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成于科技,卓于效率:金融业的“米均效益”样本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3-12-07 12:5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成于科技,卓于效率:金融业的“米均效益”样本)

最近,拼多多市值跃升为中概股第一,成了行业焦点。

这被视作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次风向标式的转折,“质价比”成了平台的战略重心。这不是奇迹,而是商业本质与常识的再次印证和擦亮——竞争就是比拼谁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更优的性价比。

“米均效益”一词,精准概括了这个朴素的道理。

它本是地产业衡量单位产出的术语,却在浙江、重庆等地的实践中,成为鉴定城市和企业发展成色、衡量效益的重要指标。新形势下,米均效益即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提高单位投入下的产出比,实现极致的生产效率提升和资源利用。

这种力量,牵动着商业文明的发展。从福特流水线到丰田精益生产,再到大众平台化生产,一次次米均效益的跨越,才让汽车走进寻常人家。金融业亦如此,人力、电力、网力、算力,数字化转型步步跃迁,推动行业蝶变。

如今,金融业“米均冠军”的接力棒传到了那些原生于数字化、智能化的机构手中。

点“数”成金,谈“效”风生

金融一直是主动拥抱技术,并被深刻改变的行业之一。

这其中,又以消费金融最为典型。为小额、高频、分散、海量的客户服务,并实现从“普”到“惠”的跨越,再多的网点也无法承接。唯有用奔涌的数据承载业务流程,才能压降成本,提升金融可得性、公平性。

以消费金融头部机构马上消费为例,依托科技自研能力,该公司已用数字化串联起精准营销、风控审批、资产管理、融资决策等价值链条上的每一环。

海量的数据资产,大规模数据智能决策,极致自动化业务流程,是马上消费CTO蒋宁总结的3大数字化成果。它们层层递进,为服务个性化、效率提升和决策科学性打开新的空间。

第一,在数据资产上,马上消费现有100P数据和10万+的变量。这些高质量数据,是企业用数据思考、管理、分析和决策的沉淀,也是保持业务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内在支撑。

“我们发行ABS的频率和规模是行业内最高的”,该公司结构化交易团队表示,若把ABS视作对机构健康状况和风险控制能力的肯定,那高频发行,更可算作对其数据治理能力的认证。

ABS发行涉及底层资产的取数、筛包、分包等穿透式数据解析,数据量大且关系复杂。通过自研数据平台,马上消费能随时调用、处理海量数据,敏捷、高效地支撑业务发展。

第二,在数据决策上,马上消费把“建模型、找逻辑”的思维写进了血脉筋骨。自营业务在获客阶段,重点是识别个性化行为,感知用户多样化需求。为此,马上消费用营销一体化平台在变量间提炼规律,用A/B测试“赛马”,用自动得出的数据决策提升运营效率。

第三,极致自动化业务流程,需要数据形成智能。今年,该公司推进营销素材AI自动质检流程,机器审核率将达80%,在释放人力的同时,满足监管合规要求。

2023年8月,马上消费发布的全国首个零售金融大模型“天镜”,已在智能客服等真实业务场景应用6个月,日均提供咨询服务达11.7万次, 意图识别率达90%,自助解决率已经达到了91%、用户好评率提升23%。基于此,马上消费进一步释放AI效能,构筑面向未来的核心优势。

科技的自立自强,让马上消费极大地改变了零售金融效率和投入产出比低的痛点,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马上消费资产总额达676.73亿元,较年初增长1.75%;2022年,马上消费实现净收入135.30亿元,同比增长14.48%;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98%。截至2023年9月底,马上消费累计纳税超75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和稳健步伐。

存量时代,科技的复利,是各行业增长的最大公约数和第一驱动力。正如马上消费作为一家金融机构,研发人才占比却超70%的执着,持续的自主研发,是支撑米均效益提升的坚实底座,让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结构优化,给成本瘦身

上个世纪,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提出三大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战略。科技,是马上消费最大的差异化所在。例如,马上消费专利申请数量已超1500个,“研发狂人”对关键技术持续攻关,与竞争者拉开代际、量级差距。但只有让技术落地、产生价值,才能释放科技势能,才能完成米均效益提升的闭环。

二者平衡的关键是总成本领先战略。“米均效益”不仅要提质增效,更要集约利用资源,优化成本结构。

大模型之大,是对数据、参数和算力需求的描述。但在应用层,大力并非一定出奇迹,反而会使企业背负越来越高的存储、推理、运维成本。因此,凡是真正用着大模型的企业,都在持续推进大模型的成本“瘦身”。

“我们用量化、剪枝和蒸馏技术,在大模型性能满足业务需要的前提下,用AI工程学的方式推动模型训练和测试成本下降。”马上消费人工智能研究院专家表示,模型的压缩很可能影响能力和精度表现,他们需要不反复测试,寻找二者最优的平衡点。

可预见的是,随着更多业务引入大模型,马上消费的测试和运维的成本还将增大。但业务侧并不担心。相较于成本,马上消费的业务体量更大,只要能带来微小的效能提升,其收益都要远大于投入。“那都不是一个量级的数据。”

这是马上消费研发的底色:创新必须围绕用户需求,以业务为导向,将着力点收敛到符合商业价值的方向、路径和节奏上来。

2023年,马上消费将大部分系统从原来的私有云转到了金融团体云上,“自营+开放平台+金融云”战略更进一步。

马上消费云平台部专家表示,金融业对服务稳定性要求极高,需预留大量资源。这导致行业整体CPU利用率在5%上下,与通信业同为行业最低。

为此,马上消费在不断提升基础架构能力的同时,通过容器化和虚拟化技术,落实容量精细化管理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截至2022年末,云平台CPU利用率提升到20.5%,达金融业平均水平的4倍。

此外,该公司将服役期满的零残值老设备用在次要系统中,2022年度节省IT硬件采购成本数千万元;再次,团队在行业内率先建立IT效能核算体系,量化业务成本单元,提高管理精度。

对一个拥有数千名员工,职场分布在重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多个地区,业务复杂且迭代频繁的机构而言,用数智化驱动组织重构、升级和进化,对保持组织活力意义非凡。

为此,马上消费专门设立数字化与流程改善部,强调流程跨系统整合、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将AI不断融入业务流程中,减少人工审批和处理,实现更高效、更合规、更佳协作体验,打造敏捷又韧性的组织。

提高技术对业务价值的转化率、提高IT资产的利用率、提升组织韧性与活力,三个横截面里,藏着马上消费持续利用科技做大“米均效益”的密码。

生态开放,撬动质效杠杆

“共建、共研、共创、共享”,是今年马上消费被推举为国内首个大模型联盟“重庆市大模型联盟”理事长单位时提出的理念,也是跨界融合、开放融通的大模型生态建设的号角。

相较于一枝独秀的淘汰赛,马上消费更执著于打造一个开放融合的新型的数字生态。截至2023年11月,马上消费中间业务收入(软信)已占净收入46.99%,开放平台战略下,马上消费始终以科技为支点,以技术辐射为半径,撬动更强劲的增长,带动更广泛的“米均效益”提升运动。

这正是头部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沿着技术开放和践行社会责任的思路,马上消费推出“富慧养”智慧养殖项目,将公司先进的AI技术释放到林间地头,化身养鸡专业户,用算法智能研判鸡群健康状况和环境指标,为养殖人员减负,提高生产效率。

据介绍,垫江县花寨村养殖基地是该公司的定向帮扶点。在技术的加持下,基地通过林下荒地散养土鸡,跑通“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独特模式。据悉,该基地今年出栏2万只芦花鸡,养殖户户均增收4032元,实现了对闲置资源的极致利用,将乡村振兴实践推向纵深处。

当下,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算法是新的生产关系,算力是新型生产力。无论是用科技提效率、优结构还是广赋能,马上消费的全链路变革都有一条坚实的主线:效益为先,在成为“米均冠军”的路上不断精进。(CIS)

校对:陶谦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量数据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