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磅!2023年中国及31省市人脸识别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部)强化监管与助推落地并进)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商汤(00020.HK);汉王科技(002362);川大智胜(002253);云从科技(688327);海鑫科金(430021);佳都新科(600728)等
本文核心数据:人脸识别相关政策
全文统计口径说明:资料来源于各省份官网
1、政策历程图
人脸识别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之一,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各个国家均在战略层面上予以高度关注,科研机构大量涌现,科技巨头大力布局,新兴企业迅速崛起,人脸识别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展现出可观的商业价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人脸识别起步较晚,在基础层、技术层等层面,会明显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但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发展至今在基础算法方面和其他国家差别并不大。
从政策出台历程看,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发展智能装备、智能产品和生产过程智能化,随后人脸识别相关政策进入密集出台期,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人工智能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产业规划战略进一步丰富,推动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培育壮大产业水平。
2、国家层面政策汇总及解读
——国家层面人脸识别行业政策汇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大数据应用的带领下,人脸识别技术在智慧城市、安防市场等行业得到了广阔的应用,对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行业发展,强化人脸识别应用落地的管理。
同时,人脸信息是具有不可更改性和唯一性的生物识别信息,容易被犯罪分子窃取利用或者制作合成,破解人脸识别验证程序,侵害隐私、名誉和财产,由此引发的案件也不在少数,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公众关注,人脸识别的相关立法和监管措施由此相继出台。2021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1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生效。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4月13日,下同。
——国家层面人脸识别行业发展目标解读
(1)《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是我们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的第一个系统部署的文件,也是面向未来打造我国先发优势的一个指导性文件,重点对2030年我国新人工智能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保障措施进行系统的规划和部署。《规划》确立了“三步走”目标: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技术与应用部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2)《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
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助力稳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按照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科技部发布《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
首批支持建设的十个示范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农场、智能港口、智能矿山、智能工厂、智慧家居、智能教育、自动驾驶、智能诊疗、智慧法院、智能供应链,《通知》的发布将极大地促进相关领域人脸识别技术的进步及应用拓展。
3、各省市层面的政策汇总及解读
——重点省市人脸识别行业政策汇总
除了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外,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人脸识别产业的发展,但直接对应人脸识别行业的政策较少,各省市主要出台人工智能产业相关政策以推动人脸识别行业发展。2021年9月黑龙江省发布的《黑龙江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适用自然环境的视觉认知计算理论及方法、自适应长期生存软件的基础理论、数据与智能科学的理论体系、智能感知与传感理论等研究;2023年6月,浙江省公布《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仿生感知认知、生机电融合、人工智能、视觉导航等技术研究突破与系统集成,强化商用场景和个人、家庭应用场景探索。
——31省市人脸识别行业发展目标或方向解读
依据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人工智能产业起步时间和产业侧重点不同,地方政府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也存在区域性差别,其中山东、上海、江西、湖北、四川等省份提出到2025年的具体规模目标,北京、江苏等省市规划了未来主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