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通源石油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通源石油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通源石油(300164)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及行业现状

  1.公司所处行业

  公司主要业务是为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经营的业务属于“B11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112-112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证监会公告[2012]31号),公司处采矿业(B)之开采辅助活动(B11)行业。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公司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采相关经营活动,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属于鼓励类行业。

  2.行业现状

  (1)国际油价中高位运行,油气行业全面复苏

  2023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活动全面恢复正常,经济增速触底回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6月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7%。随着经济活动回归正常有序,工业活动和交通运输需求回升,欧佩克组织在7月《石油市场月度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244万桶/日,油气需求持续恢复,油气行业呈积极向好发展态势。

  报告期内,叠加欧佩克组织等主要产油国延长减产协议至2024年底,以及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影响,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表现为宽幅震荡,并维持在70美元/桶以上,继续保持中高位运行。随着全球油气需求持续增长,国际油价中高位运行,有望推动油公司加大油气开发资本开支,有利于油服工作量持续增长。

  (2)美国原油产量持续增长,页岩油恢复强劲

  报告期内,随着全球油气需求不断恢复,美国持续加大油气开发投资力度,原油产量继续增长。根据EIA数据显示,2023年6月底美国原油产量达到1240万桶/天,超过了2019年同期产量,同时根据EIA发布的6月短期能源展望,2023年美国原油产量预计平均为1261万桶/天,超过2019年的1232万桶/日的纪录,美国油气行业复苏强劲。

  而资源禀赋丰厚的页岩油是美国原油产量的主要增量来源,截至2023年6月底美国页岩油产量约占原油总产量的77%,页岩油革命使美国从原油进口大国一跃成为产油大国,实现能源独立。页岩油的持续开发将为油服业务带来了更大的增长空间。

  (3)我国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油气产量稳中有升

  报告期内,我国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原油产量10,505万吨,同比增长2.1%;天然气产量1,1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4%;油气对外依存度分别为73%、40%。虽然国内实现了原油稳产增产,天然气较快上产的目标,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但较高水平的油气对外依存度时刻警醒着我国仍需进一步夯实化石能源兜底保障基础,大力提升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水平。

  国家能源局在《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抓紧抓实“五油三气”重点盆地及海域的油气增产上产,推动老油气田保持产量稳定,增强能源储备能力建设。我国围绕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四川等重点油气开发区域,全面进入油气开发快速发展通道,不断带动油服业务需求持续增长。

  (4)天然气需求日益增长,带动天然气加快增储上产步伐

  随着我国能源转型持续深化,作为清洁低碳能源的天然气,其需求日益增长。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2023年1-5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62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7%。天然气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接近10%,在国内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显著提高,但相比23%的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为满足天然气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大力提升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增强天然气保障能力。《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出,天然气要较快上产,加快建设陕北、川南、博孜—大北等重要天然气产能项目。四川区域作为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最具潜力的战略基地,其天然气及页岩气以占比25%及67%的剩余技术可采储量位居我国首位。根据四川盆地将建成“万亿储量、百亿产量”的页岩气田规划,四川盆地未来天然气勘探开发将大有可为。

  (5)CCUS产业迎来新机遇,未来高质量发展前景可期

  每年全球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约为300多亿吨,我国约占近三分之一即100多亿吨,是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CCUS作为全球公认的直接减少碳排放的主要手段,在碳中和目标下我国CCUS碳减排需求为10-20亿吨,同时CCUS技术通过二氧化碳捕集后实现二氧化碳应用,体现碳经济、碳循环价值,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CCUS-EOR作为目前最为现实有效可行的碳减排技术之一,通过捕集-输运-驱油-埋存,可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增加原油产量、埋存减排二氧化碳,形成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链价值链和产业集群。据初步评价,全国约有140亿吨原油地质储量适合二氧化碳驱油,可提高采收率15%、增加可采储量21亿吨、封存二氧化碳约60亿吨,潜力巨大。目前我国已初步具备CCUS技术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的基础,CCUS-EOR技术已经基本成熟,未来高质量发展前景可期。

  (二)主要业务情况介绍

  1.主要业务

  公司是油气田开发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提供商,其中非常规油气开发射孔技术位于国际领先地位,是公司的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业务是射孔业务。射孔技术作为油气开发过程中的核心技术,解决了油气自地下进入井筒通道的问题。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射孔核心技术在国际上的领先优势。公司发明了复合射孔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并参与制定了我国复合射孔行业标准。目前,公司以复合射孔技术为核心,建立了复合射孔优化设计软件技术、复合射孔产品设计技术、复合射孔作业工艺技术和复合射孔测试技术等四大核心技术体系,产品销售和作业服务均围绕复合射孔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展开。随着以美国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实现突破并推动了全球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开发,全球油气开发进入了页岩时代。公司则第一时间着手研发页岩油气开采的核心技术——泵送射孔,并于2013年进入到北美地区,将美国先进的泵送射孔技术成功引入到国内,结合国内地质特征等实际情况,持续研发创新达到自主可控。目前,公司在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开发上的泵送射孔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射孔业务市场分布在北美和中国。北美市场主要分布在美国Permian盆地、落基山脉等页岩油气开发核心区域,客户规模超百个,客户美誉度高、服务质量好、市场竞争力能力强。国内市场基本覆盖国内主要非常规油气开发地区,包括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渤海湾盆地等区域内的各大油气田,国内客户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等大型国企。其他油服业务包括钻井、定向、压裂等技术服务,市场分布在国内各大油气田。

  2.经营模式

  (1)技术服务模式

  油服业务方面,公司通过购置射孔等技术服务所需的设备、仪器、工具、软件、车辆等专业装备,并配备技术服务队伍,形成流动式的服务团队,在油田现场提供一揽子技术服务。井口天然气回收业务方面,公司根据不同气井井况,购置模块化撬装装置,为钻探开发零散井产出的天然气回收提供技术服务。CCUS业务方面,公司根据油田的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状况,购置二氧化碳驱油注入相关设备,提供二氧化碳注入驱油、压裂等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模式下,油田客户是本公司的直接用户。

  (2)产品销售模式

  公司向专业服务公司销售复合射孔器、井下工具等产品。专业服务公司作为技术服务的承包商,向公司采购复合射孔器和井下工具并向油田客户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包括通过技术营销获得订单、对射孔器和工具进行总体设计、向专业生产商定制采购射孔枪器和井下工具的各种零部件等。

  3.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核心技术优势驱动

  公司的技术发展路线始终沿着全球油气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布局,随着全球进入到以页岩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藏开发阶段,公司建立了非常规油气开发核心技术环节——射孔技术的核心产品线,并且具备国际领先技术优势。

  (2)新业务拓展驱动

  公司在我国双碳目标背景下,确立了“夯实油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CCUS业务”的新战略方向,将现有的非常规油气技术服务业务和碳减排业务有机结合,推动井口天然气回收及CCUS新项目持续落地,为公司业绩贡献新的利润增长点。

  (3)市场区域扩大驱动

  公司市场主要分布在国内油气开发区域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松辽盆地等地区,以及美国Permian盆地、落基山脉等页岩油气开发核心区域。公司在国内新进市场以及北美市场拓展成为公司业绩重要驱动因素。

  (4)经营结构持续优化驱动

  公司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淘汰和撤出不盈利项目和无效产能,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同时,通过投资引入竞争力强和盈利能力强的业务,不断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提升以现金流为核心的管理能力,对公司业绩发挥重要积极作用。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始终保持射孔核心技术领先优势。自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油田增产技术,坚持不懈地推进自主创新,不仅建立了国内独有的射孔研发中心和射孔动态研究实验室,而且围绕油田增产的要求,通过射孔优化设计将油藏地质工程特征与射孔技术有效结合,建立系统的射孔技术解决方案,涵盖射孔产品技术、射孔工艺技术和效果测试评价技术等核心技术。同时公司成功引入美国页岩油气开发核心技术泵送射孔技术在国内推广应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共持有专利150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3项,国内发明专利49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88项;按照公司业务进行分类,油服类共133项专利,井口气回收类3项,CCUS类14项。2023年上半年,公司共授权专利5项,均为油服类国内实用新型专利。报告期内公司持有软件著作权44项。众多创新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持续增长,带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油气价格波动的风险

  原油作为大宗商品,其价格受到供需、地缘政治、金融等诸多因素影响,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和波动性。原油价格变化将直接影响油公司勘探与开发投资计划。如果国际原油价格低于油公司勘探开发成本,将会抑制或延迟油公司的勘探开发资本支出,从而可能减少或延缓对公司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对此,公司将采用灵活的市场策略、产品策略、销售策略,通过加强研发力度、提升服务和产品质量、积极拓展技术服务领域等手段充分拓宽市场渠道,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并持续优化管理,降本增效,积极应对油气价格波动造成的风险。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公司在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三桶油下属的油服公司。如果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并低位运行,三桶油出现亏损,为维护自身利益三桶油存在将更多油服工作量优先给予其下属油服公司。若此,将导致行业竞争的加剧。如果公司不能保持技术和服务的创新,不能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水平和品质,不能充分适应行业竞争环境,则会面临客户资源流失、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对此,公司将在既定战略指导下,加强业务布局的推进力度,科学规划业务构成。公司也将继续强化以页岩油气为主的非常规油气开发的核心环节射孔技术的竞争力,继续加大核心产品线的研发力度,突出核心竞争优势,同时,进一步加强市场网络建设,以进一步巩固射孔技术的行业领先地位,弱化竞争风险。

  3.境外经营风险

  公司控股子公司TheWirelineGroup经营所在地在美国,其境外经营受地缘政治、所在国政策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管理能力等因素影响较大,存在一定风险。

  对此,公司持续加强总结境外业务拓展经验、教训,在公司制度、规范层面加强对境外业务管控和财务管控,并严格执行。同时,TheWirelineGroup的核心管理层也是TheWirelineGroup的股东,使管理层与公司利益保持高度一致,并对管理层实施竞业限制。公司在境外业务拓展和境外具体运营过程中,严格遵守所在地区政策、法规及相关习惯,以弱化境外经营风险。

  4.业务季节性引起的上下半年经营业绩不均衡的风险

  公司所属业务均属于油田勘探开发技术服务领域,受油田生产计划性影响较大。上半年公司国内业务实现的营业收入占国内业务全年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低,公司国内业务收入和利润主要在下半年实现。而公司美国业务往往第四季度实现的收入和利润与其他季度相比要偏低。公司经营成果在上下半年之间易出现不均衡情况,对公司经营计划的合理安排构成一定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合理安排经营计划,弱化因季节性因素对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

  5.商誉减值风险

  由于公司的对外投资并购,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形成一定金额的商誉,如果被公司并购的企业经营状况将来出现不利变化,则存在商誉减值风险,对公司当期损益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在业务方面整体筹划,和被并购的公司协同发展;加强被并购企业管理,增进与被并购企业之间的人员交流、学习;财务方面,协助被并购企业搭建符合上市公司标准的财务管理体系;并在技术、业务、客户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提高被并购公司的盈利水平。

  6.新业务开展风险

  公司响应国家号召,围绕双碳目标开展井口气回收及CCUS业务,目前业务均处于拓展初期,未达到成熟规模化运营,尤其是部分CCUS业务还处于建设前期,尚需取得政府开工建设前的相关手续方可建设实施,能否建成实施及实施进度均存在不确定性。新业务项目建成后,还存在不达预期或者投资失败的风险。

  对此,公司将在项目实施前期,充分调研,谨慎决策,科学布局,积极引进和培养新业务各类人才,加大学习培训力度,防范和化解相应风险。

  7.一龙恒业股权回购款可能无法收回的风险

  因一龙恒业2020年业绩承诺未完成,一龙恒业原股东需向公司承担业绩补偿义务。但在公司选择行使回购权后一龙恒业及原股东仍未支付回购价款,公司特向北京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目前仲裁申请已受理,但此案目前尚未开庭审理,且鉴于该补偿金额较大,一龙恒业原股东是否能够支付上述股权回购款具有不确定性,存在可能无法收回的风险。

  对此,公司将持续跟进仲裁的进展情况,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四、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全球经济活动回归正常,油气需求稳步增长,同时欧佩克减产、地缘政治等因素导致油气供给下滑,有力地支撑国际原油价格中高位运行,油价持续维持在70美元/桶以上,油气行业延续复苏向好态势。借此,公司紧抓行业复苏契机,充分挖掘客户、提升竞争潜能,推进公司各地区业务快速向好发展,实现收入利润双双大幅增长,业绩表现获得新突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1亿元,同比增长62.93%;实现归母净利润6,522.05万元,同比增长438.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058.39万元,同比增长541.28%。公司经营质量保持良性发展态势,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626.98万元,同比增长513.24%,现金流管理水平持续向好。公司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系北美业务表现强劲,带动公司整体业绩提升。

  (一)射孔业务持续复苏,北美地区反弹强劲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夯实油服并回归射孔作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强化已有的全球领先的非常规泵送射孔技术优势,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利用良好的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优势,推动射孔业务继续做大做强,实现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

  报告期内,公司北美业务实现收入41,095.83万元,同比增长83.9%;北美业务销售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1.19%提升至31.65%,已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34.46%)。业绩表现十分强劲,带动公司整体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公司美国子公司The Wireline Group主要开展页岩油气开发的核心环节泵送射孔业务,在美有30年从事射孔业务的历史,泵送射孔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市场竞争能力较强,叠加行业快速复苏,The Wireline Group量价齐升,业绩表现亮眼;二是,The Wireline Group在落基山脉地区持续推广电驱泵送射孔技术,获得当地政府和客户的欢迎,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三是,过去三年行业内竞争对手持续出清,The Wireline Group市场竞争优势凸显,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四是,The Wireline Group进一步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和人才梯队建设,理清内部职责划分,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经营管理质量持续向好,推动北美业务持续向好发展。

  国内业务方面,受国内油气开发季节性影响,油田生产计划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上半年公司国内业务实现的营业收入占国内业务全年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低,公司国内业务收入主要体现在下半年。但自年初开始国内经济活动恢复正常后,射孔业务频频中标,目前订单量饱满,作业队伍保持满负荷运行,全年国内业务复苏态势明显。

  (二)多措并举深挖降本增效潜能,经营质量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采购降本、修复降本、去库存降本、作业降本等多种渠道深入推进降本增效工作,进一步挖掘企业降本增效潜能,提升企业管理质效,促进公司提质增效。

  通过上述措施,使得公司销售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4.29%提升至36.88%,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36.23%);公司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3.77%提升至12.98%,已大幅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5.47%);净资产收益率由去年同期的1.24%提升至5.24%,是2019年同期水平(2.18%)的2倍多;资产负债率由去年同期的37.26%降低至25.37%,远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36.63%);公司各主要指标均已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体现了公司经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经营风险的进一步降低。

  (三)清洁能源业务持续推进,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围绕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最具潜力的战略基地——四川盆地布局井口气回收业务,将钻探开发零散井产出的无法通过管网及时输送的天然气进行回收,实现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自2021年公司布局天然气业务以来,围绕井口气回收与设计院及相关合作单位共同开展标准化场站、撬装柔性装置的技术研究,已申请并取得了多项天然气脱硫脱水等专利。报告期内,天然气项目持续推进,5月份已有两口井开展回收业务,项目平稳运行;并正在与客户积极对接下一步天然气回收项目的商务洽谈、技术方案论证等工作,公司天然气业务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四)锚定CCUS业务完善战略布局,CCUS技术及市场共发展

  自公司去年布局CCUS业务以来,坚持围绕二氧化碳捕集和油田应用端,探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通过与新疆油田合作,开展二氧化碳驱油先导性试验项目,项目试验取得预期效果。在开展试验项目的同时,与中科院等院校企业合作,深入开展捕集、应用技术研究,申请并取得二氧化碳吸收、混相驱油等十余项专利。另外,围绕高浓度碳源和低浓度碳源的捕集建立两套技术方案,加强碳捕集技术的研究工作并推动碳捕集项目落地。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入选“新疆油田2023年CCUS注入技术服务项目”A类技术服务商,持续中标新疆油田二氧化碳注入订单、新中标压裂相关订单,CCUS技术及市场实现共同发展。

  (五)强化内控合规管理,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公司坚持内部审计监督常态化,以全面识别风险为导向,以合规为底线,以内控制度流程为抓手,加强对公司内外部风险因素的梳理,加快补充合规管理短板,强化内控合规管理。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各部门及各分子公司业务流程中的风险漏洞,对4个分子公司的项目部及基地进行现场审计,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持续开展监督检查,从源头降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加强合规内审工作的日常及时沟通及合规政策宣贯培训,完善相关管理政策及制度流程并进行持续监督反馈,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六)推动数字化及可视化管理平台建设,为企业运营注入新活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数字化建设,通过金蝶EAS系统进一步规范公司预算编制及资金支付流程,强化公司成本费用管控,助力公司规范运营;同时金蝶EAS系统二期中公司组织架构、员工档案信息电子化、薪酬体系等模块的顺利上线,不仅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工作效率,更有助于公司进行人力资源数据统计分析,直观多维度地反映公司人力资源现状,为公司人才梯队建设工作夯实基础。公司持续推动可视化管理平台构建,进行可视化管理项目调研,实现新场地、新设备全覆盖,完善现场管理;加强可视化管理设备安装调试及升级优化,对硬件进行更新以更好适应现场环境要求,确保可视化管理平台稳定运行;搭建及维护资料共享平台,建立数据库和异地存取功能,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优化改善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促进公司射孔业务全流程管理更加完善,作业现场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通源石油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