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办的“全国中医络病学教学和教材改编研讨会”在河北石家庄隆重召开。百余位来自全国近40所开设中医络病学课程的高校专家学者,三百多位络病学推广工作者汇聚一堂,围绕络病理论创新发展和应用、全国络病学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经验分享等热点内容开展研讨和交流,为搭建《络病学》教学的桥梁与平台,全面推进中医药教育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献计献策。
会议期间,《医师报》对话参与中医络病学教学和推广的多位专家,就中医药创新发展模式及学科建设等热点内容交流讨论,分享中医学科高质量发展心得及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期大咖面对面,对话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任建琳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高彦彬教授。现整理访谈精要如下。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而传承与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任建琳教授看来,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应该在以临床价值导向为目的的前提下,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中医理论的传承和提升、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创新中药的研发和临床验证。“这三方面结合,才能发挥好中医药的作用。”
而理论的传承,就要从中医药教育入手。任建琳教授表示,“掌握中医药知识、传统知识,甚至创新理论和发展理论,之后才能结合所学知识与理论思考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法,并开方用药。”
事实上,近年来在提高中医药教育整体水平、加强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创新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等方面,国家加大了对中医的扶持政策。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中医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让任建琳更坚定了要传承创新中医药的想法。“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彰显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
任建琳教授回忆,在她刚踏入临床工作的时候,肿瘤的治疗还处在西医为主、中医辅助的状态。尽管当时的治疗方式和手段已取得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诸如恶心呕吐、脱发、心脏损害等不断折磨着患者。
这让任建琳开始思考:如何运用中医手段延长治疗深度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工作中不断地了解和学习,任建琳教授意识到,中医不仅仅关注疾病的预防,更能在治疗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任建琳教授以自身经历践行着她所坚守的观念:立足于中医药本身,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中医药,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近年来,通过对中医络病理论的学习,使我对中医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干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任建琳教授介绍,从络病的角度来讲,肿瘤的病机是久病入络,转移后出现久痛入络。络病理论指导下的肿瘤治疗可以实现健脾补肾、散结通络、解毒抗癌作用。基于理论指导,任建琳教授及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相应临床研究,并逐步应用到临床中取得一定疗效,不断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络病学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创新实践的典型代表,历经40年的砥砺创新,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创立中医络病学新学科,并形成了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两大学科分支,分别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类疾病防治研究,出版《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专著均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建立“国际-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四级学术组织体系,建立重点学科、实验室、研究室及特色门诊,提升中医络病学学术影响力。
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围绕系列“通络”药物开展了30余项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覆盖了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以及肿瘤、糖尿病等发病率高的疾病,全面揭示了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通络中药的作用机制,开创了中医循证研究的先河。
国家973计划项目验收专家组曾评价络病理论相关研究“创立了‘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中医传统理论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重大原创成果,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做出了示范。”
“在国家政策持续鼓励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的红利推动下,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迎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作为这一代的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任建琳教授表示,络病理论原创打通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脉络”,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典范。
多学科交叉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的有效路径
院校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将传统教育的精粹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中医教育体系,为中医药发展打下最坚实的人才之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要求,将中医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提高临床类别医师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水平。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高彦彬有他的认识,“中医学科建设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多学科交叉是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医学科建设是新时代高等中医药教育建设的引领性和标志性工程,是关乎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高彦彬教授指出,中医学科建设对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知识创新和文化繁荣,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服务建康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那么,如何开展中医药学科建设?高彦彬教授认为,中医学科建设,首先要遵循中医药学术自身发展规律,根据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以发展中医药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以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和继承创新为根本;完善中医药学科结构和体系,丰富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在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的同时,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建设一批高水平支撑平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产生一批原始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提高中医药的社会服务能力。
高彦彬教授以中医络病学为典型案例,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和成果。“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及中医药临床医学院获批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络病学,同时也建立了中医络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跨学科组建交叉学科开展络病研究。”高彦彬教授介绍,近年来,基于学科和理论创新发展,先后承担国家973课题、国自然、市自然、市教委课题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9年,“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荣获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于2015年开设研究生课程《络病与重大疾病研究进展》;2016年开设中医本科生选修课程《络病学与临床应用》;2014年起,每年召开络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及络病与重大疾病研究高峰论坛,累计3000余人参加。
高彦彬教授表示,其教授本科及研究生《络病学》课程将近十年,收到了一致好评:通过《络病学》的学习,了解了络病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拓展了学术视野和科研思路,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是将基础和临床学科交叉、让教学和科研融通的创新性课程,特别适合当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
在高彦彬教授看来,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亦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有效路径。为此,高彦彬教授强调,应当通过开展中医交叉学科研究,增强自主创新技术源头供给,实现中医药关键共性技术的创新;同时,围绕中医药科技发展前沿领域,布局交叉前沿领域基础研究,如中医脏腑理论研究、经脉理论研究、中医诊断研究、中医疫病研究等前沿领域,催生新的前沿方向,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结 语
中医药理论是历代医家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不断形成的知识体系,蕴藏着巨大的宝藏,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与临床实践价值。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医药基础理论因其自然科学的属性,以及本身的发展规律,需要更好地重构与发展。
“中医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前期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努力。”任建琳教授表示,我们需要在传承创新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以推动临床创新,取得成效。
“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要着眼于服务人类健康的全生命周期,要满足健康中国建设所需,以拓展创新发展能力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高彦彬教授指出,中医药人才应当掌握坚实宽厚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强化中医临床思维,注重临床技能训练,具有丰富多元的交叉学科知识,广阔的国际视野,最终成为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提高中医药的社会服务能力。(来 源:医 师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