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年初以来一跌再跌,虽然四月底到七月初曾经探底回升,无奈空方力道仍然强大,现在又回到了年内低点附近。根据钱龙的数据,沪深300指数截至上周五(9月23日)的累计跌幅超过21%,而在这176个交易日当中,收跌比收涨的天数还多了14天。
(来源:钱龙)
而在空方相对占优的大环境下,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解禁,尤其是大规模解禁的情况,无疑会被格外关注。根据面包财经统计,9月26日~10月2日的一周,A股市场将有73只股票面临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量为101.48亿股,解禁规模超1400亿元(按9月23日收盘价计算),其中有18只个股的解禁股数占总股本比例将超过10%。
(9月26日~10月2日解禁市值前20的个股,来源面包财经)
解禁市值前三名均超百亿 传音控股年内“跌”下王座
根据统计,在本周解禁的个股中,双汇发展9月26日有19.75亿股解禁,占总股本比例超过57%,按9月23日的收盘价计算,对应市值将接近470亿元。而双汇发展也是节前解禁的个股中,3只解禁规模超过100亿元的个股之一,紧随其后的是传音控股的231亿元,以及中国人保的150亿元。
而根据同花顺iFind的数据,上述三只个股中,仅有传音控股年初以来未能跑赢沪深300指数,累计跌幅超过60%,在三只个股中表现最差。不过三只个股中,也仅有中国人保一只年初以来是累计上涨的,涨幅为9.46%。
(来源:同花顺iFind,其中白线为双汇发展)
其实,曾被誉为“非洲手机之王”的传音控股年初以来股价表现疲软,受害者不光是一众国内投资者,有家QFII也名列其中。
根据德林社的统计,外资的挪威中央银行-自有资金今年第一季度新进为传音控股第十大股东,持有585.57万股,持股成本在92.89元以上。而今年二季度,该外资机构继续加仓104.62万股,持股数量提升到690.19万股,加仓成本在75.16元以上。假设挪威央行是以上述的最低价买入,截至上周五收盘,其浮亏已经超过37%。
(传音控股2022中报前十大股东,来源同花顺iFind)
4只科创板个股大比例解禁 或是“雷声大雨点小”
此外,在本周解禁的73只个股当中,有14只在科创板上市,同样是按9月23日收盘价计算,当中包括传音在内的4只个股解禁市值将超过10亿元。而在这四只个股当中,仅有中控技术一只个股的解禁股份占总股本比例低于10%,剩下三只的占比均在20~50%以上。那么,这些个股的大规模解禁会产生多大影响呢?
事实上,早在今年7月的科创板解禁高峰时,就已经有机构人士指出,受到诸多条件限制,包括高管在内的公司原有股东在股份解禁之后并不会急着减持,对股价的压力自然不会太大。
根据新华财经的报道,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认为,相比于创投机构等股东,首发原股东的盈利兑现意愿并不迫切,且考虑到半年报业绩披露前30日不得减持,大股东与董监高集中竞价减持需提前15天披露减持计划等规定,以及减持窗口期本身会抑制减持意愿等因素,解禁后短期内减持压力或相对有限。
而业内人士当时也有观点指出,未来随着限售股大量解禁,更多筹码进入流通,将为机构投资者入场提供更好的市场交易条件,也将进一步打开增配科创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