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新航,距离登陆港股只有一步之遥。
据港交所信息披露显示,中创新航已于9月9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如若顺利进行,中创新航或将成为“动力电池港股第一股”。
值得一提的是,9月21日晚间,天齐锂业、精测电子相继公告称,拟使用自有资金,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中创新航港股IPO的股份。其中,天齐锂业拟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95亿元)。
此前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促使动力电池企业纷纷结盟上游企业。那么作为上游锂矿巨头的天齐锂业,为何主动靠拢下游动力电池企业?中创新航究竟有何能耐?
电池行业“资深玩家”
说起中创新航,很多人都比较陌生,其实中创新航就是锂电行业中的“老人”中航锂电。
回顾其发展历史,中航锂电经历了起步、辉煌,再到衰落,以及后来的重生,可谓是是动力电池行业的资深玩家。
中航锂电成立于2007年,成立之初主要从事磷酸铁锂电池生产,重点发展商用储能市场,比宁德时代还早了4年。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中航锂电,很快走向巅峰。2012年至2013年间,使用中航锂电电池的车型总数连续两年排名第一,同时拿下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的宝座。
不过,中航锂电的高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2015年三元电池异军突起,中航锂电并没有觉察到市场上的新动态,没有及时抓住转型机会。从而导致了成飞集成2017-2018年连续两年的亏损,并在2019年沦落为*ST集成。
为了生存,中创新航不再死守磷酸铁锂,转而将研发重点放在三元电池。
功夫不复有心人。近年来中创新航的装机量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也同步提高。
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1年,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国内装车量从0.7GWh提升至9.1GWh,市占率为5.9%,排名第三。
今年上半年,中创新航以8.25GWh排在动力电池装机量的第三位,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也是国内唯一未上市的头部动力电池厂商。
与此同时,中创新航还在继续缩短与宁德时代的距离。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创新航的市场占有率为7.58%,相比于去年同期的6.90%增加了0.68%。
上下游深度绑定
此次天齐锂业与精测电子参与中创新航的认购也是“情理之中”,两家公司均表示,此次是此前与中创新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延续。
事实上,中创新航早已与天齐锂业、精测电子两家公司有合作关系。
早在今年6月,天齐锂业在港股IPO时,中创新航作为基石投资人,投资约5000万美元参与认购。如果天齐锂业完成了上述认购,天齐锂业与中创新航将交叉持股。
而精测电子同样是延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去年5月,精测电子设立常州精测,开始从锂电池后道测试设备延伸到中前道的工艺制程设备领域,这一地点正是中创新航总部所在地。
2022年3月9日,常州精测与中创新航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确定常州精测为其锂电设备的优选合作商。
对中创新航而言,此次两位基石投资者均为上游供应商,其中天齐锂业为中创新航电池级碳酸锂主要供应商,而精测电子则为其新能源设备供应商。
一直以来上游锂矿及原材料供应商因锂价走高赚得钵满盆满,但下游电池企业及新能源主机厂却因成本飙升处在了非常被动的境地。在此背景下,拉拢上游、稳定供应对中创新航至关重要。
业内人士指出,天齐锂业、精测电子此次参与中创新航IPO股份认购,可以形成更为深度的合作。这两家公司今后的产能将更有保障,订单不会那么容易流失。
锂矿周期性或见顶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促使动力电池企业纷纷结盟上游企业。如今,天齐锂业主动向下游靠拢,也凸显了上游原材料企业的隐忧。
天齐锂业的主营业务,包括锂精矿开采、加工与销售,锂化工产品及衍生物生产与销售。按 2021年产量计算,公司为全球第四大及亚洲第二大锂化合物生产商,市场份额分别为7%及12%。
9月17日,天齐锂业回复关注函提及,由于锂行业的周期特性,锂化工产品的销售价格具有较大波动性。除了受经济周期波动,还受产业供需格局影响较大。
早在此前,就有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对外表示,上游原材料被资本炒作,碳酸锂、PVDF、六氟磷酸锂、电解液原材料、石油胶等原材料,在一年内出现了价格暴涨,带来产业链的短期困扰。
高盛还曾表示,预测今年锂价均价约5.4万美元/吨(约合人民币36.2万元/吨),2023年将降至1.6万美元/吨(约合人民币10.72万元/吨)的水平,跌幅达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