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皖仪科技2022利润增长20.64% 产品升级稳增长

证券之星网站 2023-02-27 20:49:3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据皖仪科技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营收6.76亿元,同比增长20.10%;营业利润3771万元,同比增长20.64%。总体来看,皖仪科技2022年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虽然归母扣非净利润有所下降,但在研发上的投入继续加大,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品迭代巩固并开拓了新的市场份额,同时政府补助也随之增加。

皖仪科技自成立以来,以光谱、质谱、色谱、频谱技术为基础,形成了环保在线监测仪器、检漏仪器、实验室分析仪器、电子测量仪器等四大产品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环保、化工、电力、汽车制造、新能源锂电池、制冷、生物医药、科研等领域。

布局医疗器械蓝海

2022年3月10日,皖仪科技公告了经营范围的变更,变更后增加了“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等内容,反映出了公司布局医疗器械的计划。从皖仪科技披露的定期报告可以看出,其在研项目中涉及医疗相关领域的在研项目有4个,截至2022年6月底,“分子诊断仪器及试剂”的荧光定量PCR处于正样阶段及注册准备阶段、数字PCR处于初样阶段;“血液透析设备研制”完成核心模块原理预研,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超声手术刀的研发及产业化”完成理论分析和预研,刀头、换能器和系统进入初样研制阶段;“一次性使用中空纤维血液透析器建设项目”处于场地建设和设备采购。

医药生物行业是人民健康发展的基石,医疗器械国产化率低,行业具备极强的技术壁垒,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医疗新基建是国家医疗系统建设的大趋势,尤其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国内医疗短板显现背景下更受重视,后疫情时代,全球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我国医疗新基建正火热。

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医疗器械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公共卫生事件给市场带来的影响依然比较深远,市场的需求可能会依然持续。另一方面多种利好政策集中医疗器械领域,行业未来发展空间较大,仍处于高速增长的产业生命周期阶段。

利好政策接踵而来

2022年9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当天会议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促进消费发挥主拉动作用。本次贴息贷款主要涉及高校、职业院校、医院、中小微企业等九大领域。中央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为2年;贷款利息不多于3.2% ,补贴后利息小于等于0.7%。

2022年9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相关财政贴息贷款原则上对所有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放开,总额预计有2000亿。贷款使用方向包括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各类医疗设备购置。国家卫健委原则上对项目申报不予干预,即报即批,由医院与指定银行自行协商贷款方案。

医疗设备需求释放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披露,相关财政贴息贷款原则上对所有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放开,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主要涉及县医院、县级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和后备定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等,其中县级医院基数最大,超过1.6万家,有望带来3200亿元增量市场覆盖方向和领域较为全面。涉及医疗设备生产制造的相关上市公司有望在短期内受益。

未来两年,国内医疗设备采购需求有望快速释放,带动相关标的业绩实现加速增长。本次财政贴息支持医疗设备采购政策是国内医疗新基建的又一重要支撑,对医疗仪器设备生产制造企业是重大利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皖仪科技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