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布局碳中和 行业龙头工业富联是如何做的?

来源:挖贝网 2022-05-23 09:47:5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布局碳中和 行业龙头工业富联是如何做的?)

双碳浪潮下,不少行业龙头成为了加速推进碳中和行动的引领者,尤其是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将国外减碳经验和理念的引入的同时,结合自身实践积极探索碳中和“中国经验”。5月20日,在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企业工业富联首次发布《工业富联碳中和白皮书》,承诺到2030年运营碳排放较2020年基准年下降80%,2035年实现运营范围碳中和,2050年实现价值链净零排放。为实现这一目标,工业富联制定了3R政策 (Reduce、Replace、Resolve),按照“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供给优先、碳抵消为辅”的策略,逐步实现自身运营及全价值链碳中和。

在推动全社会低碳转型过程中,企业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以工业富联为代表的行业龙头如何布局,则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关注焦点。但实现碳中和并非易事,对如此庞大体量的企业来说更是复杂,面对这样的新课题,工业富联打算怎么做?

关键步骤:减少运营排放(Reduce)

自身运营环节的节能减碳是工业富联实现碳中和的第一步。

工业富联各事业群节能减碳部门负责节能减碳工作,定期跟踪节能减排政策及新兴节能技术,并根据ISO 50001/GB 23331能源管理体系设定用能标准和节能考核机制,完成专项节能技术改造。此外,还邀请专业第三方机构开展能源审计工作,盘查用能数据,摸清能源流向及消耗路径,挖掘节能潜力,提升能源效率。

例如,针对现有中央空调系统使用年限长、制冷效率差的情况,2020年公司通过更换老旧设备,采用AI智控技术等手段,实现整个空调系统最佳状态运行,节能效果显著。该项目总计投入220万元,每年可减少电能约1,320,000千瓦时。

同时,工业富联以“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为发展方向,将清洁技术创新作为公司战略重点,不断提升单位产品的制成效率和能源使用效率。部分园区已建立智慧能源在线监控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用能的精细化管控,有效提升用能效率。

支柱手段:能源结构转型 (Replace)

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给是工业富联2030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的重要支柱。

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量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8%左右,发展清洁能源是推动双碳的关键。落脚到自身,工业富联将持续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力争于2025年实现40%可再生能源供给,于2030年实现80%可再生能源供给,于2035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给。此外,工业富联正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拟通过自主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对外投资并购等方式,实现能源结构的调整,降低自身运营产生的碳排放。

例如,工业富联从2021年起逐年提升包含绿色电力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充分发挥自身土地资源优势,在园区部署分布式光伏电站和大型地面光伏电站;投资开发风力发电、储能、智慧微网和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结合可再生能源采购和绿电交易,逐步提升再生能源用电比例。截至2021年末,工业富联已开发近50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计划于2030年实现约3,05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与投资。

辅助方法:抵消与碳捕捉(Resolve)

工业富联将优先选择减少运营碳排放和推动可再生能源供给的方式实现碳中和。对于无法通过减少运营排放和能源转型实现的碳排放量,考虑通过直接开展NBS或购买此类项目产生的碳抵消额(包括但不限于CCER 等标准)等方式实现碳中和。

同时,工业富联将开展调研,考虑在技术更为成熟时投资更具有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双重意义的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来辅助抵消部分自身运营碳排放量。

事实上,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工业富联能做的不止于此,可能带动的行业生态减碳潜力,将远大于自身减碳部分。除推进自身碳中和外,工业富联将结合自身业务实践,赋能行业提效增质,协助上下游产业链及有需求的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目标,为行业、为国家和社会的双碳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工业富联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