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中美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摩擦冲突不断,国家对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可控也逐渐重视,在信创行业相关政策的密集落地下,相关个股也是迎来了一波炒作,部分个股更是短期就翻了一倍甚至更多。
而在信创产业链中,数据存储是很重要的一环,只有确保数据要素能够长期稳定的存储并且不丢失,才能谈得上数据交易或更多的业务。易华录作为国内蓝光数据存储的领先企业,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中国华录集团旗下控股的上市公司。可以说,易华录不仅在数字经济赛道中背靠国资委央企的“大树”,更是在数字经济的赛道中站在了最核心的位置上。
蓝光存储技术+数据湖:数字新基建的水库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产生的数据量呈几何式爆发增长已成定局。如此海量的数据,短期单纯地记录存储下来相对容易,而超过五十年的存储,并且满足随时可读取,难度就要大得多。
为何在数字经济时代,长时间大量存储与随时可读取如此重要?这里就需要理解数字经济的核心概念之一,即有价值的数据就是有价值的资产。这是国家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最重要的激励机制。
然而,尽管数字经济这一概念在多年前就已提出,但受制于有价值的数据没有市场可以变现出售,数字经济的市场规模一直没有迎来爆发式增长。显然,一批规范的数据交易所的建设迫在眉睫。而2022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数据交易所建设明显加快。截至目前,已成立超40家数据交易所,其中典型代表如上海数交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等,已纷纷上线数据交易产品。
据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测算数据,国内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十四五”期间将突破1749亿元。同时,市场正迎来政策、技术等边际变化。华安证券研报认为,数据要素市场不可或缺前提下,我国数据交易发展空间巨大。
千亿级的市场规模成长的天花板,到下一个五年期间,这一数据继续翻倍增长的概率也几乎是百分之百。如此大的市场,最需要保证的就是数据资产的持久存储与频繁买卖时存储读取的及时稳定。
理解了在数字经济时代为何大量存储、长期存储与随时读取如此重要,这里就不得不提易华录的核心技术之一,蓝光存储技术了。
与我们认为的插入到电脑中,仅能存储上几百MB的传统光盘不同,新一代的蓝光存储是超大存储量光盘的集合,单层的蓝光光碟的容量为25或是27GB,而一个下图这样的蓝光存储整机,存储容量可以达到1.7PB,也就是接近180万GB。
除了存储量大,相较于过去传统的数据存储,以硬盘存储为主,硬盘由于其物理特性,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使得它不适合作为长久存储的介质;从长远来看,蓝光是进行数据安全长期存储的最好选择。
与传统存储产品相比,蓝光产品在保护涂层和记录材质上使用了新一代材料,具有极强的抗划伤和抗指纹污染的能力,其使用非接触读写机制,即便是需要频繁读取的数据,也不容易产生损耗。加之其与传统数据存储的高兼容性、通用性,蓝光存储将成为下一代数据存储的不二之选。
2022年12月21日,易华录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截至目前,易华录的数据湖累计部署蓝光存储规模近3500PB,数据湖已建成和规划的机架数量近2万架。
易华录在蓝光存储领域的庞大规模,从数据中就可以看出(数十亿GB),但等等,数据湖,这是什么?
数据湖概念首次于2010年被James Dixon提及,是一个相对于传统数据仓库产生的概念。数据湖大体意义上是说,随着数据量的日益增长,并且不同种类的增加,如果预先将他们都聚合到数据仓库中,这样下去就会失去对最低级别数据的可见性,并且这些预聚合好的数据也只能回答预先确定的问题,而没办法去预见一些未来的数据问题。
这里做个简单的比喻,数据湖是一个由蓝光存储器汇聚成的数据集中水池,而数据根据读取频率分在了湖水的上层和下层:上层读取存储频次高,给水和排水管径就大,下层是不常读取的“冷数据”,给排水管径就要小得多,大多只需安全存储即可。相比于数据仓库需要大量的成本分拣、归类录入,甚至还可能在转运途中摔坏、烧毁、丢件,数据湖的管道流水运输,显然在成本和效率上要好得多。
下图简单对比了数据湖与传统数据仓库的特性。
图片来源:CSDN博主 一个数据小开发
可以看到,在真正的大数据时代,数据湖才是大量数据合适的“栖息地”。2022年12月12日,易华录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易华录数据湖已落地32个,其中进入运营25家,其中在抚州、徐州、株洲、开封等多个数据湖项目公司已经取得了当地政府政务数据授权和运营许可,具备了开展数据运营的基础。
需要进行数字新基建的城市,甚至部分数据处理量较大的大型企业,都需要建立这样的数据湖系统,相对应的,也都是易华录的潜在客户,这个市场空间,想象潜力实在巨大。
以数据湖为节点,构建数据之河网、数据之银行
水是生命之源,数据是数字经济之源,如果数据湖模式可以顺利推广,那么在全国范围内,一片片易华录的数据湖,将会给每一个城市带来数字领域的盎然生机。
然而,有地理常识的人都清楚,单独的湖泊如果不连通河网,只能是相对缺乏生机的咸水湖。但之前提到了分层管道也是数据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意味着易华录可以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轻松地通过“管道”实现数据之水在不同数据湖之间的转移。一个个湖泊,在大数据网的联系下都流动了起来成了淡水湖,同时也构成了一张国家级的数据之河网。
有了如此庞大的河网体系,那单纯建设数据湖,显然不会是易华录全部的经营目标。当前,易华录主要业务就包括三块,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政企数字化、数据运营服务,2021年营收占比分别为50%、38%、12%。近几年,公司业务重心由数据湖建设转向已建数据湖的有效运营中,持续加大在新的数据运营、数据银行(现已更名易数工场)等轻资产业务的研发投入和渠道拓展。
再等等,数据银行,莫非易华录也想要把数据像货币一样贷款或者存款?
事实并非如此,由于数据缺少一般等价性,想要把数据贷出再收回也有一定的困难。但数据银行的建设原因,却与银行有一定的共性。
数据银行,是针对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产权模糊和“散、乱、差”现状,基于银行管理的理念及架构,以尊重用户个人数据的所有权、隐私权和收益权为核心,建立用户的数据资产综合管理与运营平台。数据银行本在于数据所有权和运营权的分离,有很强的信用属性,而国资委实控的易华录,经营相关业务本身就有顶层设计上的优势。
与数据交易所仅提供数据交易平台相比,数据银行则是在政府授权运营和全流程监管下,由公司整合地方政务数据、行业数据以及部委数据研发出各类数据产品并上架到数据交易所或直接面向客户销售、提供服务。数据银行适用于各大中小型企业与个人用户的数据资料存储、备份、归档等一系列需求。数据银行的最大优势,在于将存储产品转换为存储服务。其在数字经济体系中,参与程度更高,产值和价值也会更大。
此外,不同于传统银行,数据银行的建设需要很多的高科技技术作为支撑。特别是在数据确权、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要求尤其高、在易华录的易数工场(原名数据银行)模式中,通过易华录在数据湖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能够保障“数据可用不可见、可用不可取、可控可计量”。
而数据银行对于易华录来说,已不是停留在PPT上项目。易华录建设的全国首个数据银行标杆项目2022年已在抚州落地。相关新闻还得到了人民数据官方的报道。在这一领域,公司前期已在建项目储备充足,随着相关政策持续推进。根据测算,公司2025年地级市政务大数据节点建设以及数据银行运营等相关营收整体规模将达到接近60亿元,其中数据银行纯运营收入2025年将达15亿元,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2030年该项数据更有望成数倍增长,未来成长空间十分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易华录还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公开转让华录智达20%的股份,该公司主营智慧交通领域,与数据湖和数据银行的战略并非完全契合,本次转让所得的共计1.8亿元交易价款,有望进一步用来加大在数据湖和数据银行领域的投入,实现主营业务的更好发展。
从易华录的布局和行业地位看,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提供基础建设、技术服务和信用服务的易华录无论如何都是一个绕不开的标的,东吴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中,更是给出了49元的超高目标价,较现价接近翻倍。实际上无论最终是否到达了这个目标价,投资者如果选择参与数字经济相关标的,易华录都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自低点以来易华录涨幅已超110%,投资者应注意短期调整风险,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