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2023年科创板十大熊股盘点:新能源成为重灾区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3-12-29 16:16:2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经历四余年发展,科创板始终立足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坚守“硬科技”定位,聚集了一批科技创新领域的优秀企业,板块内公司数量以及市值均有较大提升。

今年以来科创50指数受到美联储持续加息影响下跌近11%。虽然指数下跌不多,但是科创板有不少个股跌幅超过50%。这其中跌幅前十大的公司有:昱能科技、派能科技、利元亨、海优新材、明冠新材、禾迈股份、凯立新材、南网科技、美迪西、天合光能。

根据这些个股的行业可以发现,这些个股大部分下跌的驱动因素主要源于新能源的周期性。

交银国际预计2024 年内地光伏新增装机将进一步增至210 吉瓦,从23 年112%的同比增长的高基数下将放缓至明年的14%。光伏玻璃方面,主要原材料价格2024 年均将进入下跌周期,但在新产能投放后不排除毛利率在2024年将再度探底,不过,考虑到产能预警机制的存在,长期下降空间有限。多晶硅方面,2024 年产量将增长32%至200 万吨,为终端需求的1.49 倍,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将考验企业的成本控制。

光伏中游的产能过剩首先影响的是上游的设备企业今年的下跌主要源于此。

锂电池方面,新能源汽车处于价格战阶段,叠加动力电池行业严重产能过剩,库存高企,预计需求增速继续下滑,国投安信期货给出的需求增速预期在 27%。其他领域,国投安信期货预期消费电子增速在 3%,储能增速在 35.5%。锂电产业链和光伏一样存在估值大幅下调的预期,电池设备股在今年表现持续不佳。

具体来看前三大热门熊股:

遇到经营逆境的昱能科技

昱能科技自 2010 年成立起一直致力于 MLPE 组件级电力电子的研发及产业化,产品包括微型逆变器、智控关断器、功率优化器、EMA 智能监控等,是全球范围内最早实现微型逆变器量产出货的厂商之一。自 2011 年起,公司持续发力布局全球,相继在美国、澳大利亚、法国、荷兰、墨西哥等国际主要光伏应用市场成立分公司及子公司,形成了全球化的销售服务网络,跻身全球第二大微型逆变器产品供应商。

昱能科技虽然在欧美微逆市场手握一手好牌,但2023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公司营收9.69亿元,净利润1.8亿元,同比下降28.65%,表现不如预期。同时,公司存货金额一直维持在17亿元左右,表明公司在经营上遇到了一些麻烦。

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微逆市场已经转移至成本和制造工艺的角逐,这对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降本增效”将成为企业长期的战略指引。

全球储能时代来临,一个万亿级微逆市场即将形成。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综合能力更强的“六边形战士”才能赢得未来。因此,昱能科技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股价、库存、生产、营销、区域、研发等各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同时,公司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灵活调整战略和业务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现代社会中,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及储能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随着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不断攀升。在此背景下,锂电池生产设备的需求也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锂电生产设备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

增收不增利的利元亨

利元亨(688499.SH)作为一家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等深度合作的锂电设备生产企业,在锂电池制造设备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其产品线覆盖全锂电工艺,从电芯制作到模组Pack、智慧物流,实现了专机、一体机、局部环节整线、真正的整线的产品布局。高研发投入使得利元亨在行业内保持技术领先地位,获得了与头部企业合作的机会。

然而,客户集中度过高成为利元亨的一大隐患。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较高,尤其是第一大客户新能源科技占比超过70%。这使得公司的业务受到下游客户采购策略和经营状况的影响较大。同时,存货跌价风险和坏账风险也不容忽视。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逐年增加,而存货周转率较低,导致存货跌价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逐年攀升。

2023年上半年,利元亨的业绩开始出现亏损。虽然营收同比增长了56.56%,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18.62%。主要原因包括毛利率下降、期间费用增加以及信用减值损失和利息费用的拖累。此外,公司还有多个在建工业园和其他配套工程,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借款余额较高,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资金压力。

总的来说,虽然利元亨在锂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客户集中度过高、存货跌价风险和坏账风险等问题对公司的业绩和未来发展构成威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公司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客户集中度、提高存货周转率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以改善财务状况。同时,面对行业竞争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利元亨还需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技术水平,以保持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光之后的禾迈股份

禾迈股份,自2012年创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光伏逆变器、储能相关产品、电气成套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和设计,是光伏领域内的微型逆变器供应商。然而,与其在光伏领域的专业地位相比,更让市场瞩目的则是其作为A股历史上发行价最高的公司之一的身份。

禾迈股份的发行价高达557.8元/股,成为A股历史上的高价新股。然而,高价背后反映的是高市盈率和高估值。以公司的静态市盈率计算,已经超过了200倍;按照2021年的净利润计算,市盈率也在100倍以上。这种高估值在市场预期行业景气下滑或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时,极易导致估值和业绩的双重打击。

禾迈股份的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几点思考:首先,对于公司估值的合理性需要深入探究。将禾迈股份的估值与全球微型逆变器领导者Enphase相提并论是否合理?为何市场总认为市场份额小就意味着更出色的成长性?其次,市场炒作和预期管理对于新股价格的影响不容忽视。如果禾迈股份的发行价更低、市场炒作情绪更淡、预期更为保守,市场波动是否会更小?最后,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何合理运用募集资金、保持经营专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不能让上市成为公司的唯一目标,也不能因上市而使公司迷失方向。

但值得注意的是,短期的市场波动并不应掩盖这些企业在科技创新和长期发展潜力上的光芒。对于光伏和锂电池等新能源行业,尽管当前面临产能过剩等问题,但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行业的长期前景依然充满希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轩高科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