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通达电气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通达电气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通达电气(603390)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分析

  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全国公路客运量同比下降30.30%,全国公路货运量同比下降5.5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国内商用车销量330万台,同比下降31.20%;根据慧眼看车统计数据,报告期内中国客车行业5米以上客车累计销量10.25万台,同比下滑8.10%,客车行业市场需求减少。

  公司产品和服务目前仍主要应用于大中型客车和城市公交车,报告期内,受客车行业整体市场需求减少的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711.1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70%。其中,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利用现有技术经验积累,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开拓物流车、环卫车等其他商用车市场及工程机械市场,实现营业收入1,995.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9.90%;有序推进移动医疗业务新车研制及市场推广,实现营业收入1,051.43万元;开拓轨道交通市场;并通过自主产品研发尝试开拓乘用车市场。

  (二)不断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产品线、开发新产品,研发投入金额6,032.45万元,占本期公司营业收入12.64%。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研发项目立项40项,其中包括区级科研项目1项;共有46项在研项目完成成果转化结题。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车辆信息化、智能化积极优化升级车载智能终端及其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不断研发并推广新产品,丰富各系列产品细分种类,满足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为公司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公司持续开展现有产品优化升级研发工作,其中,视频管理平台突破视频融合能力的技术,解决了运营车辆不同视频设备平台对接问题,打破产品市场切入的技术障碍;以直流无刷电子风扇为主要核心部件的智能热管理系统,实现智能恒温、反转除尘、冲击电流小等功能,对车辆动力系统的工作温度控制更精准、产品更稳定,且适用于客车、卡车、专用车等多种商用车及工程机械;智能中控屏实现商用车按键虚拟化、空调控制智能化,车辆状态、监控画面等信息集成显示,使商用车座舱更加美观智能。车载智能终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方面,完成ERP系统、智能调度系统、新能源车辆远程监控系统等城市智慧交通管理云平台的功能模块拓展;基于市场需求,完成了小型投币机、5G路由器、电子站牌集中控制器及客车车身顶部装饰件等软硬件产品的开发。公司持续推进SMT生产过程标准化、喷涂生产工艺改善等相关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热管理系统通过了山推股份(000680)、汉马科技(600375)、吉利商用车等商用车生产厂商的产品准入审核,公司在客车以外的其他商用车市场领域的开拓取得一定进展。

  移动医疗业务方面,公司已获得专用车生产资质,正式迈入汽车生产企业行列,有利于推动公司移动医疗及专用车生产相关业务的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推出移动PCR实验室、疫苗接种车、负压救护车、核酸检查车等移动医疗产品,且公司一站式CT体检服务车、5G远程DR体检服务车、5G智能眼科巡诊车等产品以租赁或销售的形式逐步取得市场开拓效果。

  乘用车产品方面,公司于报告期内开展新能源乘用车电池箱项目研发,尝试开拓乘用车市场。

  (三)注重人员培养,深化精细化管理

  人员培养方面,公司通过以现场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模式,对员工展开系统专业的培训。报告期内,公司继续通过从内部选拔适格人员担任销售职务,扩大销售团队,通过“传帮带”的培训方式,培养销售人才;结合公司业务结构,针对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及综合能力培训,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按岗位需求,针对部分管理人员开展不同程度的财务知识及基础法律知识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企业管理方面,公司组织系统学习精益生产管理知识。深化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加强全员质量意识和成本意识的宣贯和培训,细化质量管控程序,推动产品质量提升;加强对各单位的成本管控要求,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四)合理使用募集资金,募投项目达到可使用状态并结项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按照相关业务合同约定有序投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募集资金累计投入募投项目金额为70,459.75万元,其中本年度内累计投入8,744.16万元。

  鉴于公司募投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毕并达到可使用状态,为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报告期内,公司提请股东大会审议将募投项目实施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13,640.69万元(含扣除银行手续费后累计收到的理财收益及存款利息,实际金额以资金转出当日专户余额为准)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继续巩固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事宜。

  相关事项已经2023年1月16日召开的公司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临时)会议及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临时)会议、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临时)会议及第四届监事会第四次(临时)会议分别审议通过,第三届、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发表明确同意的意见,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使用并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收益,为公司和股东谋取更多投资回报。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属于智能交通行业,处于智能交通行业生产制造中间环节,按照产品应用场景,涵盖智能公交及其他商用车行业。

  智能交通行业是根据建立智能交通系统所需的设备、服务、技术而衍生出来的行业。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电子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管理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5G、自动充电等交通新基建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带动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的成型与成熟发展。

  商用车作为公路运输的载体,是我国公路运输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城市公交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系民生的刚需行业。2021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智能化载运工具和关键专用装备研发,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应用等智慧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等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目标。“十四五”规划期间,智能交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锂电池、燃料电池等新能源电池的深入研发,推动商用车智能化、绿色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商用车行业正处于调整周期的低谷阶段,并处于绿色化转型、商用车企业向物流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等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城市公交企业也面临收入减少、经营压力大,以及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水平仍需提升等问题。

  长远来看,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公交及城际客车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建设和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实现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动绿色出行以及交通运输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是国内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2年3月,交通运输部联合科技部印发《“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对接《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在交通装备领域,提出包括“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突破燃料电池、高效驱动电机、车路协同无线通信、车辆主动防护及自动预警等技术”在内的智能绿色载运装备技术的重大研发方向;在运输服务领域,围绕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与服务品质,降低运输成本,提出了开展高品质智能客运、经济高效智慧物流、便捷城市交通运行服务关键技术研发等任务;在智慧交通领域,提出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加快北斗导航技术应用,开展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

  2023年1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2023年-2025年作为试点期,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试点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截至2021年末(2022年数据未公布),全国拥有载货汽车1,173.26万辆,载客汽车58.70万辆,城市公共汽电车70.94万辆。据新华社报道显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认为,目前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整体渗透率不足9%,其中新能源货车仅为7%左右。基于目前全国商用车保有量,以及每年新增的商用车需求,按照城市公交、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80%的要求,包括城市公交在内的商用车将会有较大的更新替代需求,相应的车载电气产品将会有较大市场需求。

  随着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法规标准的进一步细化,加快了智能交通市场的优胜劣汰,对行业内企业技术研发、市场拓展、成本管理、人才储备、以及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司凭借完整的产品体系、较强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快速高效个性化定制能力,形成了为客户提供智能车载软、硬件一体化配套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经营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各省市,为多地公交运营企业提供良好的产品与服务,多年来一直是宇通客车(600066)、比亚迪(002594)、金龙汽车(600686)、中通客车(000957)、安凯客车(000868)等多家国内知名客车生产厂商长期合作的配套商之一,在业内具备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公司已与部分商用车生产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与商用车生产厂商及终端用户的良好关系使公司能够及时掌握行业发展趋势,使公司产品研发能更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公司丰富的订单承接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公司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模式的改进,可以使公司更加高效地完成“新产品开发到形成产品优势”的过程,有利于保持公司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车载智能终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及配套汽车电气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成为车载电气产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主要为商用车生产厂商和公交运营企业提供车辆智能综合管理系统以及相关硬件产品,具体分为车载智能系统系列产品、公交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系列产品、车载部件系列产品、新能源汽车电机与热管理系统系列产品等四大类;此外,2020年以来,公司积极布局移动医疗产业,目前已推出一站式CT体检服务车、5G智能眼科巡诊车等移动医疗系列产品。

  公司产品和服务目前主要应用于大中型客车和城市公交车,公司正在积极开拓物流车、环卫车等其他商用车市场及工程机械市场,推进租赁、销售双重运营模式的移动医疗业务发展,开拓轨道交通市场,并通过自主产品研发尝试开拓乘用车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基于现有技术积累,积极探索业务开拓可能性,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更。

  (二)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始终围绕市场需求开展产品研发,保持在细分市场的技术领先地位,引领国内车载电气产品研发方向。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一方面通过股权激励政策、技术研发人员绩效指标与产品销售情况挂钩等方式提高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市场敏感度,另一方面积极与上下游企业及高校等研究性机构合作,共同承担省市重大技术攻关课题,克服行业技术难点和瓶颈,不断将新的技术理论转化为有效生产力。

  公司软件系统及配套硬件产品均采取高度定制化、个性化的市场策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快速定制化研发及服务能力,以及配套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具备先进的生产能力,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根据客户的订单情况来确定生产计划和组织安排生产,采用柔性生产模式,可以快速切换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交付需求,充分满足下游客户对产品规格不一的订单要求。公司采取“以产定购+合理库存”的采购模式,采购科根据生产部门的生产计划以及生产原材料的安全库存量等数据制定采购计划,向供应商提出采购需求并确保到货时间;公司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供应商管理流程、采购管理流程以及仓储管控流程。

  公司的销售模式,按照销售渠道,可分为直销模式与经销模式:直销模式指公司直接向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与服务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经销模式指经销商根据客户需要向公司定制化采购再销售的业务模式。按照产品销售面向的对象,可分为标配销售模式和终端销售模式:标配销售模式是指产品订单需求来自商用车生产厂商;终端销售模式是指产品订单需求来自客车最终用户(主要为各地公交公司)。公司的客户主要为商用车生产厂商,通常需要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因此公司以直销、标配销售模式为主。

  公司产品定价原则为“成本费用+合理利润”,综合考虑销售规模、销售区域、竞争状况等多个因素后,通过商务谈判或投标等方式确定销售价格。

  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模式较上年同期没有发生变化。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研发优势

  公司技术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在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上对技术资源进行整合、规划、统一协调和规范管理,实现了技术研发的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运作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了以产品研发为核心,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的科学管理体系。报告期内,通巴达中心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为:CNAS)实验室认证,标志着公司实验室具备了检测和校准的能力,公司将不断完善产品标准,提高专业检测能力。

  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贯标试点单位、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中心、广东省创新骨干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广东省第二批建设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广州市创新标杆企业。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参与承担12项省市区级科技项目,其中,承接广东省科技厅重大专项4项。报告期内,公司与中山大学等多家高等院校、企业联合研发完成的“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分析处理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凭借基于人工智能的安全驾驶辅助系统登上“2022年广州人工智能企业创新发展榜单”,入选广州市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库。

  公司针对客户提出的功能需求进行定制研发,同时配合商用车生产厂商新车型同步开发配套产品。公司的研发优势为公司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为公司未来业务进一步扩张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公司已经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从研发、管理等过程中对公司知识产权进行有效保护。作为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01项(包括发明专利18项),新增软件著作权登记23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有效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共计516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38项;报告期内,公司新增1项产品获得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2项产品获得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研发投入以保证公司的竞争优势,持续的研发投入为研制新产品、保持细分行业技术领先地位提供保障,新产品推出为公司发掘新的业务增长点提供产品保障。

  (二)产品线丰富,两化深度融合优势

  智能交通领域,公司主要产品是围绕自主研发的车辆智能综合管理系统,逐步研发形成四大系列产品,每一系列产品又可分为多类细分产品。移动医疗领域,公司陆续推出了一站式CT体检服务车、5G智能眼科巡诊车等多款产品。产品多元化但又关系密切,集成式系统化供应已成为公司立足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依靠丰富的产品线,有效降低销售、售后服务成本,逐步形成产品规模优势。同时也为客户减少了分散采购导致的采购成本、维护成本、技术对接成本等。

  公司具有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优势,并于报告期内荣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AA级)。公司的车辆智能综合管理系统是两化融合的典型产品,公司将先进信息技术融入到产品研发当中,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客户通过配套系统平台,在满足配套硬件产品正常使用的同时,实现了对人、车、路全方位监控,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获得各种分析报告,极大提高了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降低了经营成本,获得了增值服务。

  (三)人才优势

  公司核心人员稳定,在公司服务年限平均超过十年,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或企业管理经验。在激励机制方面,公司为员工提供股权激励政策,将公司的骨干、专家、核心技术人才作为重要激励对象;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于2020年成立“通达学院”(已更名为“通达学堂”)企业培训机构,对员工展开系统专业的内部培训,使公司人才水平在整体上得到提升,人才队伍得以壮大;此外,公司积极开展专家讲学、外派学习、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并充分利用外部专业网络培训平台资源,培养出了一批行业内具有高素质、高知识层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

  (四)客户资源和品牌优势

  公司的客户目前以客车生产厂商和公交运营公司为主,如宇通客车、比亚迪、金龙汽车、中通客车、安凯客车等国内前十名客车生产厂商,对公司产品技术、品质、售后服务等方面均高度认可,与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卡车等其他商用车领域,公司与部分商用车生产厂商建立了良好的供应关系,部分产品实现标配准入。公司与商用车生产厂商的良好关系使公司能够及时掌握行业发展趋势,使公司研发产品能够与时俱进,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巩固市场份额、推广创新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品质和服务优势

  公司在生产管理中,坚持贯彻ISO9001、IATF16949等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开发、生产产品,为客户提供高技术含量、高质量产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有6款产品通过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12款产品通过欧洲E-Mark认证(车辆产品欧洲技术标准型式认证)。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通过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的车用电子风扇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能力已符合军用的相关标准要求,公司已具备军用产品的承制能力。

  公司规范运作软件系统等信息技术服务,先后通过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TSS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标准(二级)、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5级(最高级别)、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2项系统获得广州市公安局核发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第三级)。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获得《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等级证书》(CS2级)。

  此外,公司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对主要客户所在地派驻售后服务人员,有效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较上年度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711.1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70%;营业成本37,402.2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47.52万元。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逐步普及应用,商用车行业的信息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我国智能交通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相关软件开发、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方面的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较大提高,部分产品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行业总体进入了创新发展阶段。

  近年来,国家将交通强国列入国家战略,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为智能交通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提供有利保障。

  1、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立足国情,创新发展了许多应用和技术,成效突出。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众多,竞争较为激烈,市场化程度较高,主要集中在城市道路智能化、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高速公路智能化领域,主要包括易华录(300212)、赛为智能(300044)及皖通科技(002331)等企业。智能公交市场处于行业快速发展期,市场整体分布呈点状结构,行业巨头缺乏,专业企业数量较少。目前智能公交市场领域的上市公司或新三板公司主要有威帝股份(603023)、天迈科技(300807)、锐明技术(002970)、蓝斯股份等;从事其他商用车智能终端业务的上市公司或新三板公司主要有德赛西威(002920)、驿力科技等;行业内其他与公司部分产品具有类似性的公司有上海凯伦、江苏宏宇、凯迈(洛阳)机电、青岛海信、华阳通用、温州匠诚、航盛电子等。公司凭借完整的产品体系、较强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强大的订单承接能力、快速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了为客户提供智能车载软、硬件一体化配套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经营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比亚迪、宇通客车等多家国内知名客车生产厂商的长期合作的配套商之一,并已进入部分商用车生产厂商的供应体系,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各省市,在业内具备一定品牌知名度。

  2021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框定了以智能交通为首的十大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具体范围;提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进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新型城市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伴随着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客户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进入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将不断增多,公司未来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将会不断加剧,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发生改变。

  2、行业发展趋势

  智慧交通是我国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要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发展,我国交通行业也不断朝着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其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

  2022年7月,发改委印发《国家公路网规划》,规划指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功能完备、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公路网。”推动智慧交通的发展,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性已成大势所趋。

  2021年10月25日,交通运输部印发《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了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公共交通智能化、信息化,新能源汽车,仍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到2025年,“交通设施数字感知,信息网络广泛覆盖,运输服务便捷智能,行业治理在线协同,技术应用创新活跃,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数字交通体系深入推进,“一脑、五网、两体系”的发展格局基本建成,交通新基建取得重要进展,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有力支撑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展望2035到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强国愿景逐步实现,智能汽车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公司将继续在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图像智能识别、驱动电机和大数据技术方面持续增加投入,通过提高产品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多个产品的融合创新,为客户决策提供科学量化依据,以及通过人、车、路的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分析,构建人车路协同的智能网联城市公交云平台,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交通出行效率,推动核心产品的持续升级换代,保持行业细分领域技术领先地位。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继续秉持成为国内车载电气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的目标,坚持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围绕自主研发的车载智能终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为国内主流商用车生产厂商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及服务。

  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公司将继续从两个方面拓展业务板块,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一方面,以现有公交运营企业、商用车厂商客户为基础,通过现有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实现新的业务增长点,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占单车智能化产品比例,并积极推动移动医疗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以智能车载终端技术积累和延伸为切入点,尝试开拓乘用车领域,积极探索其他新兴领域,促进新兴技术与垂直领域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三)经营计划

  1、坚持研发投入,稳定研发团队,加大研发人才综合能力培养,保证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水平。公司将继续专注于车载智能终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及配套汽车电气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和研发新产品;在5G-V2X、图像智能识别和大数据技术等方面持续增加投入,基于5G-V2X通信技术,持续进行车载边缘计算智能终端产品升级迭代;通过图像智能识别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同时实现多个产品的融合创新;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车辆信息及客户运营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分析,为车辆优化运营、安全管理提供科学量化依据,进而推动核心产品的持续升级换代;持续推进智能热管理系统以及智能中控屏等产品的升级迭代,在货车、专用车等商用车、工程机械上的适用性改进及推广;基于现有技术积累,开发适用于乘用车的产品;积极根据市场需求推出移动医疗产品。推进研发及产品检测中心的完善,通过研发平台的完善,使产品研发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信息化;通过产品检测中心的完善,不断完善产品标准,提高专业检测能力,提升产品可靠性。加强与外部机构合作研发,积极与国内一流科研院校和机构建立密切技术合作关系,提前进行基础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确保技术方向正确性及先进性;同时,在现有技术积累基础上,积极拓宽业务范围。

  2、提升产品生产工艺。充分利用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成果,降低生产线的管理难度,针对性开展生产工艺引进、提升,达到产品质量提升、充分利用产能的目的,进而实现有效的生产成本控制,为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奠定基础。积极提升专用车生产线的产能及其利用率,为公司移动医疗等专用车相关业务市场推广提供支撑,积极布局乘用车线束生产线,为乘用车市场开拓奠定基础。

  3、加强市场拓展。围绕车载智能终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在车辆数据、客户信息等领域展开大数据分析及应用,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积极拓展产品市场;在产品不断升级迭代的基础上,利用产品的技术突破,寻求塞拉门、中控屏等产品的产业化发展;立足现有产品及国内客车市场基础,加大海外客车市场开拓力度;加大智能热管理系统等产品在货车、专用车等商用车、工程机械市场的推广力度。审慎选择适当项目,通过投资或其他商业合作形式,积极布局乘用车产品。进一步加强市场营销力量,提高专业销售人员的素质与数量,加大产品售前、售后专业技术服务力度,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优质个性化服务;同时继续深化大客户销售策略,提升国内外中高端客户的市场份额,确保销售收入的稳定增长。

  4、完善员工激励制度。坚持绩效导向的人才管理,积极通过内部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继续保持与高校合作,建立高校实习基地,实施实习生计划,增强应届毕业生与企业的互相了解,提高人才招聘的有效性,提前做好人才的选拔储备。

  5、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坚持客户导向的流程化管理,优化公司管理体系,强化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推广,保证公司管理水平与企业的发展相匹配。

  6、在确保股东利益的前提下,针对短期流动资金和长期投资资金的不同需求,合理使用发行股票、债券以及银行贷款等不同融资手段,充分发挥财务杠杆和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满足公司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从而保持稳健的资产负债结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回收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31,524.32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为32.54%;公司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为3,883.57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为4.01%。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及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首先,基于与客户过去合作情况以及对客户整体经营情况的评估,因客户具有良好的资金实力、市场知名度,且信用良好,公司给予客户一定的信用期;其次,受行业季节性波动影响,第四季度作为公司所属客车行业的销售旺季,公司与下游客户的未结算金额增加,进而形成较大的应收账款;最后,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采取车辆行程达到规定公里数之后才进行补贴申请和实际发放,时间上存在滞后性,导致商用车生产厂家自身回款和获得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款时间均被延长,对商用车生产厂家的现金流带来影响,增加了生产厂家的资金压力,进而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回款周期较长。虽然下游主要客户多为上市公司,但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及应收票据余额累计较大,存在逾期或出现坏账损失的风险。

  公司将继续保持与现有各大商用车厂商、公交运营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按期与客户对账;对客户经营情况及资金情况进行评估,对可能存在偿还风险的客户积极采取法律措施催收账款。

  2、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合计占公司总销售收入的53.13%,客户集中度较高。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头部客车生产厂商,如宇通客车、金龙汽车、比亚迪等。公司经客车生产厂商严格的程序选择成为其合格供应商,并且得益于公司产线规模扩大和较好的产品开发能力,公司与客车生产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业务合作关系,该情况有助于保持公司业务及客户的稳定性。若公司主要客户发生流失或主要客户经营状况发生不利变动,将对公司经营业绩和资产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在保持与现有各大客车厂商、公交运营企业及商用车厂商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不断积极拓展全国各省、市的商用车厂商客户,进一步丰富公司客户群体,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强公司盈利能力,从而达到不断提升企业价值的效果。

  3、业务季节性波动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存在一定的季节性,上半年为公司产品销售淡季,下半年为公司产品销售旺季,尤其是第四季度,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7.15%。上述情况与公司所处的行业特性相关。公司客户主要是国内头部客车生产厂商,其生产计划会受到其客户公交公司交货期限的影响,通常公交公司上半年制定车辆采购需求预算计划,下半年执行采购计划。因此公司业务存在季节性波动风险。

  公司将积极拓宽产业链,抓住机遇向相关领域延伸、辐射。在现有业务基础上,优化公司产业布局,提升公司综合实力;推动核心产品的持续升级换代,积极开拓物流车、环卫车等其他商用车市场及工程机械市场,有序推进一站式CT体检服务车、5G智能眼科巡诊车等移动医疗业务发展,积极开拓乘用车市场。

  4、公司下游行业发展趋势变化的风险

  公司产品和服务目前主要应用于城市公交车及其他商用车,近几年存在下游市场需求减少情形,从长期发展来看,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信息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提高,单车价格增加,将会有更多的市场竞争者进入本行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此外,商用车行业一定程度受宏观经济变化、国家政策调整等情况的影响。如果公司在业务扩张或产品推广过程中市场开发不力、相关产业政策发生较大不利变化,可能会对公司未来收入及业绩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将在强化与客户合作深度的基础上,不断积极拓展全国各省、市的商用车厂商、公交运营企业客户,进一步丰富公司客户群体;积极探索移动医疗车、乘用车等新的业务领域,扩大企业业务范围,增加收入来源;充分发挥现有优势,紧跟市场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5、新业务领域开展的风险

  公司目前一方面正在积极开拓物流车、环卫车等其他商用车市场及工程机械市场,积极开拓乘用车市场,另一方面在积极推进一站式CT体检服务车、5G智能眼科巡诊车等移动医疗业务。公司深耕客车行业二十余年,在产品技术、市场方面已有一定积累,但较其他商用车市场、乘用车市场仍存在一定技术需求、客户主体的差异;其中,移动医疗业务与公司商用车板块业务存在较大差异,协同效应低,面临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政策要求及经营管理需求,一定程度上存在业务进展不顺利、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等风险。

  公司将通过从外部招募相关业务领域专业人员,组建完善的销售团队,以专业化的运作和管理方式等降低经营风险;密切关注相关行业的政策要求及市场主体需求,以保障市场开拓业务的顺利进行。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山推股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