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沪深两市全线高开低走,三大指数表现分化,创业板指颓势明显,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机器人概念股表现却活跃,板块内多只个股涨停。
截至收盘,山东矿机、巨轮智能、新时达等多股涨停。而巨轮智能更是已经14天10板。据悉,公司在高精度RV减速器方面有所研究。
而本文的主角绿的谐波则堪称国产减速器方面的“王者”,但即便是“王者”也不能免俗。就在周五晚间,股东高位减持它还是来了。
三大股东集体减持
7月8日晚间,绿的谐波披露了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公告称,公司股东孙雪珍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谱润创业拟减持不超过2%公司股份;先进制造基金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大股东给出的减持理由均为“因自身资金需求”。而就在减持公告披露的前一个交易日,绿的谐波股价刚刚创出历史新高,所以自然难免被投资者冠以“高位套现”的帽子。
据统计,自4月底大盘强势反弹至今,绿的谐波股价已累计涨幅已超170%,不过其股价真正开始启动还是在6月23日,当日开盘其股价就快速拉升,最终20%收涨停板。
而当时正是市场情绪被引爆,机器人概念爆火之时。此后,伴随着“机器人”概念的浪潮,绿的谐波更是三天两板。
到了7月7日,绿的谐波再次上攻,并在盘中创出147.47元的历史新高。
但如今机器人的热潮尚未结束,公司三大股东集体减持。如果对这家公司不了解,或许不少投资者都会猜测,股东这是不是担心“蹭题材”炒作被发现了,抓紧套现跑路。
不可否认的是A股机器人概念爆火的背后却是有炒作的成分在内,但绿的谐波还真没有蹭题材。
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也底气不足?
据公开信息显示,绿的谐波是一家专业从事精密传动装置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包括谐波减速器、低压伺服驱动器、交流伺服驱动器、机电一体化执行器及精密零部件。
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数控机床、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半导体生产设备、新能源装备等高端制造领域。
而经过多年持续研发投入,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谐波减速器的工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应用,打破了国际品牌在国内机器人谐波减速器领域的垄断。
而其机器人相关业务占比也相当之高。2021年,工业及服务机器人零部件业务占其总营收入的81.04%。
作为机器人产业的优质企业,市场对机器人概念的热度正高,三大股东却在这时间点大手笔减持,行为值得探究。
据绿的谐波2021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为4.4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亿元。同时,营业成本为4.43亿元,较上年同期上涨84.09%。
但就在这亮眼的成绩下也有着隐忧。在其分行业成本分析中,直接材料均为占比最大的成本项目。例如,2021年,工业及服务机器人零部件直接材料成本为7251万元,占总成本比例32.46%。
而绿的谐波年报中坦承,公司成本结构构成项目变动主要为直接材料占总成本的比例增加,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调所致。
来到今年,绿的谐波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650万元,同比增长仅为0.18%,业绩低于预期。虽然这背后有疫情的影响,但业绩承压也是不争的事实。
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下,股价的大涨更是让其当前估值偏离业绩,所以固然是机器人产业优秀公司,在市场热度高涨和公司现实情况之间,股东方或更清楚这其中取舍。
工业机器人前景广阔
当然,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前景还是值得肯定的,而细分的机会也还有不少。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第一大产业,也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自2010年起,中国就已跃居为全球制造第一大国。2010-2017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增速逐渐趋于平缓。产业整体呈现““大而不强”特征,产业附加值低,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中处于中低端位置。由低端制造向先进制造转型是中国的现实需求。
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是我国制造业走向高端化和智能化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呈现“快速成长”和“国产替代”两大重要特征。
在广泛的应用场景下,我国机器人产量也是连年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同比增长54.4%。销量为25.6万台,同比增长48.8%。今年一季度行业继续保持增长,1-3月工业机器人产量10.2万套,同比增长10.2%,其中3月产量4.4万台,同比增长16.6%。
根据高工机器人数据,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4.8万台,同比增长46%。若对标韩国,国内工业机器人需求还有3倍空间,有望达到百万台销量水平。
而复盘国内机器人市场发展历史,2011 年以前,中国市场由外资巨头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国产机器人基本没有产业化,主要是给外资做代理或者系统集成,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环节,但从2020 年开始,国产机器人不断追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机器人市场,全球机器人产业链加速向大陆转移,外资品牌地位动摇,二线品牌彼此整合,工业机器人的国产替代已是大势所趋。
开源证券认为,随着上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及后续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全面复工复产为我国工业机器人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认为这一轮国产替代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国产工业机器人上游零部件以及工业机器人中游本体。
并表示,具有机器人研发实力的国产龙头埃斯顿、汇川技术、埃夫特,机器人核心部件龙头绿的谐波、双环传动、中大力德、秦川机床、禾川科技以及机器人下游应用厂商克来机电、巨一科技、先惠技术、瀚川智能、派斯林有望受益。