公司确认入驻。
上海医药与中国药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创新药物研究院”。本次合作旨在通过集聚双方的创新要素和优势资源,以创新为驱动,赋能高校科研人员的基础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2)大品种战略卓越制造实现质效双高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大品种聚焦战略,实现全年工业销售收入过亿产品数量48个,与去年持平。覆盖心血管、消化系统、免疫代谢、全身抗感染、精神神经和抗肿瘤等领域。60个重点品种销售收入149.40亿元,同比略有下降。
1.传承中药文化弘扬中华瑰宝
公司紧抓中医药产业发展机遇,持续推进中药大品种培育战略。中药板块2023年实现工业收入98.17亿元,同比增长10.30%。旗下雷允上、国风、青春宝、好护士、胡庆余堂、厦门中药厂以及和黄药业7家企业荣获“2023年中成药工业百强企业”;上海医药旗下“鼎炉”“神象”凭借悠久的品牌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良好的市场认可度成功入选最新一批中华老字号名录,加之早前被认定的“雷氏”“龙虎”“宏仁堂”“余天成”,上海医药当前共拥有六个中华老字号品牌。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提升终端覆盖、优化商业布局、开发海外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开展健康讲座等方式,大幅提升生脉饮、胃复春、六神丸等过亿品种销售收入,平均增速超40%。另外,公司从临床价值、市场价值等角度评估,筛选出数个休眠恢复产品,持续跟踪产品上市计划和进度,苏合香丸等产品已恢复销售。
2.提升制造能级促进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质量为先,扎实推进卓越制造行动,积极提升医药生产制造能级,自上而下持续打造工业制造板块的卓越制造体系。上药金山绿色制药精品基地项目基本完成,加速产业转型,促进智能化发展。上药信谊微生态智能工厂入选2023年度上海市级“智能工厂”。
报告期内,公司首次申报“2023年度亚太质量组织创新奖”便斩获了最优级(Star),这是该奖项自设立以来唯一获奖的中国医药企业,充分体现上海医药在质量管理和创新能力上的卓越表现得到了国际质量组织和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
报告期内,上药第一生化超限制造项目已完成所有项目指标,并提交市发改委、科委项目验收。通过专项实施,上药第一生化建立了超限制造颠覆性技术在原料药产业化的应用模型,并完成两个心血管药物的连续合成工艺研发,验证了连续制造技术在原料药磺化、酰化等危险工艺中的应用可行性与技术优越性。相关实验数据表明:与传统釜式反应相比,经过超限制造技术研发的连续工艺,在安全、环保、质量和节能等方面均有重大改善。
3.力拓海外市场挥军全球布局
2023年,公司坚定国际化发展方向,迎难而上拓展海外市场和业务,国际业务收入稳中有升。
公司稳步推进海外业务布局,多个产品的注册取得实质性进展。
上药泰国完成自有产品上市,完成相关产品线引进,实现销售收入。
上药新加坡公司Zynexis完成两款产品引进,实现稳定运营。
菲律宾市场准入取得突破,瑞舒伐他汀钙片完成菲律宾注册并拟近期上市,另有2个产品获得菲律宾药监局预审通过。
上药阿联酋公司取得营业执照。
上药常药获得泰国GMP clearance证书,3个产品完成BE试验。
(3)启动南北融合开拓商业创新服务高地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拓展国内医药流通网络,完成湖南润吉药业并购以及正大天晴商业板块并购,填补湖南省生物制品以及苏州市、连云港市的网络空白。2023年公司医药商业销售破百亿的省份达6个。
1.顺利推进南北融合
为应对行业大集中大竞争变革,提升医药商业板块整体实力,实现一体化经营、高质量发展,公司于2023年8月启动商业板块南北平台整合项目。15个工作小组密切协作,围绕“组织一体、业务一体、管理一体”制定具体落地方案,有序有力推进各项整合工作,如期实现全国25省及4大专业板块一体化运营的整合目标,形成了“国家级现代医药供应链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医药商业的运营管控,实现决策与授权体系、运营体系、信息系统、物流、人才与激励、财务体系等的统一,发挥南北优势,扩大产业协同。
2.加速发展商业创新
2.1持续稳固创新药进口服务第一梯队公司着力打造创新药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为全球医药企业创新产品提供涵盖上市前合作、进出口服务、全国分销、创新增值四大领域的全供应链一站式管理服务。2023年公司全年成功引入进口总代品种29个。国际供应链公司顺利通过海关(AEO)认证,于2023年9月正式完成授牌。临港海关完成柔性通关的审批,上海地区将在临港先行药品一次进口报关、多次运输的试点。
进口疫苗代理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约52亿元,同比增长19%,并与辉瑞达成了关于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沛儿13)的合约销售。
2.2全力打造合约销售(CSO)领先品牌公司最早从2016年开始就与拜耳强强联手共同探索跨国药企在中国的CSO业务模式,目前合作规模已突破10亿元大关。2023年,公司药品CSO合约推广业务实现销售金额约29亿元,同比增幅约达50%。年末,公司凭借丰富的业务经验以及严谨的合规管理,与赛诺菲达成合约销售战略合作。该合作涉及重点疾病领域20多个产品,合约规模超50亿,是近年来医药产业工商之间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战略合作之一,开启了中国商业营销服务新时代。
2.3扎实推进器械大健康稳步发展2023年,公司器械大健康业务销售约363亿。公司积极探索器械、医美、健康食品等非药新业务拓展,加快全国器械业务基础布局,提升全价值链服务能级,打造细分领域的专业化平台,进一步推动公司多元化、多品种、多渠道发展。报告期内,上海、四川、浙江、北京等区域公司的医美业务快速增长。上药康德乐与仁会生物就贝那鲁肽注射液(菲塑美?)的销售推广达成合作,以菲塑美为切入口打开形体市场,并联合行业协会、专家共同打造《身体塑形中心(科室)规范化建设》团体标准,并建立人才培养计划,在提供安全有效产品的基础上,还能够提供更全面、更安全、更有效的形体美学方案,推动形体行业的发展。目前产品已成功准入300家头部医美机构,涵盖11家全国连锁型医美集团。
2.4联动拓展“互联网+”创新模式上药云健康是由上海医药孵化并持续支持的“互联网+”医药商业科技平台,提供以中国领先专业药房网络——“益药·药房”为基础的创新药全生命周期服务。截至2023年末,上药云健康拥有200+家DTP药房及授权院边店,覆盖全国25省66市,累计已与300多家新特药企达成合作,是80%创新药全国首单落地的第一选择,已成为国内特殊疾病患者获取海内外创新疗法的主要渠道。
镁信健康作为中国领军的普惠健康医疗服务及保障平台,推出了多样化的普惠健康险与各类医疗健康福利及服务。截至2023年底,累计为患者节约支出约24亿元,服务保单量近2.5亿张,覆盖中国70%上市创新药,在全国150+座城市实现医疗保障覆盖。
2.5服务国家战略砥砺践行社会责任
1、响应国家战略勇担企业使命
上海医药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群众健康,充分发挥大型国有医药企业的资源优势,全力参与健康中国建设,大力推动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在医药产业链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坚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加快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持续带动中小企业,驱动产业链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药、中药、罕见病用药和儿童用药研发管线布局,坚持“产学研医”合作孵化,为打造创新生态,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持续提升民众的健康生活品质,做好健康领域服务商做出积极努力。
2、坚持可持续发展共创和谐社会
上海医药ESG(环境、社会及治理)工作连续两年被国际权威指数机构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评为AA级,位列全球同行业领先梯队。2023年上海医药继续入选《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和《界面金勋章年度ESG实践案例》,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上市公司ESG·先锋100指数(2023)”,并联合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共同发布了全国首个医药行业ESG信息披露指南——《医药企业ESG信息披露指南》,填补了医药行业在该领域的空白。公司通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加强ESG工作,为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3、建设罕见病平台关爱特殊群体
上药睿尔作为上海医药旗下罕见病平台,目前共有在研项目16项,涉及全球创新药、首仿药以及多个临床急需的短缺药物,涵盖肿瘤、运动神经元、内分泌、心血管、代谢等多个罕见病门类。上药睿尔重点产品SRD4610,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截至报告期末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目前国内ALS治疗药物仅有利鲁唑与依达拉奉,患者治疗需求远未得到满足。上药睿尔重点产品还包括适应症为肺动脉高压的SRD2407,报告期内已完成注册申报;以及SRD6214和SRD6016,分别用于治疗α-地中海贫血和全部血友病类型,前者同类产品在国内尚未开展临床试验,后者为全球创新的细胞基因治疗手段,均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等。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
医药具有刚性消费属性,医药行业呈现弱周期性的特点。生物医药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点赛道,是国际前沿科学研究的活跃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领域。“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融,医药行业发展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新的特点:
1、新一轮技术变革和跨界融合加快。围绕新机制、新靶点药物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不断取
得突破,生物医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生物技术日渐成熟,为医药行业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互联网+大数据趋势下,药品消费终端更加多元,有望进一步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2、新发展阶段给医药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中国建设全面
推进,居民健康需求提高及消费升级,医药行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医药行业也将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3、中药发展持续向好。中药发展迎来新机遇,持续做好中药大品种和大品牌,振兴中药老字
号,实现快速发展。
总体来看,中国医药产业当前已处于优胜劣汰、产业升级、创新突破的供给侧结构性大改革时代,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国家发布多项重磅政策,鼓励生物医药创新,提高医药科技水平,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是沪港两地上市的大型医药产业集团,是控股股东上实集团旗下大健康产业板块核心企业,主营业务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均居国内领先地位。
公司医药工业位列全球制药企业50强第41位。公司拥有丰富的产品资源,常年生产近700个中药和化药品种,20多种剂型。公司以满足临床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大创新投入,积极配置资源,加快自研和产品引入,逐步由普通仿制药企迈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研发型医药企业转型。
公司医药商业是国内第二大全国性医药流通企业和领先的进口药品服务平台。公司分销网络直接覆盖全国25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创新服务模式,持续为各级医疗机构、零售机构、合作伙伴及患者提供高效、便捷、可靠的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保持领先的行业地位:在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中位列第438位;在美国《制药经理人》公布的全球制药企业50强中位列第41位;在商务部《2022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公布的2022年全国药品批发企业百强中位列第2位;在《福布斯》公布的2022年全球企业2000强中位列第834位;在英国品牌价值咨询公司BrandFinance公布的2023全球品牌价值药企25强中位列第20位;在2023年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公布的2022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中位列第6位,同时荣获2023年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公布的2023年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120位,在中国制造业企业200强中位列第50位;在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解放日报社联合发布的2023上海企业100强中位列第13位,在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中位列第4位;荣获国资国企社会责任蓝皮书(2023)课题组评选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ESG*先锋100指数(2023)”;荣获亚太质量组织评选的“2023年度创新奖”最优级;在米内网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化药企业TOP100中位列前三,位列2022年度中国BigPharma企业创新力TOP10。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上海医药是国内工商业均处于领先地位的综合产业集团,业务覆盖医药制造、分销与零售,能够在医药行业价值链的主要环节产生协同效应,使得公司具有独特的共享与互惠商业模式,具备独特的产业链综合优势和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公司能够通过聚合资源,集中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持续为病患、医疗机构及合作伙伴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持续为股东与社会创造协同利润与价值,降低个别领域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2、创新转化优势
公司构建“自主研发+并购引进+孵化培育”开放多元的创新体系,不断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创新企业的合作,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聚拢0到1的创新资源。公司进一步凝聚“名校、名院、名企”资源,组建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通过与科研院所、医疗机构、转化医学中心等单位深度合作,正在加快引入国内和海外的优秀项目,进行联合开发、技术支持、辅助试验、股权投资,并提供一流实验场地、设备及运营服务,加速创新项目孵化转化,加快培育一批创新性更强的新药,建成一批先进水平的药学技术平台。
3、绿色智能制造优势
公司围绕“保供、提质、降本、增效”持续打造卓越制造体系,优化生产布局,强化质量管理与精益管理,运用数字化、连续化、管道化推进生产过程最优化,加快超限制造技术等产业化应用,创建和改造一批“绿色工厂”“无废工厂”“零碳工厂”“绿色供应链”项目,不断推动医药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
4、服务创新优势
公司以全国性的终端网络为基础,发展“新分销新零售”,通过提供创新性的医药供应链服务和医疗延伸服务,构建新产业(300832)优势,在药品进口分销、疫苗营销及供应链、药品营销服务、医疗健康保险、高端耗材、医药产品医院院内物流服务等新业务领域具备强大的产业竞争力。公司不断与合作伙伴拓展新模式和新领域,为处于不同阶段的创新药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覆盖从上市前服务、一体化供应链、DTP(高值药品直送)、整合营销、创新支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提升创新产品的可及性和可支付性。
5、品牌优势
公司携优秀文化的历史积淀,以安全、信赖、创新为基本理念,坚持主品牌牵引策略。旗下拥有一批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著名产品品牌,与“上海医药”主品牌有效协同。
五、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医药行业将延续“十四五”规划期的发展趋势。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提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领先药企”的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创新发展、国际化发展、产融结合发展、集约化发展”的四大转型发展举措,全面建设数字化上药,保持国内医药行业领先地位,为民众的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以“创新发展”为核心。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通过自主研发、并购引进、孵化培育等多种方式,构建符合临床新的需求、具有技术优势的产品链;大力推动现有研发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国内、外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布局;构建高质量研发团队,加快引入高端领军人才,扩充医学事务、临床试验运营管理、药品注册人才队伍;持续推进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共建开放式研发平台,持续丰富产品管线与提升技术能级。大力推动医药商业服务内容与服务模式创新,进一步加强药品进口服务、医疗机构供应链与处方延伸服务、供应商增值服务等优势业务的发展,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持续创新业务模式。
以“国际化发展”为抓手。公司将加速国际化发展步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通过欧美认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制剂出口为突破口,“拓展仿制药,积极布局创新药”是国际化发展的战略举措,加强公司制剂产品在国际注册与销售的体系化能力。公司将以全球化的视野继续加强海外研发合作,关注具有重大市场的海外并购项目,寻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医药投资与出口的机会。
以“融产结合发展”为助力,公司将深化融产结合运作,拓展多种融资渠道和投资手段,确保公司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并提高投融资效率。
以“集约化发展”为根本。在医药工业板块,公司将逐步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研发型药企转型升级。持续完善营销、制造、研发、投资高效紧密协作的管理体系,强化集团内垂直一体化管理专业能力建设,提升聚焦领域内产品组合市场竞争力。在医药商业板块,公司将加快商业网络布局和内部资源整合,提升业务与资源协同能力,大力推进省级平台建设,加快终端服务网络下沉,积极拓展特色业务,强化区域领先优势,做好重点省份“一省一策”管理,进一步完善物流体系建设,有序推进仓储物流提升改造项目,加强业务流程优化及资源共享,做好创新业务和风险管控,推动从传统供应链服务向以“科技+金融+服务”为发展内核的科技型健康服务升级,逐步转型为服务驱动和科技驱动的现代健康服务商。
以“数字化上药建设”为赋能,公司将以大数据为手段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提升体系能力,打造高效组织。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围绕“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领先药企”的目标,坚定信心,统一思想,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科技创新方面,公司将持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完善科学先进、开放多元的创新体系,扎扎实实做真实有效的研发创新,力争创新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工业发展方面,公司将在工业板块扎实打造功能齐备、团队精干、具备开展大产品和创新药营销的自有营销体系,围绕“保供、提质、降本、增效”持续打造卓越制造体系,不断提高医药工业的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
在商业渠道方面,推进商业板块业务与资源协同一体化发展,继续拓展多领域多渠道创新业务发展,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经营质量。
在投资并购方面,优化投资并购策略,加快以产品为主的并购,着力补强业务能力和产业链薄弱环节。
在人才队伍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人力体系,优化人才布局,聚焦领军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及相关专业技能人才储备,提高人才质量。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考虑地缘政治及国际经济局势影响,国际贸易、国际化投资、大宗原料进口等业务发展在短期内具有波动风险。
医保控费和支付方式改革的常态化推进,将促使部分药品价格进一步下调,公司将根据市场变化主动调整市场策略,积极拓展国际化市场,加快创新转型,力争重点新产品按计划上市。
创新药研发项目周期长、投入大,相关进展、审批结果以及时间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存在项目研发进度或者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变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大力引入市场化的创新人才,稳步提升创新竞争力。
商誉减值测试以未来现金流预测为基础,包含了管理层作出的有关假设和专业判断,商誉存在一定的减值风险。公司将针对可能产生的或有风险,提出积极预案,降低对公司经营业务的整体影响。
1.引入云南白药(000538)作为战略投资者
引入云南白药作为战略投资者公司以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式引入云南白药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暨战略投资者,于2022年4月完成募资总额约140亿元的定增项目股份登记工作,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将推动公司治理结构、市场化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等进一步深化改革。在中医药、大健康、医药商业及新业务等领域,双方将结合各自在产品资源、客户资源、品牌管理、市场渠道、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优势资源,协同发展,合作共赢。根据《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本次非公开发A股股票数量为852,626,796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3,974,553,186.44元,锁定期为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本次募集资金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偿还公司债务。
报告期内,公司与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发挥各自优势、挖掘协同效应、推进联动发展,切实保障药品质量和原料可追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采购三七、红花、当归等品种,采购规模达2,009万元;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公司自上药药材采购人工麝香,采购规模为135.6万元。规模化双向采购保证了双方中药材供应链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