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新能源汽车成为了A股市场的最强赛道,宁德时代、比亚迪纷纷冲上万亿市值,蔚小理、哪吒、零跑等造车新势力的热度也居高不下。可以说,国内汽车市场已逐步进入新能源车时代。
新能源车市场的火热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高速发展,这其中有大家熟知的锂矿、锂电池、整车,但实际上受益的远不止它们,不少汽车零部件厂商、正负极材料厂商亦有了不小的机遇。
而华翔股份,就是其中的一员。
二十年深耕造就黑金零部件铸造领军者
7月28日,华翔股份公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6亿元,同比增长17.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13.45%。
在疫情影响下,华翔股份营收净利同比实现双增的表现已相当不易。
公开资料显示,华翔股份公司业务起源于1999年,二十多年来公司专注于金属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涵盖白色家电、工程机械、生铁和汽车制造等领域,是国内少数具备跨行业批量化生产能力的综合性企业。
业绩方面,2016-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由13.08亿元提升至32.82亿元,归母净利润由0.88亿元提升至3.28亿元,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超过20%和30%。
而继2021年年度业绩各项数据、指标再创新高后,华翔股份2022年再迎开门红。公司4月27日发布的一季报显示,今年前三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6亿元,同比增长49.73%;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37.88%。
7月25日,华翔股份新增1家机构对其2022年度业绩做出预测。6个月内累计共3家机构,预测2022年净利润均值为4.67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42.32%。
具体来看,申万宏源最新研报分析表示,多重优势凸显,构建公司核心竞争力。
产品方面,公司深耕铸造行业20 余年,产品可应用于白色家电、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与包括格力电器、美的集团、丰田集团、上汽制动、恩布拉科等在内的众多下游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
产能方面,截至2021 年年底,公司已形成年产30 万吨铸件、2.5 亿件机加工产品的生产能力。
成本方面,公司人力、电费多等方面相较于位于东南沿海的同行可比公司具有较大优势;2021 年公司收购晋源实业,加速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战略布局,实现短流程联铸,节约了常规的生铁再重熔环节,降低了二次熔熔化及运输的成本。
预计公司2022年可实现营业总收入44.67亿元,同比增长36.1%;预计可实现归母净利润5.14亿元,同比增长56.8%。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机构青睐有加
与业绩持续走高相伴随的是机构尤其是公募基金,自去年10月份以来,对公司股票不断加码。
回溯公司公告可知,直到去年三季报,华翔股份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都没有出现公募基金的身影。在公司此前公布的年报中,首度有公募基金上榜,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638.13万股,一举成为公司第三大流通股股东。
今年一季报中,上述基金已升至华翔股份第二大流通股股东。
此外,诺安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大成优势企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大成基金-农业银行-大成基金蓝筹精选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诺安优选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等四只机构也新出现在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榜单上。
而来到第二季度,诺安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和诺安优选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选择加仓,而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启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新进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榜单。
降本拓新成效明显,未来可期
就业务发展来看,2020 年公司压缩机零部件和汽车零部件以纯毛坯件对外出售的占比分别为41.09%和92.19%,机加工比例较低。
而压缩机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和工程机械零部件在形成铸件后可直接销售,也可以进一步机加工后进行销售,通常同类零部件的机加工产品较毛胚件具备更高附加值,
公司2020 年及2021 年相继IPO 及发行可转债,达产后实际增加压缩机零部件粗加工产能12,356.96万件、精加工产能4,265.80 万件,增加汽车件机加工产能372.06 万件,公司两次募投大幅增加机加工能力,将显著增厚利润。
此外,在降成本方面。公司主营业务需要将生铁原料熔化为铁水后浇筑成型,单位成本受电价与原料价格影响较大,公司地处山西省临汾市,在人力、电费多等方面相较于位于东南沿海的同行可比公司具有较大优势;2021年公司收购晋源实业,加速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战略布局,实现短流程联铸,节约了常规的生铁再重熔环节,降低了二次熔熔化及运输的成本。
牵手特变电工布局光伏,绿电提供新增长点。2022 年2 月,公司与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洪洞县政府签署了《1GW 光伏发电及配套项目投资框架协议书》,拟建设洪洞县1GW 光伏发电项目及光伏支架产品生产项目,公司持股49%。
中信建投分析称,光伏发电项目带来的低价电力,将有利于公司降低能源采购成本,满足未来高能耗企业绿电使用要求,同时产生可观的投资收益。此外光伏支架产品生产项目的实施将为公司布局光伏零部件产业提供契机,拓展收入来源。
展望未来,公司为铸件行业龙头,在下游需要回暖、自身资本开支加大的背景下,收入将持续高增,同时随着精益化改善的推进,利润率有望继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