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英科医疗公告称,终止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实施年产50亿只TPE手套和50亿只CPE手套项目。这已经是该公司今年以来第三次终止手套项目,年内终止项目投资额近65亿元。
回到两年前,英科医疗因手套大卖,市值一度超过千亿,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手套茅”。那么,这家凭借新冠疫情的市场需求而一鸣惊人的一次性手套供应商,又为何会终止投资项目呢?是一次性手套这条赛道不行了吗?英科医疗未来的路又该如何走呢?
“过山车”式的发展
这几年,英科医疗几乎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
在2020年之前,英科医疗这家位于山东淄博,主营一次性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产品的小企业并不出名。其股价平平淡淡,业绩不温不火,年利润不过一个多亿,市值不足30亿元。
但随着新冠疫情风暴的突然席卷,一次性防护手套成为重要的防疫物资,全球范围内市场需求大幅激增、供不应求,价格也水涨船高,出口价格在 2021 年 3 月达到巅峰,相较 2020 年 1 月,单价将近翻了三倍。
作为以一次性医疗防护手套为主要业务的上市公司,2020年英科医疗集中力量进行安徽淮北手套生产基地的建设,一次性手套产能由2019年的190亿只,增长至2020年末的360亿只。
由此,英科医疗在当时就成为中国最大及全球第三大的一次性手套供应商。该公司借疫情在2020年和2021年,两年时间里大赚144亿元,是公司过去累计净利润的数十倍。
伴随上述业绩的是股价一飞冲天,从2020年初至2021年1月期间,短短一年时间股价涨逾40倍,最高飙至299.99元/股,一跃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公司也因此被称为“手套茅”。
但变化总是不期而至。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需求回归常态化,一次性手套产品供需很快就出现了反转,价格也随之大幅回落,行业步入周期性调整阶段。
英科医疗在2021年报中提到,“因产能扩张和需求逐渐回归稳定状态,市场面临了阶段性供大于需的局面,价格也持续回落,目前部分渠道的销售价格已接近疫情前水平。”
手套产能过剩
英科医疗这一举措很大原因是后疫情时代下手套行业产能过剩。
首先从需求上看,在疫情暴发前,发达国家是全球手套消耗量最大的使用者。数据显示,2018年全世界人均使用一次性手套数量最多的国家是荷兰,人均消耗276只,美国人均使用量为250只,中国人均使用量仅6只。
随着疫情突然爆发拉高了2020年前5年整体的复合增速,使得全球一次性手套销量整体达到了17.2%。
虽然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但随着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蓬勃,各地居民对于自身卫生防护的意识会越来越强,可以预见短至中期内的防护性手套使用量会逐步增长至欧美等发达国家使用水平。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计,全球一次性手套销量将由2021年的7858亿只增长至2025年的12103亿只,2021年~2025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1.4%。
不过,此前在疫情这个突发因素刺激下,叠加手套产线的投产时间较长,动辄达到一年以上,这也导致了国内外企业在手套需求高峰期不断加注,致使产能过剩,整体市场需求也从“盛夏”转变为“深秋”。
2022年1月~2月,中国丁腈手套总出口量2.35万吨,同比下跌40.20%,出口均价7193.48美元/吨,同比下跌56.90%。
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英科医疗一次性非乳胶手套的年化产能达到750亿只,其中一次性丁腈手套年化产能为450亿只,一次性PVC手套年化产能为300亿只。
据不完全统计,英科医疗在建一次性非乳胶手套产能1550亿只,如果全部产能建成投产,公司总产能将达到2300亿只。
除了英科医疗外,国内的蓝帆医疗、中红医疗等企业此前也都披露了医用手套项目扩产计划,而全球最大的一次性手套生产商——马来西亚顶级手套公司也推出扩张方案,未来两年预计扩产到1360亿只/年。
目前一次性手套行业正经历行业激烈竞争和洗牌期,当前情况相对供过于求。未来将行业内原有落后产能以及疫情中新建的临时性产能淘汰后,供需关系将逐步回到平衡状态。
英科医疗此时若能及时“收手“,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不靠手套,未来靠什么?
英科医疗一直被视作纯靠运气的周期股,尤其当主流投资都导向高精尖产业时,其重仓的低值耗材就显得格外惹眼。
而在全球范围内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供需格局已发生转变的情况下,手握巨额现金的“暴发户”英科医疗也开始急于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
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2月,英科医疗投出了三笔资金:出资1000万元参与投资飞亚化学,认缴出资3亿元投资无锡尚贤湖博尚投资合伙企业,与华平资本签署认购协议,认缴出资1亿美元。
今年6月份,公司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公司计划使用不超过1100万人民币,以锚定投资者身份参与认购美因基因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发行股份。
据统计,近一年来英科医疗及其子公司对合伙企业投资总额合计已超过19亿元,投资方向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新消费、科技、商业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
对于英科医疗而言,如果能通过投资、收购、并购等方式保证其产品的全面和竞争力进而保全市值,或许是一个好方法,但这些零敲碎打的投资对其主营业务尚无法形成协同合力。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也可能把前两年挣的钱迅速败光。这不仅取决于团队对行业的专业认知和判断,更有时运来作祟,正如当年的大发横财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